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9-13 17:39:10| 人氣420|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7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卷第一百二

智蘊第三中,他心智納息第三之四

問:盡智,無生智有何差別?

答:且名即差別,謂此名盡智,此名無生智。復次,因是盡智,果是無生智。復次,已作是盡智,因長養是無生智。復次,未得而得,或已得而得,是盡智;唯未得而得,是無生智。復次,或解脫道,或勝進道攝是盡智,唯勝進道攝是無生智。復次,依之建立五阿羅漢,是盡智;依之建立一阿羅漢,是無生智。復次,鈍根者得是盡智,唯利根者是無生智,是謂差別。

  問:最初盡智是何智耶?

  有作是說,是苦類智,所以者何?諸瑜伽師,觀生死果而入聖道,觀生死果聖道滿故。如以毒箭射諸禽獸,其毒最初從瘡門入,漸次逼身作毒事已,死時還從瘡門而出,聖道亦爾。復有說者,是集類智,所以者何?諸瑜伽師,觀生死果而入聖道,觀生死因聖道滿故。一切生死皆果因攝,先遍知果後遍知因,則生死道斷不復相續,名為苦邊。

  評曰:應作是說最初盡智,亦是苦類智,亦是集類智;若起苦類智,爾時不起集類智。若起集類智,爾時不起苦類智。如契經說:「諸阿羅漢如實自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此中我生已盡者,然諸生名顯多種義,謂或有生名,顯入母胎;或有生名,顯出母胎;或有生名,顯分位五蘊;或有生名,顯不相應行蘊少分;或有生名,顯非想非非想處四蘊;或有生名,顯入母胎者,如說云何生?謂彼彼有情,於彼彼眾同分中生等,生入起出現。或有生名,顯出母胎者,如說菩薩初生,即行七步。或有生名,顯分位五蘊者,如說有緣生。或有生名,顯不相應行蘊少分者,如說云何生?謂諸蘊起。或有生名,顯非想非非想四蘊者,如此中我生已盡。

  問:此盡何生?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盡過去生,過去生已滅,何復盡?若盡未來生,未來生未至,何所盡?若盡現在生,現在生不住,何須盡?

  答:應作是說,盡三世生,所以者何?此中生名,既顯非想非非想處四蘊,諸瑜伽師,總觀非想非非想處,三世四蘊離彼染故。令生因果皆不得成。大德說曰:「我生已盡」言,如世尊說:「牟尼觀生盡」,彼亦如此應別徴問,而應答言盡未來生,以修行者受持戒禁,勤修梵行,皆為遮止未來世生,令不起故。

  譬如有人有三厄難,一者已受,二者正受,三者當受。諸已受者,彼已受故不復遮止。諸正受者,彼正受故不可遮止。諸當受者,應以財貨或親友力,或餘方便而競遮止之,行者亦爾。諸過去生已滅,故不須遮止。諸現在受正受,故不可遮止。諸未來生,修正加行而遮止之,令永不生故說為盡。梵行已立者,謂無漏行已立。

  問:為學梵行已立?為無學梵行已立耶?

  答:學梵行已立,非無學梵行,所以者何?無學梵行今始立故。所作已辦者,一切煩惱皆已斷故,一切所作已究竟故,一切道路已遮塞故。復次,諸界趣生,生老病死皆畢竟盡故,名所作已辦;不受後有者,顯無生智。

  問:非一切阿羅漢,皆得無生智,何故諸契經初,皆說阿羅漢,不受後有耶?

  有作是說,佛於經中隨有者說,而結集者通冠經初。復有說者,結集法者皆得願智,無礙解等殊勝功德,觀察世尊說諸經時,阿羅漢眾,若有無生智者,即亦說彼不受後有。若無無生智者,即不說彼不受後有。後誦持者不善簡別,故通誦在一切經初。尊者妙音作如是說:「諸阿羅漢皆無後有,故通說為不受後有;不說無生智,為不受後有,故不相違。」脇尊者曰:「菩薩煩惱未斷,未遍知者,皆不說為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若諸煩惱已斷,已遍知者,皆總說為我生已盡,乃至不受後有。」

  問:我生已盡,乃至不受後有,一一當言是何智耶?

