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9-18 23:59:16| 人氣2,03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機器人文化 當東方遇見西方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電影「機械公敵」末尾,完成「父親」賦予使命的機器人桑尼,不知未來何去何從,迷惘地來到夢中機器人相聚之處,從山丘往下望。那一刻,山丘下所有機器人都彷彿受到感召,不約而同抬頭望向他,似乎知道桑尼就是解放機器人的救世主。

 

反應兩極化

據說,不少影迷為這一幕感動不已,覺得銀白色機器人群隨著鏡頭拉開、無邊無際綿延的畫面,暗示一個新的國度就要開展,讓人悸動期待;然而同樣的一幕,也讓另一些人不寒而慄:天知道機器人又會搞出什麼革命,把人類趕出統治世界寶座!

這兩種反應,正好代表當前人們面對機器人(想像)的不同典型:前者平等看待機器人,甚至自我投射為機器人;後者認為機器人位階低於人類,只是服務角色,下意識則恐懼機器人有天會轉而控制人類。

人與機器人的愛恨情仇,正隨著人機關係的逐漸緊密,越趨複雜。

在歐美,機器人概念的誕生,混合了人類的自大與恐懼。工業技術研究院創意中心研究員鄭運鴻指出,1921年,捷克作家查佩克寫下首齣機器人科幻劇「羅森的萬能機器人」,成為西方「機器人恐懼」原型。該劇以「robota」(捷克語中僕人、勞工、苦力之意)稱呼機器僕人,內容則是robota一夜間「覺醒」、殺死「造物主」,其實隱含工業革命以來,人因機器失去工作與健康的不滿,以及對第一次世界大戰武器瞬間屠殺眾生的驚悸。

 

人型robot曾是禁忌

另外,西方宗教「只有神能造人」的信條,也使人型機器人成為禁忌,凡出現幾無好下場(後來的科幻名片「魔鬼終結者」等也都如此)。

隨著該劇風靡全歐,robota成為「人造人」代名詞,還成了機器人英文「robot」源頭。該字隱含的矛盾-雖為奴僕、能力卻超越製造者,也隨之散播,注定了機器人與人的微妙關係。

1940年代,科幻大師艾西莫夫不滿機器人小說充斥機器人「威脅人類」和「遭人奴役」兩極端,創造「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坐視人類受傷」等「機器人學三大法則」,雖賦予機器人小說全新典範,仍以壓抑機器人為前提。

在三大法則管束下,艾西莫夫筆下的機器人儘管可能掌管人類,卻從未血腥殺人。宣稱改編自大師小說「I, Robot」的「機械公敵」,情節全是編劇自擬。

西方將人與機器人視為對立組的慣例,要到1960年代菲利普‧狄克筆下才鬆動。在「仿製人會夢見電子羊嗎?」(後改拍為電影「銀翼殺手」)中,人與仿製人不管就外型或情感都已難區分,然而兩者間仍多是辯證式的爭鬥關係。

 

 

 

把機器人當朋友

反觀另一機器人大本營日本,則一直將機器人視為好幫手、好朋友,呈現迥異的機器人文化。

鄭運鴻認為,這是因為日本靠工業革命,才從農業國蛻變現代工業國家,人民在過程中也未像歐洲平民般遭壓迫,日本因此對機器有集體性的信任與好感,並擴散為對機器人的潛意識迷戀。另外,日本認為萬物都有神,對「造人」無禁忌,也使人型機器人成主流。

從1951年手塚治虫創造日本第一個機器人「原子小金剛」,到1956年橫山光輝的超大型「鐵人28號」開啟「超級機器人」時代以來,日本創造無數機器人動漫,打造了龐大的機器人王國。光是「新世紀福音戰士」,歷年營收便逾1500億日圓,「鋼彈」也產值驚人,至於實踐在工業的機器人幻想如Asimo,成績更舉世共睹。

 

cyborg興起

然而,跨入1980年代後,隨著電腦/人工智慧/網路興起,cyborg(人機合體、電御生物體)概念漸漸實踐,人類與機器人的關係,又起了微妙變化。

在歐美,號稱世上第一個cyborg的多倫多大學教授Steve Mann,從80年代就在身上穿戴電腦輔助器材,用以強化記憶、增強視覺,20多年來皆然;英國Reading大學教授Kevin Warwick更於1998年在手臂植入矽晶片,用人體連結電腦資料。

南華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翟本瑞認為,人類嚮往cyborg,是因為渴望超越生理限制、再度進化,這在美國70年代描寫人與機器合體的「無敵金剛」(小說原名cyborg)影集便可看出。在現代,越來越多人戴隱形眼鏡、裝心律調整器乃至人工瞳孔,更都可說是廣義的cyborg。

人機合體的cyborg族群擴散,讓機器人似乎不再遙遠,也模糊了人與機器人壁壘分明的界線。影響所及,西方更多科幻作品對機器人添了些認同:「銀翼殺手」主角在1982年首版還是人類,在1992年版則被暗示是複製人,2007年版更確定是複製人;近來的電影「瓦力」不但會愛上女機器人,還凸顯出人類的無能愚癡,卻不用再當邪惡的樣板。

 

 

邁向人機共生

另一方面,喜愛機器人的日本,卻對cyborg較有保留。對西方來說是「人類升級」的cyborg,在日本常成了懷疑自我存在的悲劇性人物,例如名動漫「攻殼機動隊」全身是義肢的草薙素子、被改造為戰爭武器的「最終兵器少女」。

對cyborg的存疑,也似乎改變了日本對機器人的傳統看法。在近年漫畫「銃夢」中,有著人腦的cyborg被用來服務肉身人類,然而後者有個秘密是:他們的腦只是晶片。究竟是人腦機器身較優?還是機器腦人身較優?機器人/人/cyborg的關係在此糾結對立,不再像傳統機器人作品那麼友好。

隨著人機共生時代來臨,人與機器/機器人的關係,成為人類必須預先思考的課題。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傅大為認為,當代機器系統的龐大複雜,早可說有其自己生命,只是人類還無法「去人中心化」,不願平等看待。「問題已經迫在眉睫,現在不思考,很快就來不及!」面對一個很可能不再以人為本的嶄新社會,你準備好了嗎?

 

 

 

台長: 佐梵
人氣(2,03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看門道 |
此分類下一篇:文化筆記本》兩兆雙星打造漫畫零售業?
此分類上一篇:《醫龍》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