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7-16 18:39:34| 人氣4,508|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德國】德國酒的新趨勢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一陣子花了一些時間在看德國葡萄酒的資訊,雖然還沒有瞭解得很徹底,不過,總有些心得想拿出來野人獻曝一下,從今年春天開始,多喝德國酒,甜的、不甜的、白的、紅的,甚至氣泡酒,感覺德國葡萄酒正在一個變動與上升的狀況,非常有趣,而且好喝。

個人覺得幾個可能的發展趨勢,尤其針對台灣市場:

一、評論權威的多元化:以往台灣葡萄酒界,談論德國葡萄酒時,最常引用的資料就是Gault Millau Weinguide,不過隨著資訊流通的多元化,也有酒莊、媒體、代理商開始引用另外二大德國酒評年鑑Feinschmecker GuideEichelmann的資料,加上德國酒評網站Wein-Plus.com 與 Mosel Fine Wines 都會逐漸佔有一席之地,當然更不用說兩大葡萄酒雜誌Wine Advocate的David Schildknecht與Wine Spectator的Bruce Sanderson,相信未來的可以看到很多樣性的德國葡萄酒評論。

二、酒莊的多元化:以往在台灣比較容易看到的德國葡萄酒大概可以分成三類,一類是Mosel地區很頂級的酒莊,大概都是Gault Millau Weinguide 評價四顆葡萄以上的酒莊為多;另一類則是以酒廠品牌為主的酒款,例如Moselland、Blue Nun、Johannes Egberts、Zimmermann-Graeff & Muller、Schmitt Sohne等等;第三類是一些知名度很低但有生產甜白酒的酒莊或產品,這個酒莊的代理商比較常在百貨超市外以擺攤方式販售。這種現象很有趣,第一類是最高檔的酒款,尤其傳統的Mosel四大,第二、三類則是平價日常酒款,幾乎是在德國葡萄酒的兩端。不過,這一、二年以來,台灣的德國葡萄酒市場有了些變化,市場越來越多最新Gault Millau Weinguide中的Mosel地區二、三顆葡萄酒莊(之前大約只有三顆葡萄Kesselstatt與二顆葡萄J.L. Wolf與GEIL ),這個現象蠻有趣的,個人覺得有幾個原因:

(一)部份Mosel地區四顆葡萄酒莊降等:其實不只部份四顆葡萄酒莊,就連Dr. Loosen都已經被連續兩年列在Gault Millau Weinguide四顆葡萄(連同姊妹酒莊J.L. Wolf也在2011年評鑑中由三顆降為二顆),所以包括台灣市場上都紅過一陣子的Grans-Fassian、Gunderloch、Karthäuserhof,都已經從四顆降為三顆,加上評價還不差的Kesselstatt,這些已經或曾經在台灣市場有相當能見度的酒莊其實目前都是三顆葡萄。另外,曾經因為好市多販售引起一陣旋風的Joh. Jos. Christoffel Erben,在2000-2001年發一個很重大的變化,莊主Hans Leo Christoffel於65歲因健康因素退休,他的女兒又無意經營酒莊,因此把自己擁有的2.2公頃的葡萄園租借給Robert Eymael(Mönchhof酒莊),並且將銷售與管理都由Robert Eymael(Mönchhof酒莊)處理(參考資料),僅擔任顧問工作,Joh. Jos. Christoffel Erben自此從2005年評鑑的四顆葡萄,到2011年評鑑已經不列葡萄等級(不過,其實該酒莊在WS和WA的分數依然亮眼),取得代之的是另一家也從Joh. Jos. Christoffel Erben分出的擁有6-7公頃葡萄園的酒莊Weingut Dr. Hermann(2008年評價取得二顆葡萄,2009年評鑑取得三顆葡萄);這些降等或升等的資訊,或許是以往幾乎只獨尊Gault Millau Weinguide的評價(這篇文章也是得從Gault Millau Weinguide談起),台灣的進口商大概都很少會去更新這些資訊,或是只報喜不報憂。