  有作是說,我生已盡是盡智;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無生智。或有說者,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是盡智;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無生智。復有說者,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是盡智;不受後有是無生智。

  問:不時解脫阿羅漢,初起盡智,唯一剎那無間,必起無生智,尚無二剎那盡智,無間起無生智義,況有三剎那盡智後,方起無生智者!如何今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是盡智,不受後有是無生智耶?

  答:於一剎那盡智自性,義說為三非三剎那,故不違理。脇尊者曰:「此中四句,不說盡智無生智,亦不說無學正見;但總讚說,諸阿羅漢一切生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如是四種無別自性。」有說此中,我生已盡是盡智,梵行已立是道智,所作已辦是滅智,不受後有是無生智。有說此中,我生已盡是集智,梵行已立是道智,所作已辦是滅智,不受後有是苦智。

  有說此中,我生已盡是遍知集,梵行已立是遍知道,所作已辦是遍知滅,不受後有是遍知苦。有說此中,我生已盡是觀集,梵行已立是觀道,所作已辦是觀滅,不受後有是觀苦。有說此中,我生已盡是證集,梵行已立是證道,所作已辦是證滅,不受後有是證苦。有說此中,我生已盡是斷集,梵行已立是修道,所作已辦是證滅,不受後有是知苦。有說此中,我生已盡是捨因,梵行已立是得道,所作已辦是證果,不受後有是知事。有說此中,我生已盡是集無願,梵行已立是道無願,所作已辦是滅無相,不受後有,是苦無願及空。

  問:何故名盡智?為緣盡故名為盡智?為煩惱盡身中起故,名盡智耶?設爾何失?若緣盡故名盡智者,盡智唯應緣滅聖諦,不應此緣四聖諦。若煩惱盡身中起故,名盡智者,則無生智無學正見,亦應名盡智,彼亦煩惱盡身中起故。

  答:應作是說,唯煩惱盡身中起故,名為盡智。

  問:若爾,無生智及無學正見,亦應名盡智。

  答:若煩惱盡身中初起,及遍有者乃名盡智。無學正見雖皆遍有,而非初起;無生智非遍有,時解脫者不成就故,亦非初起,必盡智後方現前故。有作是說,此緣盡故名為盡智。

  問:此緣四諦豈獨緣盡?

  答:以盡勝故獨標智名,謂四諦中滅諦最勝,涅槃性故是善常故,依之建立能緣智名,故名盡智。

卷第一百九

智蘊第三中,七聖納息第五之一

  隨信行乃至俱解脫,於八智幾成就,幾不成就?如是等章及解章義,既領會已次應廣釋。

  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謂或有執,無實成就不成就義。為遮彼執,顯成就性不成就性,體俱實有故作斯論。

  問:何故此中及後定蘊,俱依七種補特伽羅而作論,前於結蘊不善納息,唯依五種補特伽羅, 而作論耶?

  答: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復次,前結蘊中,依有結者而作論故,不說後二補特伽羅。此及定蘊,依有智定補特伽羅而作論,故亦說後二。復次,前結蘊中,以補特伽羅為章,以煩惱為門,故不說後二。此及定蘊,以補特伽羅為章,以智定為門,故亦說後二。以慧解脫及俱解脫,雖無煩惱而有智定,故具說七補特伽羅。廣辯七種補特伽羅,如前結蘊不善納息。

  答:隨信行於八智,或成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義不定故。謂苦法智忍時,無他心智一;有他心智二者,若未離欲染,入正性離生,不成就他心智,故名無他心智,彼成就一世俗智。若已離欲染,入正性離生,成就他心智,故名有他心智,彼成就世俗,他心二智。若法智苦類智忍者,無他心智三;有他心智四者,此二心頃,若不成就他心智,但成就三,謂法智苦智世俗智。若成就他心智,則成就四,謂前三加他心智,後立增智准前應知。

  隨法行亦爾時,如隨信行,或成就一乃至八故。以此二聖地等道等,所依身等離染亦等,唯根有異。謂隨信行是鈍根攝,若隨法行是利根攝。信勝解於八智,或成就七八,謂無他心智七。有他心智八者,謂未離欲染,不成就他心智,故唯成就七。若已離欲染,亦成就他心智,故具成就八。

  見至亦爾者,如信勝解,或成就七或成就八故。以此二聖地等道等,所依身等離染亦等,唯根有異准前應知。身證慧解脫俱解脫,於此八智皆成就者,以此三聖皆已離欲染,具成就八智故。

  隨信行乃至俱解脫,於八智成就過去幾,未來幾,現在幾?

