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4-03 21:09:57| 人氣1,651|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媽媽與知識分子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本文登於南方人文電子報2004.07.20
■本文登於東森新聞網2005/09/03

〈媽媽與知識分子〉

◎知識分子

  相較於文史,我其實更喜歡讀思考類的雜文,談書、談政治、談文化,一個人可以對生活、社會、國家、世界,想這麼多,無所不對無所不思,實在是人類的特別之處,但也沒啥大驚小怪的,我認識的人、乃至於區區在下我自己,也是如此,眼冷心熱、不吐不快,自是見怪不怪、習以為常了──思考,正是知識的發酵。

  當兵時開始讀「五四」,關於五四的任何人事物,前期後期大陸台灣,都在搜羅之列,就像連瑣反應一樣,由點而線而面,新的人與新的書不斷牽扯,不管是五四的人、還是被五四影響的人,都想買都想讀。五四,那是啟蒙的時代,也是知識份子的時代,也是干戈擾攘、法制蕩然的時代,「你要想有益於社會,最好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這塊材料鑄成器」「世上最強有力的人就是那個最孤立的人」,知識掛帥、大家一起帥,每每念及「知識份子」這個詞,叮叮噹,熱騰騰,總讓我血脈賁張、比性交還爽。「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群趨東鄰受國史,神州丈夫羞欲死。田巴魯仲兩無成,要待諸君洗斯恥」,國家內憂外患,內有主義路線之爭,外有帝國走狗之侵,國勢低潮,政客高潮,讀書人落拓江湖,雖然憂國憂民憂學術,卻依舊諄諄告誡後輩,這就是知識分子。 

  從希臘的「犬儒」(Cynic)到中國孔子以降的「士」,出世也好入世也罷、救國也好回歸自然也罷,對社會總是不斷地疾呼疾呼再疾呼,「革命之成功,必有於賴思想之變化」,是誰引領思想變化的?不是賣臭豆腐的阿桑也不是賣烏龍茶的開喜婆婆,是「文章盛時事,應與時俱應」的知識分子,看透日常現象,窺見時代變化,一隻健筆打遍天下,鑽石恆永遠,一顆永流傳,知識不就本該這麼表現嗎?

  已逝的薩依德(Edward W.Said)曾在《東方主義》裡提出一個觀念,他說這個世界從來就不是我們看見的樣子,因為我們都被霸權與主流文化給阿霸、給玩弄了,所謂的分析解釋,其實都是自己玩自己自瀆自爽的自我陶醉而已,換個方面想,我們看世界,尚且如此,知識分子看我們、乃至於整個國際,又何嘗不是如此?對於知識分子,除了打呼我們聽不到之外,那些呼喊呼籲呼呼呼,不正是另種霸權嗎?

  只是,知識分子為什麼特別喜歡講話、要人注意這注意那呢?因為知識分子深受知識的熏陶,知識是他們的筆、又是觀察的利器──「從事批判和與維持批判的立場是知識分子生命的重大面向」,關心、觀察、責任,任重而道遠,除了專精之外,知識付予他們的還有一份認同感,這種的認同感,無所遁逃於天地之間,通通表現在他們的文字與行為上,「知識分子並不是登上高山或講壇,然後從高處慷慨陳詞。知識分子顯然是要在最能被聽到的地方發表意見,而且要能影響正在進行的實際過程」,可惜的是在理論之外,真正可以影響過程與最能被聽到意見的地方,還是媒體,所以他們不斷地寫字演講出書上電視,不為別的,除了賺錢之外(當然這才是主因),還是要求別人聽聽他們的話,不然還能講給誰聽?


◎媽媽

  說實話,我已經二十四歲,可是還是常被我媽媽唸,在媽媽心中,我永遠是小孩子,我承認都是因為我做得不夠好,東西沒收衣服亂放書房亂糟糟,信用卡刷太多啦、電話講太久啦、不要常常出去啦、不要常呆坐在書桌前對身體不好啦(馬的一下叫我不要出去一下又叫我不要坐著,阿到底是要怎辦?)、努力賺錢結婚啦、不要老擺酷臉啦,小從指甲剪不剪、大到總統投票要投一號……等等等,大小不分雅俗無別,導致我現在也練就一身護體武功,不是她一發功我就立刻照做、絕不拖拉,不然就是滿嘴好好好,可是依舊坐在沙發香煙繚繞,敵不動我也不動,五分、十分、半小時,看著我真的不動,準備發飆動口之際,動情凝視,原來我睡著了,「唉!累了就回房間睡嘛!早叫你不要讀那麼晚,身體都搞壞了,我以後還要靠你養阿!」剎那間,滿腔怒火的幹譙已成柔情親密的慈愛,「我漸漸明白,世間最可厭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世間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這比打罵還難受」,母親的慈愛與我心靈上的震撼,表裡相維,不可區分,即是抒情卻又情景交融,「為了爭氣往上爬,累了又想躲回家,多希望永遠長不大,重回昨日的懷抱,做回你的小娃娃,我最親愛的媽媽」,天親地親師親女友親,都沒有媽媽親,為了不讓母親為了我而背上「生氣的臉」的大罪名,所以我常用這招。 