(二)部份二顆葡萄和三顆葡萄酒莊水準優異:其實整體上,Mosel地區三顆葡萄酒莊的整體水準其實蠻優異的,部份三顆葡萄前段酒莊甚至和部份四顆葡萄後段酒莊的整體水準幾乎沒差,只有規模上或是資歷上略遜一點(有關Gault Millau Weinguide的評價方式,有機會再來談談自己的心得)。也有部份二顆葡萄酒莊在其他國際性酒評中獲得很高的評價,甚至不輸給四顆、五顆葡萄酒莊的同等級酒款。

(三)新的進口商:有三家以上的新進口商進入德國葡萄酒市場,由於幾間Mosel地區一線酒莊大都有代理商(或曾有代理商),所以這些新進口商尋求Mosel地區二線以上水準優異的酒莊,或是非Mosel地區的一線酒莊,這都給予消費者新的刺激與視野,以及更為實惠的價格,逐漸擺脫以往侷限於高單價的傳統知名酒莊為主的市場生態

三、產區與品種的多元化:德國葡萄酒是全球暖化最大的受益者,以往由於日照因素,不夠成熟的葡萄偏酸,因此發展出以甜白酒為主的市場趨勢,因此在美國市場和台灣市場對於德國葡萄酒的概念長期都是以「甜白酒」,但是實際上,德國有不少產區傳統上是干白酒為主,這些干白酒就比較不受到國際市場的重視與尊重,但是隨著全球暖化與新的產區標準Grosses Gewächs (GG)建立,干白酒與紅葡萄品種Spätburgunder(Pinot Noir)的水準在口感的複雜度與產品價值上都有大幅地提昇,因此包括生產Spätburgunder(Pinot Noir)的Ahr、Baden,Riesling干白酒比例很高的Nahe、Rheingau,葡萄品種多元的Rheinhessen、Pfalz,Sylvaner干白酒為主的Franken ,都無須像以往「掛著甜白酒的面貌」進口(以往這些產區,如果進口商有進口,也只會進口甜白酒品項)。在這種因素下,由於不同產區的特色逐漸彰顯,葡萄品種就逐漸沒有侷限在Riesling上,紅酒方面是Spätburgunder(Pinot Noir)與Dornfelder,白酒方面包括Silvaner、Scheurebe(德國種的Sauvignon Blanc)、Weißer Burgunder(白皮諾)、Grauer Burgunder(灰皮諾)與無所不在的Chardonnay,這些品種在德國已經常見的葡萄酒品種,也都開始在台灣逐漸可以看到。

四、葡萄園等級的制定:目前雖然Grosses Gewächs與Erste Lage的干白酒頂級園規範逐漸受到市場認同,同時也制定了三級制度(Erste Lage、Ortsweine、Gutsweine),但這種三級制度是否會被國際市場廣泛接受,依然是個問題。個人認為,其實德國葡萄酒(尤其在 Mosel地區)和伯根地很類似,同一個地塊會有多個酒莊擁有,有幾個葡萄園長期以來也是被認為名園(Bernkasteler Doktor醫生園、Brauneberger Juffer-Sonnenuhr悠芙日晷園、Erdener Prälat修士園、Piesporter Goldtröpfchen金波園、Wehlener Sonnenuhr衛恩日晷園、Bernkasteler Alte Badstube溫泉園、Graacher Himmelreich天堂園、Ürziger Würzgarten香料園、Erdener Treppchen艾登園、Trittenheimer Apotheke藥草園、Maximin Grünhäuser Abtsberg美心園等),目前Mosel Fine Wines已經建議形成葡萄園分級制度,個人覺得一般消費者會比較容易介紹這種葡萄園分級制度,畢竟有個伯根地模式已經存在了。或許以甜白酒為主的可以以Mosel Fine Wines的葡萄園分級制度,頂級干白酒則以Grosses Gewächs、Erstes Gewächs、Erste Lage發展識別(坦白說,幾乎相近的概念有三個詞彙,實在太複雜),而三級制度則作為酒莊對於其產品等級的參考分類。

台長: 史蒂芬
人氣(4,508) | 回應(1)| 推薦 (1)| 收藏 (0)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德國】 |
此分類下一篇:【德國】Wein-Plus.de Awards 2011
此分類上一篇:【德國】一些應該要認識的德國酒詞彙

(悄悄話)
2011-11-01 21:50:32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