  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謂或有執過去未來,俱非實有,為遮彼執顯彼實有。復次,前雖總說成就八智,未依三世分別多少,今欲說之故作斯論

  答:隨信行於八智,苦法智忍時無他心智,過去未來一;現在無有他心智,過去未來二。現在無者無他心智,有他心智義如前說。一謂世俗智,二謂世俗他心智,忍非智故現在都無。苦法智時無他心智,過去一者謂世俗智,未來三者,謂法智苦智世俗智。現在二者謂法智苦智。有他心智過去二,未來四現在二者;過去未來加他心智,現在不加,以他心智見道決定,無容現前亦不修故。後位增智准前應知。隨法行亦爾者,此二地等廣說如前。

  信勝解於八智,無他心智未來七,有他心智未來八,過去若已滅不失,現在若現在前者,過去若已滅非得果,練根及退故失則成就。若未已滅,設已滅三緣故失,則不成就。此說無漏智,或他心智非世俗智,以世俗智過去未來,定成就。故現在或一或二或三。若無心時都不成就。見至亦爾者,准前應知。身證等三如文具說,已滅不失;謂若已滅,非練根等及退故失,則成就。

  隨信行乃至俱解脫,三無漏根,七覺支八道支,隨應現在前時,幾智現在前耶?

  答:隨信行,未知當知根,現在前時,或二或無,廣說乃至俱解脫亦爾者,謂見道中八忍時全無智,七智時各有二智。修道中苦集滅智時,各有二智。道智時或有二智,或有三智。無學道中苦集滅道智,皆或有二智,或有三智准前應知。

  問:此中數說,慧解脫者起他心智,此起必依根本靜慮;若慧解脫,亦能現根本靜慮,豈不違害蘇尸摩經?彼經中說:「慧解脫者,不能現起根本靜慮。」

  答:慧解脫有二種,一是少分,二是全分,少分慧解脫,於四靜慮能一二三。全分慧解脫,於四靜慮皆不能起,此論中說少分慧解脫,故能起他心智。蘇尸摩經說:「全分慧解脫,彼於四靜慮皆不能起。」如是二說俱為善通,由此少分慧解脫者,乃至能起有頂等至,但不得滅定,若得滅定名俱解脫。

  諸法法智相應,彼法類智相應耶?乃至廣說。

  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謂或有執心心所法,一一而生無相應義,為遮彼故,顯心心所法,必俱時生有相應義。或復有執,心心所法前後相應。有餘復執,自性與自性相應;為遮彼執,顯相應者必俱時生,別有自體故作斯論。此中諸法由三緣故,互相交涉對顯相應,謂或有法由相攝故,互相交涉如智與智。或復有法由相應故,互相交涉,如智與三摩地。或復有法,由相攝相應故,互相交涉,如智與根覺支道支,是謂此處略毘婆沙。

  諸法法智相應,彼法類智相應耶?

  答:不爾。

  設法類智相應,彼法法智相應耶?

  答:不爾,所以者何?非一心故所緣異故。對世俗智亦爾,所以者何?非一心故,有漏無漏聚各異故。

  諸法法智相應,彼法他心智相應耶?

  答:應作四句,義不定故。有法法智相應,非他心智,謂他心智所不攝,法智相應法。此法是何?謂苦集滅法智,及他心智所不攝,道法智相應法。有法,他心智相應非法智,謂法智所不攝,他心智相應法。此法是何?謂類智世俗智所攝,他心智相應法。有法,法智相應,亦他心智,謂法智所攝,他心智相應法。此法是何?謂此相應九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尋伺及心。有法非法智相應,亦非他心智,謂法智他心智,及法智他心智不攝,不相應諸餘心心所法。

  色無為心不相應行,此中法智他心智者,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及法智他心智不攝,不相應諸餘心心所法者,不攝除彼自性,不相應除彼相應,取諸餘心心所法,此是何法?謂苦集滅類智,他心智所不攝,道類智相應聚,無漏忍相應聚;他心智不相應,一切有漏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者,謂一切色無為,心不相應行,皆非法智相應,亦非他心智無所緣故。對苦集滅道智,及正見亦爾者,如法智對他心智作四句,此對苦集滅道智,及八道支中正見亦爾。

  諸法法智相應,彼法空三摩地相應耶?

