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5-11 17:41:00| 人氣61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南橫「中之關步道」之旅(中):憑弔歷史遺跡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圖片說明:布農族英雄拉荷阿雷帶領族人抗日長達廿年。


◎因日本人高壓統治原住民,沒收布農族捕獵用的槍枝,引發不滿,頭目拉荷阿雷兄弟於一九一四年率領族人抗爭,長達廿年,「關山越嶺警備道」就是日人為了圍剿躲藏在玉穗社的拉荷阿雷而開闢,從台東關山到高縣六龜,總長一百七十一公里,是日據時代十四條橫貫道路中最長的一條。
 
而「中之關步道」在「關山越嶺警備道」的重要性,就在於其位置與玉穗社隔荖濃溪遙遙相對,剷除高大樹木後的視野,能清楚監控拉荷阿雷族人的行蹤,日本人在此特別設置的中之關駐在所,安排位階較高的警部備擔任主管,成員更多達卅人,是全線最重要的據點。
 
日本人於一八九五年佔領台灣,隨即展開「理蕃政策」,壓制原住民順服,但於一九一三年展開收繳槍械行動,卻陸續引發各族群抗爭,布農族以拉荷阿雷與阿里曼西肯兄弟,及拉馬達仙仙最強悍,雖然最後不敵日軍的強大火力而歸順,卻被布農族奉為英雄,設立紀念碑緬懷其事蹟。
 
所以興建於一九二六年的「關山越嶺警備道」,就是為了增強對卑南主山原住民的控制,一九三一年完工後的兩年,拉荷阿雷就投降,結束布農族的抗日戰爭,凸顯這條警備道的戰略地位。
 
經過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的整修,「中之關步道」成為老少咸宜的健行路線,雖然中之關駐在所已被破壞,只剩石造駁坎及老照片可供參考,但透過解說牌示,遊客應能遙想當年布農族的抗日事蹟,體會族群衝突的歷史痕跡。

台長: 分紅
人氣(61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