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4-23 14:36:27| 人氣9,83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香港亞洲電影節2010】復仇的博弈論—金知雲作品《看見惡魔》(I Saw The Devil)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性本惡﹖惡從哪裡出來﹖正義者倒頭來是為了什麼﹖韓國大腕金知雲導演的復仇片,設定的兩位主角崔岷植和李秉憲有惡亦有正,拜媒體報導吹捧之賜,第35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我愛午夜長』環節放映的《看見惡魔》被喻為2010年度韓國影壇三級血腥殺人的驚慄片,在嗜血的影像背後,金知雲進一步扭曲人性的灰暗面。
 
一般的復仇片愛玩謎團,近年最佳的例子就是朴贊旭的《原罪犯》;第一次拍復仇片的金知雲卻不愛這樣的安排,《看見惡魔》故事不轉彎抹角,一開始已開宗名義交代崔岷植的惡樣獸性,也清楚交代了李秉憲的來頭和復仇的背景,找來影帝級的人馬來演,就是為了讓立即觀眾相信,他是惡魔,另一個就是復仇者。留下來的篇幅,是兩個角色帶來未可預知的對手戲。
 
《看見惡魔》可以說是復仇式的公路電影,崔岷植一路而下,找尋新獵物,李秉憲就洞識先機,隨後一面拯救崔民殖的獵物,一面羞辱冷血惡魔,令他措手不及,加上路上未知的對手,令這場貓捉鼠的角力戲味更強,這是《看見惡魔》的復仇過程中最詭異之處。你在明,我在暗,當觀眾以為惡魔與復仇者施行的手段高低立見時,一次不按常規出牌,遊戲誰勝誰負,未到最後也是未知之數。
 
如果《原罪犯》是以結局為依歸的話,用批判敘事手法來讓觀眾看到是「人性」的懦弱、醜陋的灰暗面,《看見惡魔》金知雲希望觀眾被帶領下來享受純嗜血復仇的是「過程」。當復仇的過程和畫面已達到令人噁心、頭皮發麻的恐怖心理效應時,金知雲再把焦點放回「人性」這兩個字,嘗試從對手自身的缺點追溯到復仇的起點,表達出「誰是惡魔」論的矛盾。故事交代的手法高明,結束時將血腥味去蕪存菁,得只留下悲鳴,觀眾甚至寄託著對仇家靈魂的哀思,禁不住心底裡湧起一陣陣的感慨。
 



選崔岷植來演魔頭,捨我其誰;李秉憲以特工的反射條件下的反應,延續《義勇群英之毒蛇危機》敏捷得可怕的身手,二人的演出值得稱贊。但最贊是電影整體花的功夫,像復仇計劃深不見底、劇情峰迴路轉,剪接手起刀落,動作不眩目只求乾淨利落的效果,再加上片中冷峻的畫面和深沉的配樂,釋出無比深沉的恐懼感,金知雲的驚慄作品令觀眾的腎上素再次飆升。
 
看金知雲的《看見惡魔》,只需洞識對手的心理,復仇其實不難。復仇與否,人生最艱難的一課,是要處理悲傷。

後記︰今次金知雲的《看見惡魔》並非像《風塵三俠決戰地獄門》般,韓國公映版跟國際版有明顯不同的敘事剪接和結局。《看見惡魔》因既血腥暴戾的虐殺場面兩度刪剪才獲審批,所以現在看到141分鐘的韓國公映版(2010年8月)已是刪剪版,到在美國上映(2011年3月)的國際版,再刪掉兩分鐘左右的戲,只是刪減情慾和吃人肉戲而已。

最值得留意《看見惡魔》韓國三碟裝DVD,是Bonus Disc的內容,李秉憲妻子被殺前的出場、李秉憲在墓前的自白也有,重要的是崔岷植在殺人狂朋友家中作客時,間接地解釋了殺人狂女友的故事,還有李秉憲最後的劇情交代,這些也是精彩的額外片段。

 







台長: 嘉頓 Garden
人氣(9,835)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韓片 2010 |
此分類下一篇:人生驛站—任順禮作品《與牛同行》(Riding With A Bull)
此分類上一篇:靈異小說,殊途同歸—《詭書》(Bestseller)

(悄悄話)
2011-04-28 07:28:59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