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10-24 14:28:24| 人氣1,41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允迪奉旨使高麗 徽宗鎮海封媽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歷代在民間被推崇備至的海神—媽祖的首次封神地在哪裡?長期以來,學者苦究無著。日前,寧波“海上絲綢之路”研究人員在《鎮海光緒縣誌》、《鎮海民國縣誌》、《四明談助》等史料的有關記載中發現,媽祖初次封神極有可能源出鎮海—這一發現已引起國內有關專家的關注。

        據鎮海區從事“海上絲路”研究工作的專業人員介紹,史料記載,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宋徽宗派人在鎮海招寶山腳下建造了兩艘“萬斛大船”(約1100噸以上),5月24日與6艘客舟一起從鎮海起碇出使高麗,7月30日滿載高麗國王贈送的珍寶和大量貨物返航。途中遇上了大風浪,“八舟七溺”,只有一艘船得到“女神指引”,得以平安回國。宋徽宗聞訊封該女神為“靈應夫人”(媽祖),並欽贈“順濟”廟額—媽祖文化由此從民間供奉走向了朝廷封神。

 根據《四明談助》等有關史料記載,

“巋然如山,浮動海上”的萬斛大船參考圖

        據史料記載,“順濟”即為元豐元年(公元1078年)招寶山船場建造的一艘萬斛大船的船名,當時朝廷出使、貿易的往來船只,以鎮海為主要港口。浙東一帶的媽祖廟多稱天后宮(廟),原鎮海縣小港竺山、威遠城望海樓、郭巨北門村等地共有15處天妃宮,最接近媽祖廟的早期稱謂。

本文轉載自寧波晚報

         北宋末年,朝廷破大遼,伐田虎、王慶,征方臘,軍費開支大增,財政匱乏,又值金兵開始向南挺進,人心惶惶,大有黑雲壓城城欲摧之勢。宋徽宗憂心忡忡,不知如何是好。

        諭諫議大夫安燾出班奏道:“如今金兵南下,兵荒馬亂,只可利用海上通道,北上高麗,互通有無,以補國庫之不足。”

        宋徽宗聽了安燾的話,覺得十分有理,就決心擴大海外貿易,派人前往高麗等國。

        為了能順利到達高麗,宋徽宗下旨鎮海招寶山船場即刻動工,建造萬斛神舟二艘,並諭賜名為“循流安逸通濟神舟”和“鼎新利涉懷遠康濟神舟”。

        到了宣和五年,“循流安逸通濟神舟”和“鼎新利涉懷遠康濟神舟”終於建造成功了。這兩只神舟長300尺,寬65尺,兩桿桅竿一桿高十丈,另一桿高八丈。號稱“萬斛神舟”。遠遠望去,這兩艘神舟像兩座小山漂浮在碧波之中,煞是壯觀。

        諭諫議大夫安燾向宋徽宗推薦了給事中路允迪作為大宋使者,以中書舍人傅墨卿、奉議郎徐兢為副使,出海赴高麗。

        五月,正是初夏季節,鎮海口風和日麗,海平浪靜,二艘神舟,六艘客船,組成了一支龐大的船隊,聚集在鎮海利涉道頭,整裝待發。宋徽宗特地派遣中使武功大夫容彭年為特使,在鎮海城內總持院做了七天七夜道場,並在招寶山下新建了昭利廟,以祈求海神保佑船隊的平安。 

        五月二十四日,正是黃道吉日。龐大的船隊金鼓齊鳴、彩旗飄揚,甬江兩岸人群攢動,鎮海城內萬人空巷,百姓們紛紛走出家門,齊聚江邊,都來觀看這千載難逢的壯麗景觀。

        吉時一到,中使關弼率明州及鎮海官員齊登招寶山焚禦香祈禱,望洋再拜。願蒼天有眼,保佑我大宋船隊一路順風,平安歸來。

        一路上果然是風平浪靜,不到一個月,船隊就順利到達朝鮮半島。這時候,整個高麗國沸騰了,朝野轟動,不論是貴官達人還是平民百姓,都紛紛湧向神舟停泊的碼頭,以一睹神舟風采為快,人們望著這巨大而又富麗堂皇的神舟,無不為之歡呼贊嘆。

        允迪一行在高麗國拜會了高麗國國王王楷和各位大臣, 就從高麗回國,船隊滿載著各種貨物一路順風過了竹島,快到黑山時,忽東南風暴發,狂風暴雨向著船隊撲面而來,幾艘神舟桅折舟傾,船員人人恐懼,進也不能,退也不能,偌大的船隊眼看就要被海浪吞噬在茫茫大海之中。