  媽媽喜歡看女性雜誌,可是我總是勸告:「媽媽,妳是新女性,可是看這種東西就是新女性嗎?未必吧!看看那些圖片,凡是有男人處皆有女人,而且幾乎都是男人抱女人故作親密狀,怪了,難道這就是女性主義阿?跟「我的野蠻女友一樣」,都是男性霸權的反映嘛!」媽媽也不反駁,淡淡地說:「全是胡扯,懶得跟你說,不過我告訴你,看雜誌是打發時間,這樣就少了很多機會唸你,難道不好嗎?」說得也是,於是我立刻驅車前往金石堂買了VOCE跟纖活誌。

  我常想,婆婆媽媽之所以囉嗦嘮叨、沒停沒完沒了,是因為她們認為家庭是她們的責任,他們深信有一種道理、一種秩序,應該出現也應該存在的,革命不是請客吃飯,有輿論才有動力、有批評才有進步,其他成員還有爸爸有孩子,可是屋簷之下,一家之上,雖然人才濟濟,不過批長評短,仍在我輩,沒錯就是媽媽,有什麼好懷疑的嗎?於是不能自己、於是氣喘噓噓,所以唸這唸那,該說的還是要說,不能因為胳臂都是內彎就不說阿!「唸你是為了你好阿!別人的孩子我才不唸呢!」是阿,媽媽,您説得沒錯,不過別的孩子也有別的媽媽唸阿! 

  
◎媽媽與知識分子

  弘兼憲史的《政治最前線》是我很喜歡的漫畫,記得渦上總理退休後與加治隆介的一席話,渦上感概地說:「為政治賣命了大半生,總以為日本沒有我不行,可是退休後天天閒閒,沒有我日本一樣照常轉動,有我沒我,其實沒那麼重要」,世事如此,知識分子也是如此,歷史上知識分子曾掛帥過一陣時期,相信以後還會繼續掛下去,只是他們的呼籲,愈來愈像呼叫器的嗶嗶聲,已經很少人在用了,但他們卻又不斷地呼喊,像手機的鈴聲換來換去,於是眾聲喧嘩莫衷一是,文以傳道,只是傳道者不是太多就是太雜,接收者不是太混亂就是太混蛋,於是乎信徒產生浪子出現,對知識分子而言,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和,沒有權力,只好理所當然的意淫,筆就是權力、自認「革命之成功,必有賴於思想之變化」,一隻筆,一點露,於是也就婆婆媽媽苦口婆心了起來。 

  原來,在狂浪濤天的風雨裡,他們的呼喊跟媽媽是一樣的,都是我們的諾亞方舟,「唸你們,是為你們好阿!」,媽媽的「唸」跟知識分子的「呼籲」、或說是媽媽的「呼籲」跟知識分子的「唸」,在真理的普遍意義上是相通的,殊途不同,卻出處相似,這到是人類思想史的一個大課題;但是,從這個相通點來看,「有我沒我,其實沒那麼重要」又不對了,什麼東西都可以不要,媽媽不能不要,沒有媽媽,爸爸屌什麼;沒有媽媽,我們又在哪裡?我們都該感謝再感謝,寫到這裡,應該轉頭看看身邊那個年輕女孩,就是俗稱「馬子」、正名「女朋友」的那個,有一天她也會變成媽媽(不管是不是你孩子的),而現在的媽媽成了婆婆,婆婆與媽媽,也就更婆媽了。當然她們跟知識分子的人數不能相比,不過如果有朝一日兩者對談,一定談不來,每個人都想發言都唸個沒完,可是麥克風只有一個,不翻臉才怪!

  聖賢皆寂寞,媽媽的世界總是我們,可是我們的世界只有一部份才是媽媽,媽媽的寂寞,在於希望孩子平安快樂、不要學壞,不幸的總有媽媽是失望的、哭泣的,恨鐵不成鋼還算好、成了蛀蟲那才慘,那是媽媽們的無奈、也是無力;知識分子對社會,知識產生責任,責任讓他們關心,關心則亂,不管是亂人還是被亂,名滿天下,謗譽隨之,他們的的寂寞,看似春風得意,實則脆弱無助,江湖寥落爾安歸,那是無奈、也是無力,媽媽與知識分子,其實都是無可奈何的婆婆媽媽,可能的話,他們也不想,陳陳相因,是為必然;媽媽與知識份子,真不是人幹的,可為痛苦者,可為流涕者,可為長嘆息者,真是頭痛腳傷傷肝傷喉又心傷。

  事事總有反面,有壓力才有反彈,凡事都得先撞牆才有感覺的話那就太笨了,愈多的呼籲,代表的正是大家還有救,畢竟被罵只是不爽、被揍卻是痛,發洩總不是革命,只是斜風細雨吹皺池一池春水,不是風急雲橫一怒天打雷劈,不用鬧出人命血流成河,盛世危言相比亂世無言,總是好的。婆婆媽媽是社會的必然、也是知識傳遞的媒介,當婆婆不再媽媽、當知識成了暴力,即使想婆媽亦不可得,社會只存著革命與暴力,那才是真悲哀。於是在這個政客比狗多、八卦滿天飛的後現代,受到媽媽的影響,我也變得婆媽起來,有空就讀書,沒空就放空,「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囉哩囉嗦嘮嘮叨叨,沒停沒完沒了,也就愈來愈媽媽了。

二00四年四月三日

台長: 劉大風/劉小風
人氣(1,651)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故事雜文 |
此分類下一篇:P
此分類上一篇:二十自述。父愛篇

kkkvb
台灣硬起來! 抵制菲律賓!
2013-05-22 06:54:07
日本藤素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
2019-12-23 03:11:5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