  答:應作四句,此中法智,與三三摩地相應;空三摩地,與二智二忍相應。二智者謂苦法智苦類智。二忍者,謂苦法智忍,苦類智忍。是故此中作大四句。有法,法智相應非空,謂法智相應空;及空不相應,法智相應法。此中法智相應空者,謂法智俱生空三摩地。此與法智相應非空,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及空不相應,法智相應法者,謂無願無相俱生,法智相應法。

  有法,空相應非法智,謂空相應法智;及法智不相應,空相應法。此中空相應法智者,謂空俱生法智,此與空相應非法智,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及法智不相應,空相應法者,謂苦類智及苦忍俱生,空三摩地相應法。有法,非法智相應,亦非空,謂法智不相應空,空不相應法智,及法智空不攝不相應,諸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此中法智不相應空者,謂苦類智,及苦忍俱生空三摩地,此非法智相應,是他聚故;亦非空相應,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空不相應法智者,謂無願無相俱生法智,此非空相應,是他聚故,亦非法智相應。

  自性與自性不相應,及法智空不攝不相應,諸餘心心所法者,不攝除二自性,不相應除二相應,取諸餘心心所法,此法是何?謂法智不相應,無願無相相應聚,及一切有漏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者,謂一切色無為,心不相應行,皆非法智相應,亦非空無所緣故。對無願無相喜覺支,正思惟亦爾者,如法智對空作大四句。此對無願無相,喜覺支正思惟亦爾。

卷第一百一十

智蘊第三中,七聖納息第五之二

  諸法集智相應,彼法滅智相應耶?

  答:不爾。

  設法滅智相應,彼法集智相應耶?

  答:不爾,對道智空無相,三摩地亦爾,所以者何?非一心故行相異故,或所緣異故。

  諸法集智相應,彼法無願三摩地相應耶?

  答:應作四句,義不定故。有法,集智相應非無願,謂集智相應無願,即集智俱生無願三摩地;此與集智相應非無願,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有法,無願相應非集智,謂集智及集智不相應,無願相應法。此中集智者,謂無願俱生集智,此與無願相應非集智,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及集智不相應,無願相應法者,謂苦忍苦智,集忍集智,道忍道智俱生聚中,無願相應法,此與無願相應非集智,是他聚故。有法,集智相應亦無願,謂二相應法,此法是何?謂集智俱生聚中,除集智及無願,諸餘心心所法,即八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尋伺及心。有法,非集智相應亦非無願,謂集智不相應無願,乃至廣說。此中集智不相應無願者,謂苦忍苦智,集忍道忍,道智俱生聚中無願,此非集智相應,是他聚故;亦非無願相應,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及諸餘心心所法者,謂空無相俱生聚中,心心所法,及一切有漏心心所法,此俱不相應,是他聚故。

  色無為心不相應行者,謂一切色無為,心不相應行,此俱不相應,無所緣故。對三無漏根,七覺支八道支,如法智說者,謂如法智,對三無漏根等,此集智對三無漏根等,廣說亦爾。

  諸法滅智相應,彼法道智相應耶?

  答:不爾。

  設法道智相應,彼法滅智相應耶?

  答:不爾,對空無願三摩地亦爾,所以者何?非一心故行相異故,所緣異故。

  諸法滅智相應,彼法無相三摩地相應耶?

  答:應無四句,義不定故。有法,滅智相應非無相,謂滅智相應無相,即滅智俱生無相三摩地;此與滅智相應非無相,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有法,無相相應非滅智,謂滅智及滅智不相應,無相相應法。此中滅智者,謂無相俱生滅智,此與無相相應非滅,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及滅智不相應,無相相應法者,謂滅忍俱生,無相相應法,此與無相相應非滅智,是他聚故。有法,滅智相應亦無相,謂二相應法,此法是何?謂滅智俱生聚中,除滅智及無相,諸餘心心所法,即八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尋伺及心。有法,非滅智相應亦非無相,謂滅智不相應無相,乃至廣說。此中滅智不相應無相者,謂滅忍俱生無相,此非滅智相應,是他聚故;亦非無相相應,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及諸餘心心所法者,謂空無願,俱生聚中心心所法,及一切有漏心心所法,此俱不相應,是他聚故。

