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5-20 12:29:41| 人氣45,639|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9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寫信給你,為居無定所的心找到回家的路


網路盛行的時代,只要上網,世界各地的距離頓時就能消失無蹤。人與人之間傳遞訊息的方式:從必須透過郵局慢悠悠遞送的手寫信,到打開郵箱就能收到的電子郵件,再到人手一機便可以秒到秒回的LINE、微信等APP。現在確實比以前便捷多了,但人和人看似緊密的關係真的比從前更親近了嗎?答案似乎也未必是肯定的。

我總是很懷念那個網路還不太發達,只有手寫信與紙質書的年代。不那麼方便,寫一封信,等一封信,就需要更多的心思與耐性;不那麼容易取得,把書捧在手心上的閱讀,遂多了幾分慎重與專注。從前很慢,卻從不覺得慢;現在很快,卻常覺得一切的發生都太快。


《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帶給我最深切的感受是對那個只有紙質書與手寫信時代的致意。它不僅僅是懷舊,更多的是對這個快速時代的思考:快,真的是好嗎?用不太流行的方式溝通,真的是只是過時與矯情嗎?此外,電影從人的孤獨感,延伸至對「家」的概念與「鄉愁」的觸碰,也讓愛情電影不僅是愛情,更多的是他們如何面對自己人生真實的困境,從而變成更好的人。


【透過彼此的認真傾聽,好好與自己對話】

只要透過網路就能輕易表達自我的時代,表達,遂成為一件很輕的事。成天在發FB、朋友圈的人比比皆是,內容更是大小事不拘,有些誇張到像是在直播自己的生活。但,那些發文真的有那麼多人關注嗎?大家都忙著說,也就少有人能靜下來聽;而不停發文的潛意識,往往是需要更多的關注。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網上的朋友很多,可是下了線之後,孤獨感依舊很深的緣故。孤獨感揮之不去,就更想發文與人互動。太專注於得到別人的注視,卻忘了自己都不曾好好看過自己。


我喜歡電影中男女角因緣際會下的書信往來:從一開始以鬥嘴發洩心中不滿,到逐漸卸下心防,誠實道出自己真實的困境,透過對方的認真傾聽,慢慢修補心的破洞。很多人提出對電影的質疑:為什麼不是電子郵件而是手寫信?這年代還有人拿筆寫信嗎?竟然還出現古詩詞?評價大多是文藝過頭、矯情之類。但我認為會有這樣質疑的人,其實是搞錯了重點。手寫信只是作者表達情懷的方式,重點是他倆因為與對方的交流,對自己的人生有更多的思考,進而產生改變。 


擅長古詩詞的老爺爺經常出口成詩,並不突兀,書信穿插的詩詞也非空穴來風,湯唯與吳秀波的口白很自然,感覺文藝且言之有物。不讀書、不願思考,還怪讀書的人咬文嚼字、不合時宜,這也是現代人的傲慢吧。再者,電影裡古詩詞的意義不僅是過去的文字、上一輩人的情懷,它代表的是中國文化的精神內核,是不管你在世界何處,都能一眼辨視的來處。



一直記得以前寄出手寫信後,除了期盼對方的回信之外,經常會回想信裡的內容,若有疑問,也會在等待的時間裡反復問自己。等到終於收到信,看到對方的想法與自己有所交集,總是特別開心,感覺像是不自信的自己終於得到肯定,終於從食不知味嘗出了甜蜜好滋味。等待的時間,其實就是給自己思考的時間,透過與信任之人對話,好好與自己對話,這就是手寫信文藝外表下的真實內涵。值得等待的,慢一點又何妨。

 
手寫信的表達方式緩慢卻浪漫,對比片中男女主角寫實的人生難題,巧妙平衡了電影的氛圍:不會夢幻過頭,也不至於現實到壓得人喘不過氣。湯唯遇到的三個男人,接二連三地瓦解了她對情感的信任,但她依舊相信與她通信的「教授」,依舊不放棄對真愛的追尋。

 

賭博毀了她的父親,也毀了她的家,可她與「賭」仍無法脫離關係。人的劣根性,並不是知道或痛恨就能斷除,可能需要更強大的力量,比如「愛」與「信任」才可能真正擺脫。人啊,沒有談過幾次失敗的戀愛,又怎麼知道自己想要的愛情是什麼樣子?可怕的不是失戀,而是不敢再愛。

 
十幾歲就開始獨自生活的吳秀波,”愛無能”是自然的事,不相信愛,所以無法與人建立親密關係。但,不能愛不代表不想愛,他只是需要有一個人能打開他內心的開關。他與湯唯同框的畫面不多,但完全不妨礙情感的交流。我特別喜歡他倆各自化身成對方想像中的樣子與對方對話的情節。自言自語的感覺明明很寂寞,但心裡住著一個人,彷徨無助時,那人便翩然出現為自己解決難題,想像遂成為安全感。

