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4-05-22 19:43:21| 人氣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骨鬆後骨折「併發症無法補救」 盡早接受DXA篩檢、掌握骨密是治療關鍵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Lily鍾翠華報導】給長輩健康是最好的禮物!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秘書長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高醫岡山醫院骨科部林松彥醫師指出,長輩若出現「駝、矮、痛」,身高縮水4公分、嚴重駝背、發生背痛症狀等,就要提高警覺「可能是骨質疏鬆症」,應趕緊帶長輩就醫治療。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秘書長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高醫岡山醫院骨科部林松彥醫師主任憂心指出,一旦骨質疏鬆性骨折,患者留下的併發症是完全無法補救的

 

台灣慢性病之王「三高一低」,其中「低」即是「低骨密」,骨密度過低將進而造成骨質疏鬆症的發生,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數據顯示,推估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2024年公告之《亞太地區骨質疏鬆症長期接續治療共識 (Asia-Pacific consensus on long-term and sequential therapy for osteoporosis)》指出,骨質疏鬆症將增加脆弱性骨折風險,亞太地區此類骨折的負擔尤其嚴重,預測顯示髖部骨折人數將顯著增加,從 2018 年的 1,124,060 例增加到 2050 年的 2,563,488 例;在台灣,臺灣65歲以上的民眾發生一次以上的脊椎體壓迫性骨折,女性佔19.8%,男性則佔12.5%,而更年期的婦女骨質疏鬆症的盛行率約為30%,足以見得骨質疏鬆症為台灣全民健康未來高度隱憂。

 

骨鬆性骨折留下的後遺症無法完全康復補救 預防性治療才是王道

 

林松彥醫師提到,大多數患者直到發生骨折後才發現自己早已罹患骨鬆,骨鬆性骨折對生活的影響除了可能導致行動不便,嚴重者甚至無法自理;一旦骨折,患者留下的併發症是完全無法補救的,即便擁有再高深的手術技術,但面對骨質疏鬆性骨折,也沒辦法達到穩定的固定,這些患者無法早期康復、活動,進而發生無法補救的後遺症及併發症。

 

有效治癒「預防性治療」才是王道。林松彥醫師說,最有效避免骨鬆性骨折及其帶來的後遺症,即是還沒發生骨折前,先行檢測出骨密度的異樣,以預防骨折的發生,當已有症狀的時候,已是相當嚴重的骨質疏鬆症。

▲醫師強調,國人應要在早期骨密尚未流失之前,就定期接受DXA骨密度篩檢,只需要「躺著測」5至6分鐘的時間,即可得到一份完整的骨密度鑑定資料

 

林松彥醫師醫師強調,長輩應在早期骨密尚未流失之前,就定期接受DXA骨密度篩檢,持續追蹤、早期發現、及時治療,臨床上診斷標準是以「雙能量X光吸光式測定儀」(DXA)數值作為判斷,只需要「躺著測」5至6分鐘的時間,即可得到一份完整的骨密度鑑定資料,甚至施測一次DXA的輻射暴露劑量,一般少於10μSv(微西弗),僅約為一張胸部X光片的1至4%,民眾尋求專業骨科醫師診斷,並依據T值給予治療或是飲食生活建議;T值若在-1與-2.5之間,表示骨質正在逐漸流失、骨密度已變低,若T值低於-2.5就確診為骨質疏鬆症,目前全台各醫學中心及部分醫院診所皆有DXA,民眾可於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官網查詢到「骨鬆友善機構分布圖」及「台灣DXA分布圖」,輕鬆了解到何處可以洽詢施測DXA骨密度檢測,既方便又快速。

 

林松彥醫師曾經收治過一位60歲的女性患者,就診時已經發生骨折,並確診為骨質疏鬆症,她的身形已明顯看出嚴重駝背,在醫師安排了一次DXA骨密度檢測,「老婦的骨密度T值已呈現-4,遠低於-2.5指數,且多處壓迫性骨折,屬於相當嚴重」,對此,林松彥呼籲民眾,平時多留意身邊年老長輩身體發出的健康警訊,若外觀明顯出現「駝背、變矮、下背痛」3大症狀,請立即主動安排骨密度檢測。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與台灣安進長期關注民眾的骨骼健康,持續呼籲民眾關心自己和身邊長輩的健康狀況,以實現「骨鬆早篩檢,骨折不出現」的理念,避免更多因骨質疏鬆而引發的骨折遺憾。 

台長: Melody & Lily & Mark
人氣(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