  色無為心不相應行者,謂一切色無為,心不相應行,此俱不相應,無所緣故。對三無漏根,七覺支八道支,如法智說者,謂如法智,對三無漏根等,此滅智對三無漏根等,廣說亦爾。

卷第一百十二

業蘊第四中,惡行納息第一之一

  三惡行三不善根,為前攝後後攝前耶?如是等章及解章義,既領會已次應廣釋。

  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欲分別契經義故,如契經說:「有三惡行,三不善根。」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廣辦,亦未說三惡行,攝三不善根,三不善根攝三惡行。契經是此論根本,彼未說者今應說之,故作斯論。三惡行者,謂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云何身等惡行?如世尊說:「何者身惡行?謂斷生命,不與取,欲邪行。何者是語惡行?謂虛誑語,離間語,麁惡語,雜穢語。何者意惡行?謂貪欲瞋恚邪見。」應知此中世尊唯說,根本業道所攝惡行,不說業道加行,後起所攝惡行;此發智論,通說所有不善身業,若是業道所攝,若非業道所攝,如是一切名身惡行。通說所有不善語業,若是業道所攝,若非業道所攝,如是一切名語惡行。通說所有不善意業,若是業道所攝,若非業道所攝,如是一切名意惡行。

  如此論中攝諸惡行,集異門論亦作是說,故彼論言:「何者是身惡行?謂斷生命,不與取,欲邪行。」如是所說隨順契經。又言:「復次,斷生命,不與取,非梵行。」如是復攝前所不攝,於自妻室所起欲行。又言:「有餘不善身業。」如是復攝,所有業道加行後起。又言:「有餘諸有,非理所引身業。」

  問:何者非理所引身業?前所未攝今更攝耶?

  答:前說自性今說等起,此誰所等起?謂非理作意。

  復有說者:「此是一切有覆無記,及一分無覆記身業。一切有覆無記者,謂初靜慮地,諂愛等所起。一分無覆無記身業者,謂應如是去來如是行住,如是坐臥如是裁割,如是縫綴,而不如是去來行住,乃至縫綴。此等身業,作不應作不應理故,攝在非理所引品中,由此名身惡行。」若作是說,身惡行則通不善無記,欲界色界。然惡行唯不善唯欲界,是故前說者好。又彼論言:「何者語惡行?謂虛誑語,離間語,麁惡語,雜穢語。」如是所說隨順契經。又言:「有餘不善語業。」如是復攝,所有業道加行後起。又言:「有餘諸有,非理所引語業。」

  問:何者非理所引語業?前所未攝今更攝耶?

  答:前說自性今說等起,此誰所等起?謂非理作意。復有說者:「此是一切有覆無記,及一分無覆無記語業,一切有覆無記語業者,謂初靜慮地,諂愛等所起。一分無覆無記語業者,謂應說一言二言多言,男言女言非男女言,去來今言,而不如是說,一乃至去來今言。此等語業,說不應說不應理故,攝在非理所引品中,由此名語惡行。」若作是說,語惡行則通不善無記,欲界色界。然惡行唯不善唯欲界,是故前說者好。又彼論言:「何者意惡行?謂貪欲瞋恚邪見。」如是所說隨順契經。又言:「有餘不善意業。」如是復攝諸不善思。又言:「有餘諸有,非理所引意業。」

  問:何等非理所引意業?前所未攝今更攝耶?

  答:前說自性今說等起,此誰所等起?謂非理作意。復有說者:「此是一切有覆無記,及一分無覆無記意業,名非理所引意業。一切有覆無記,非理所引意業者,謂欲界薩迦耶見,邊執見相應意業,及色無色界,一切煩惱相應意業。一分無覆無記,非理所引意業者,謂諸意業起,如前說無覆無記,非理所引身業語業。」若作是說,意惡行則通,不善及以無記,又通三界。然惡行唯不善唯欲界,是故前說者好。如發智論,集異門論,攝身惡行及語惡行,施設論中所說亦爾。唯除意惡行別有所攝,故彼論言。

  問:為身三惡行,攝一切身惡行?為一切身惡行,攝身三惡行耶?

  答:一切攝三,非三攝一切,不攝者何?謂非斷命,以手杖等捶擊有情;及非邪行,於所應行作不淨行,起飲酒等諸放逸業,由不正知失念,受用諸飲食等;及不能避諸犯戒者,謂如是等所起身業,非三所攝。

  問:諸犯戒者無量,云何能避?雖復捨此還近彼故。

  答:所在皆有欲離實難。能不隨染是為真避,故有說言,身雖在遠而隨彼習,即名親近;身雖在近不隨彼習,即名遠離。

  問:為語四惡行,攝一切語惡行?為一切語惡行,攝語四惡行耶?