 

知道自己不是獨自一人,往前走,也就沒那麼害怕了。真正的”孤獨感”,不是身邊沒有人,而是心裡沒有人;或者是心裡的那個人內心並沒有自己。


相伴一生的老夫妻似乎是大部分人更嚮往的愛情,但我對於兩人相守一生,老太太卻只懂得寫自己的名字,無法與熱愛文學的老先生有心靈上的對話感到遺憾。上一輩的人愛情也許就是如此,沒有太多選擇,不必勢均力敵,一強一弱,以夫為天,能相安無事、相伴到老就是好。

 

然而,轉換到現代,許多女孩擇偶的標準依舊老派:最重要的不是有共同的興趣與價值觀,而是要比自己強,能讓自己依靠,才是好的人生伴侶。事實上,關係不平等,情感基礎就很難穩固,再加上外力介入,許多婚姻無法天長地久,其來有自。



「人生伴侶」應該有兩種:一種是生活上的伴侶,另一種是精神上的伴侶。生活伴侶同時也是精神伴侶,是最圓滿的關係;兩者缺一,都是憾事。這不是要求太高,而是要攜手度過漫長人生,並不是一句簡單的性格互補,就能忽視彼此之間因無法對話產生的空隙。那空隙有時不知不覺就會成為兩人關係的不定時炸彈。

 

相較之下,我更喜歡湯唯和吳秀波透過對話自然產生的情感,都是孤獨的人,也各自有人生的難題,卻因為認真傾聽彼此,內心漸漸有了溫暖的依靠。不管是否在身邊,都能感覺到對方的存在,並在對方的影響下,變成更好的自己。這就是好的愛情。

 

【有愛才有家,有家才有鄉愁】

不管是《北西1》還是《北西2》,都能感受到電影對海外華人「鄉愁」的關注。《北西2》裡,移民到美國多年的老夫婦,住在百年老宅,還是吃中國菜,老爺爺還是愛古詩詞與書法。

在美國求學卻一心想回國的十四歲男孩,看到的不是美國優渥自由的生活環境,而是與眾不同、沒有同類的恐懼。許多華人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未來,選擇離鄉背井,遠渡重洋,重新開始。然而,國外生活的艱辛,卻並非有錢就能簡單突破,更多的是難以對人道盡的內心困境。

 

想回家,是因為有家。一開始被房東趕出門的湯唯、和天天幫人介紹房子自己卻居無定所的吳秀波,都是無家可歸之人。他們不僅沒有實質的家,連心靈的家也沒有。一樣沒有珍視自己的家人,一樣難以信任別人。直到他們開始通信,在訴說的過程中,與身邊人的關係也漸漸產生變化:吳秀波感受到老夫婦的關愛,湯唯感受到照顧自己的淩姐為她受的痛苦,「家」的概念才開始在兩人心中成型。

 
家,是感受到了愛才存在。當他們成為彼此心靈的家,並各自找到實質的家,曾經不堪回首的人生,也終於成為過去。想回家,是因為有家。一開始被房東趕出門的湯唯、和天天幫人介紹房子自己卻居無定所的吳秀波,都是無家可歸之人。他們不僅沒有實質的家,連心靈的家也沒有。一樣沒有珍視自己的家人,一樣難以信任別人。

直到他們開始通信,在訴說的過程中,與身邊人的關係也漸漸產生變化:吳秀波感受到老夫婦的關愛,湯唯感受到照顧自己的淩姐為她受的痛苦,「家」的概念才開始在兩人心中成型。家,是感受到了愛才存在。當他們成為彼此心靈的家,並各自找到實質的家,曾經不堪回首的人生,也終於成為過去。


 

電影裡的「鄉愁」並非全然是感傷,有家才會有鄉愁;距離遠了,才會真正想靠近。在臺灣的時候,總是各種抱怨,但每次離開臺灣後,總會深切感受到還是臺灣最好。鄉愁,應該是每個離家之人心中最柔軟之處,是生活在更好的世界仍忍不住一再回望的地方。


牽起書信情緣的《查令十字路84號》,是一本讀來瑣碎卻極其溫暖的小書。通信本意是美國女作家為了向英國書店買便宜的二手書,但最後留在我腦海裡的全是他們信裡對彼此的關懷。電影不僅向這本書致意,更貼心地彌補了書裡的遺憾,讓我相信:閱讀,依舊是通往兩顆心最近的距離。





photo from 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 官方劇照 

台長: 愛永

(悄悄話)
2016-05-31 06:09:1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