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0-09 20:29:10| 人氣52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隨影漫游戴明德攝影世界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戴明德攝影


影漫游戴明德攝影世界
             

文:李伯男 2010

 

有影無?戴明德電子信函傳來攝影數位檔案,邀約為他的作品寫一篇文章。我只是,曾以數位影像處理,輔助繪畫創作。要在這項領域做書寫,恐有能力不足之處。不過,能在他的出版集,留下一些友情的記憶,並藉此再練自己的文思與藝思,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於是,我暫時停止繪畫,開始專心閱讀這個綻放嘉義藝壇燄花的詭才,試著擠出一些可能較為貼切的敘述。戴明德的創作面向非常寬廣,平面造形為主要基底,並涉及裝置藝術、美術史、藝術論述與攝影。屬於藝術的或非藝術的生活感觸,皆溶入創作中,展現其藝術生命的意志與實踐,演奏超越時空跳躍的樂章。

2003年我與戴明德一同撰述的《台灣美術地方發展史-嘉義地區》出版,完成嘉義美術軌道建立,從先人經典到當代藝術串聯,承先啟後有了起點。在寫史的這段其間,戴明德同步展覽與出集,利用攝影整理個人的思路理念與創作。2000年「機關倉庫檔案」是以攝影圖像為元素做為文件式裝置創作表現。2001年「生活‧藝術‧家」攝影集,記錄楊元太等六位他所認同與敬佩的藝術家,描寫他們為土地撒播藝術種子的歷程做見證,顯現創作中關照人文發展之情懷。以光影之間的對照,掌握簡單的造形與色調,明確凸顯出主題。對藝術家創作歷程與內涵有相當體會,方能在掌鏡中,表現出藝術家的人格特質。2002年「台灣玻璃的另類再現」,從他收藏的玻璃器物中,透過攝影整理出版小冊,闡述台灣文化內涵的多元與豐富性,藉器物的價值訴說,提示文明傳承的重要意涵。

戴明德除了在國內各地展覽交流外,時常到國外旅遊觀摩,開拓宏觀視野,隨身以相機記錄他個人生活、家庭、旅行、創作、收藏、藝文朋友及各地風土文化。有影說故事,2006年「旅程‧在影像擷取之後」有豐富的心路、履歷呈現。經過一系列記錄式影像創作之後,2010年「光影旅行」攝影集,純粹收羅具繪畫性的影像成輯。若說是在旅遊中感動做記錄,亦可說是「即時速寫」,取景、構思、拍攝如手稿一般。使用單眼,無借助「雙重曝光、暗房與影像處理」的直接攝影,影像能兼具多層次的展現,實不簡單。掌握影像不預期的變貌,在感動的霎那間,確立對象成為永恆的美感,須有聰慧敏銳的觀察力。

以繪畫與攝影相對照,戴明德的繪畫形式是簡約化、象徵化的抽象表現形態,而攝影題材,也有同樣面貌呈現,是以照相機做實質的「造形創作」。取景觀中最有感覺的一角或片段,不是一般風景名勝複製,是有特色與人文意涵的圖像符碼,光影呈現的氛圍是他影像結構的重要因素。試將彩色影像轉換成灰階觀察,來分析他的攝影與造形的關連。

一、  陰影造像:1、善用高反差,使具像物體呈現全黑的形狀,利用光影分界與方向、動勢分配畫面,對象物的形體視為點、線、面的抽象符號,在畫面中組織,形成富張力的節奏與調子。2、有時以大片陰影所顯現的漸層,構築畫面的底,而主題偏於一角,遙遙呼應畫面,達到均衡狀態。3、陰影使具像平面化,帶有一種脫俗的神秘感與造形的簡捷,增大視覺強度。

二、  質地美感:1、投射在地上或牆上的影子並不是完全的硬邊,遠近拉長間,也有漸變與模糊暈開的色階,陰暗處顯現底材的肌理風味,這與他「孺梭新語」圖象,水墨溶洗階段的繪畫有相同的趣味,簡約的造形中同時呈現細膩的質地。2、有時,直接攝取的物像是經時光流逝、材料退化所留下的痕跡,如生銹的鐵門、斑剝的牆壁。富含精神隱喻的況味,這種質樸之美,在他的繪畫中也使用,且佔有極大的份量。

三、  虛實造境:1、對比強調是他常用的手法,在畫面構造上,主體物件或主題焦點只露出少許的亮光,如他早期的油畫一樣,有林布蘭特「黃金光線」般的表現。2、取景利用玻璃帷幕透光、折射或反射的性質,加上拍攝時物體或自己的投影,在虛實交疊間,產生如數位影像處理重疊合成般效果。3、結合自然界各種變化的物理因素,把握光影風動產生的樹影婆娑、水紋波動與布簾飄逸、雲靄幻化,拍下層疊暈染與韻律節奏的特效,有繽紛又柔和的調子,有朦朧中顯現流動絲線與細微影像。

四、  影像收藏:在旅遊中,接觸許多公共藝術與人文器物等異國情調。各式各樣的藝術窗扉、透過光線的窗簾與懸掛的裝置所呈現的美感、壁上的塗鴉及展場與藝術環境的隨機獵取。經過鏡頭的框切,也成為自己再造的藝術作品。題材選擇反映他的喜好與欣賞角度,取景有許多不同面向,豐富變化,硬邊、柔和與中間調之形式多樣含容。在粗獷中有細膩,纖細中有張力,這些影像收藏是與繪畫相輔相成的靈感。

戴明德廣研藝術技法與精神內涵各種層面。思維隨時游走於空間的每一個象限,卻又能在階段議題中,整理出統合的主題。另類媒材實驗中,「分離化境」改變一般繪畫堆疊成形的製作方式,以甲苯溶劑擦拭,去除底材印刷物之圖像,藉分離手段造化新境。「孺叟圖像系列」從親友人物為靈感,創造圖象符號,建構自己的繪畫語彙,以輕鬆詼諧的手法,描寫生命意涵的嚴肅議題。造形自由拆解組合,上、下、前、後,可隨意顛倒錯置,出神入化地於無重力的空間佈局。漫游戴明德「光影旅行」作品中,看到他拍攝的方式,也是在平視、側視、俯瞰、仰視等,做多視角取構,主題方位不必放在具像物本身,而是整體畫面的組織風味。他的創作是,先有繪畫?還是先有攝影?從他有感即發的創作行動中,不必特別給予猜測與定義,不管用何種工具材料創作,思想是多路發展的一體,多種媒材表現同時並存,這就是戴明德藝術。

台長: 靜謐旋律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