        允迪在情急之中,率領全體官員冒著大風大浪跪拜船頭,祈求上天平風息浪,保佑船隊平安回國。忽然間,南方飄來一片祥雲,雲頭上一個婦人的身影若隱若現,此人面慈目善,羅袖長裙,手提紅燈,似觀音而不是觀音,像王母也不是王母。

        神女緩緩降落在“通濟”號神舟面前,半雲半霧,她對大家說:“爾等不必驚慌,我乃湄州林氏媽祖,玉帝知妳們有難,命我前來指引妳們回到大宋,快快隨我來吧!”說著就騰空而起,向著西南方,緩緩而去。

        儘管海上暴風依舊,但媽祖所過之處卻是風平浪靜,波瀾不興,允迪大喜過望,命令船隊緊緊跟上。過了三天三夜,媽祖對眾人說道,“再往西不到十里就是蛟川大浹江口,前途已無險情,護送至此,我去也!”話音未落,媽祖已是影蹤不見,允迪及全體船員望空叩拜,感謝媽祖救命之恩。

        不多時,招寶山已遙遙在望。眾人在歷盡艱險以後,終於回到了鎮海,心裏頓時湧上一股難以言喻的感受。允迪等人回頭看看自己的船隊,十船九損,有的折了桅桿,有的掀了艙頂,五顏六色的錦帆旌旗更是七零八落,破殘不堪。

        幾天後,允迪等人回到京城,宋徽宗聞訊召見了允迪和副使傅墨卿、徐兢,並詳細詢問了出使高麗的情況。允迪等人就將當時海上遇險,遇媽祖相救的事奏告皇上。並對徽宗說:“臣等奉旨出使高麗,遇暴風雨而不至鯨鯢之腹,皆媽祖之力也,望聖上能詔封媽祖,以報相救之恩。”

        “媽祖乃是何方神聖?”宋徽宗問道。

        “啟奏陛下,” 諭諫議大夫安燾躬身答道:“媽祖姓林氏,福建莆田人,乃是本朝都巡檢林願之女,生而神靈,能預言人禍福。沒後鄉人立廟於湄洲之嶼。被鄉人尊稱為媽祖。”

        宋徽宗聞訊大悅,即下詔曰:“奉天承運,皇帝制曰:朕聞允迪等出使高麗,途遇颶風,船隊幾近復溺,幸賴湄州林氏奉天意相救,使將溺之人不至魚腹,國之財物不至飄零。為昭其功績,特冊封林氏為天妃,號順濟夫人,並賜“順濟”廟額。旨到之日,著鎮海地方興建天妃宮,歲歲祭祀。欽此。”

        從此以後,媽祖被尊為最高海神,成了海上航行安全聖母。元、明、清歷代皇帝多次冊封媽祖,其封號也從天妃上升到天後,而四海龍王則成了媽祖的屬下。直到今天,鎮海壹帶還流傳著當年宋徽宗冊封媽祖的故事呢!

本文轉載自鎮海民間故事

  位於浙江奉化江、余姚江、甬江三江交匯處的寧波天后宮,又名慶安會館,為甬埠北洋船商捐資創建,建成於清咸豐三年(1853年)。它既是祭祀天后媽祖的殿堂,又是行業聚會的場所,系我國八大天后宮和七大會館之一。

  浙江省寧波市是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自唐以來,商賈雲集,經濟繁榮,各地商人依托寧波港的優越地理環境,開設商號,打造船只,經營貨物,繁榮海上貿易,促進了媽祖文化的發展和傳播。

  寧波天后宮坐東朝西,規模宏大,占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沿中軸線有宮門、儀門、前戲台、大殿、後戲台、後殿、前後廂房等建築。寧波市從1997年起投資1000多萬元對天后宮進行全面整修。修繕後的天后宮重現了集磚雕、石雕、朱金木雕等寧波民間工藝精華於壹體的清代傳統建築風采,內有場景式媽祖文化展現,包括大型壁畫《天后升跡圖》、連環半景畫《明州與媽祖》等。2001年6月,慶安會館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改名浙東海事民俗博物館,為全國首家海事民俗博物館。

 

 

 

本圖轉載自蜂鳥網

 

甬東天后宮(慶安會館)位於寧波巿江東北路三江口

台長: Alex
人氣(1,41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 個人分類: 〔媽祖在中國〕浙江 |
此分類下一篇:東方巴黎聖母院 - 石塘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