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6-06 12:04:46| 人氣1,03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真係「打爆你個頭!!」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Name: Alice Lam
Dept: Nutrition Science Dept.
Class: Eng-Minor Programme-English Conversation 2
Date: 6, th June,2007

自我評分

對於學習教材(電影)理解以及反思的程度 35 分
上課時的投入程度 40分
仍缺乏主動參與性 -5分

TOTAL SCORE 7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ive Talking Issues

Global Warming Ready
Human Rights (Death Sentence to the 21 year old Nigerian in Singapore)
2008 Olympic Games in Beijing
Population ageing (in Taiwan)
Children Literature, Stories and Rhymes


5 Books (in English) I Recommend to My Classmates

Model Business Letters, E-Mails, & Other Business Documents by Shirley Taylor
Three Men in a Boat and Three Men on the Bummel by Jerome K. Jerome, Jeremy Lewis
The Present by Spencer Johnson
Decades of fashion by Harriet Worsley
Jamie’s Dinners by Jamie Oliver
這是本學期最後的一份作業。

看了兩個學期的西洋電影、不會無所得益的:起初沒有發現、日子久了才知道自己在閱讀英文和口語上都有了點進步( 可能是和趕快的看英文字幕和看著英文字幕聽的幫助 );雖然這些進步還是很微小,但還是看得到我有所改變的。每次看電影和看完後找資料都會得到啟發,為了在期中考和期末考討論時不怕忘了主角的名字( 最容易忘記的反而是人名和地名 ),所以我都會在考前再看一看Wikipedia / 電影官方網站去搜尋相關資料,並可以輔助我上課時看不明白的部份。

在最後一課中看完的《 Something the Lord Made.》,看上半段那週我找了關於Vivien Thomas 的資料,我是看到了Vivien Thomas 的資料最終都沒有從醫學院畢業覺得有點兒可惜 (因為電影一開頭就說他的目標是當一名醫生。) 不過我之後想了想、在還沒看下半部份時我猜他一定會回去實驗實工作,而目的一定是 “I love my job.”結果我猜對了,電影拍攝這個人的自傳應該是想傳逹「價值觀」和「熱誠」這兩個觀念。電影裏的人價值觀不同、Vivien的哥哥Harold Thomas ( 最後心中那團火熄滅了,默默地做教職員的工作 )、Dr. Alfred Blalock ( 一個自以為是只是想利用Vivien一雙巧手的醫生、最後被Vivien對工作的熱誠所感動亦感到慚愧,亦成為真是的伙伴 ),就是因為角色之間的相互衝擊,才造就出Vivien 繼續工作下去的熱誠,而這份默默耕耘不求回報的心,而這份心意有得到回報。

而“I love my job. I love my job. I love my job.”這句名言出自《 穿著Prada 的惡魔 The Devil Wears Parda 》女主角Andrea Sachs (Andy) 在RUNWAY工作時催眠自己的一句話,儘管她想把工作做好,但她的心只為可以做完這邊的工作盡快在想到的報館報到, “She wants to have the work well done but she doesn’t love her job at all” . 這就是她一直把活兒都做不好的原因。沒有熱誠沒有心是不會把事情做好的。

“You must have done something right.” 又是一句在《 穿著Prada 的惡魔 The Devil Wears Parda 》中常常聽到的一句話。女主角最後在紐約客 獲聘,而聘請她的人跟她說“You must have done something right.” 就說了她在熱衷這份工作、而那份真誠讓Miranda Priestly 感受到才會有這樣的結局。世界上所有事情都是因緣際會,之所以有這樣的結果定必因為做了某些事而造成的,我們和世界連結著、不是說我們只要獨善其身就不會和其他人其他事有所牽連。

《 蒙娜麗莎的微笑Mona Lisa Smile 》中,又是一個和價值觀有關的反思,雖然這部電影的架構和許多電影差不多,都是一個老師影響一班學生的故事,特別像《 放牛班的春天 Les Choristes 》。不過電影題目引用了Leonardo da Vinci 的名畫的名稱,除了女主角Katherine Watson的工作背景、以及Bill Dunbar和Ms Watson那幾幕提到Mona Lisa外,其原意為何;之前老師都有問我們 “smile”到底指的是什麼 (是否指smile 是以動詞用),一如電影最後那一幕、Katherine Watson笑了,打從心底裡的笑。

大家都應該知道名畫蒙娜麗莎的創作背景:Leonardo da Vinci替Mona Lisa 繪畫肖像時正值Mona Lisa的喪子之痛,da Vinci在繪畫的過程中請了一些人奏樂等來開解Mona Lisa,就在某一刻、Mona Lisa笑了而有了這幅舉世名畫。我想、大概是因為電影中Ms Watson 在百感交集離開之際,那些哭著叫她名字的學生上來令她破涕為笑吧。






台長: Ame.
人氣(1,03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大學功課 |
此分類上一篇:5 Books (in English) I Recommend to My Classmates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