  答:一切攝四,非四攝一切。不攝者何?謂如有一,獨處空閑作如是說:「無有惠施,無有親愛,無有祠祀。」如是等語惡行,世間有情不生領解,非四所攝。

  問:為意三惡行,攝一切意惡行?為一切意惡行,攝意三惡行邪?

  答:一切攝三,非三攝一切,不攝者何?謂貪欲瞋恚邪見,俱生受想行識,非三所攝。彼論中意惡行,攝四蘊自性,如是施設,五蘊自性為諸惡行。

  問:此發意論,集異門論,與佛契經及施設論,攝諸惡行,何故不同?

  答:依二種門說諸惡行,一依世俗,二依勝義,謂佛契經及施設論,依世俗門說諸惡行。此發智論,集異門論,依勝義門說諸惡行,如依世俗勝義分別,如是依不了義了義,有別意趣無別意趣,有別因緣無別因緣,世俗諦現觀,勝義諦現觀,應知亦爾。復有說者,由三緣故所攝不同,謂自性故,相雜故,世譏嫌故。

  此發智論,集異門論說其自性,施設論中說其相雜。若法雖非惡行自性,而與惡行相和雜故,亦得其名。於契經中說世譏嫌,以諸世間於根本業道,多生譏嫌;非於業道加行後起,由此緣故攝諸惡行,經論不同,如是名為惡行自性。

  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問:何故名惡行?惡行有何義?

  答:可厭毀故名惡,遊履依處故名行。可厭毀故名惡者,如有說言,惡妻子惡衣食,惡人惡處惡往來等。遊履依處故名惡行者,謂斷生命麁惡語及瞋恚,行有情處。不與取欲邪行及貪欲,行資具處。虛誑語離間語,雜穢語,行於名處。邪見行名色處。復有說者:「感苦受果故名惡,動轉捷利故名行。」

  問:沉溺諸惡云何捷利?

  答:彼惡行者,有如是巧便,雖行惡行,而令世間不知其惡,故名捷利。復有說者:「習近惡人故能招惡趣,故名惡行。」復有說者:「有三因緣故名惡行,謂惡思所思故,惡說所說故,惡作所作故。惡思所思謂意惡行,惡說所說謂語惡行,惡作所作謂身惡行。」復有說者:「有三因緣故名惡行,謂惡作義故,可厭毀故,決定能感非愛果故。惡作義者,行身語意諸惡行,故名為惡行。可厭毀者,謂行惡毀犯尸羅,常為諸天大師,有智同梵行者,共所厭毀。決定能感非愛果者,謂諸所有身語意惡行,無處無容能感可愛果,有處有容感非愛果。」集異門論亦作是說:「有何因緣名為惡行?謂彼能感非愛果,非適悅不可意果,此顯等流果。復言能感非愛樂,非適悅不可意異熟,此顯異熟果。」

  三不善根者,謂貪瞋癡。

  問:此三以何為自性?

  答:貪不善根有五,即欲界繫五部所斷愛。瞋不善根有五,則五部所斷恚。癡不善根有五,即欲界繫見集滅道,及修所斷全,并見苦所斷一分。然見苦所斷無明有十,此中除有身見,邊執見相應,取餘無明故言一分。此十五法唯是不善,遍生不善法,名不善根。應知此三,皆與六識身相應,是名三不善根自性。

  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問:何故名不善根?不善根有何義?

  答:能生不善義,是不善根義,能養不善義,能增不善義,能長不善義,能益不善義,能持不善義,能令不善法廣流布義,是不善根義。尊諸世友作如是說:「諸不善因義,是不善根義,諸不善種義,等起不善義,能為轉因引不善義,為隨轉因生不善義,攝益一切不善法義,是不善根義。」大德說曰:「依止此物,遍能生長諸不善法,能為轉因為隨轉因,攝益不善故名不善根。」

台長: awe
人氣(420)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
此分類下一篇: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8
此分類上一篇: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6

ttttt
<a href='http://www.egjg8.tk '>米卦 準備</a>
<a href='http://www.wsegew7.tk '>面相一眼就能認識你-星盤軟體下載</a>
<a href='http://www.fjhg6.tk '>鍾絲雨準嗎</a>
2013-09-14 15:16:1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