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8-16 09:55:20| 人氣81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拾〉走過生命課《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米奇.艾爾邦 著白裕承 譯

推薦 1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拾〉走過生命課《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108.7.27)

這二年送走幾位至親,再重讀《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我哽咽的淚水在眼眶裡打轉,更能感同身受這堂〈生命的意義〉
墨瑞何其不幸得到病苦,也何其幸運在人生的盡頭,為這世界留下註記。
墓誌銘「誨人不倦,至死方休」,一次次了義這份大愛
「學會死亡,才能學會活著」,看見死亡,學著正視、面對。
在父親最後一哩路的陪伴,學習自我寛恕、和解

「不要執著於萬事萬物,因為萬事萬物均無常」
「不執著的意思,並不是你不讓感覺經驗穿透你,事實上正好相反,你要讓它完全穿透你。這樣你才能將它放下」
這句讀來心有悸動。不可避視的人生,走過才能一層層放下情執!


無常,不可預計
病老,一日日走到身旁,這一代人,不管是家人、朋友或自己
色身的障礙,悄悄來臨。
與它為伴或著不理會它,它障礙不到你的心。
「善用自憐」允許一點自憐,而後專注在生命中仍未失去的種種美好上面。
把握、珍惜想完成的心靈漸次。

「愛是對於別人的處境感同身受」
尊重「人跟人的關係沒有公式可言,只能以關心為出發點,為雙方都留下空間,設想他們所想要、所需要的東西,他們能做的事及他們自己的生活。」

分水嶺50,「時間品質」份外珍貴,不空過,做利己利他,自己喜愛之事!
「時間品質」如墨瑞說,建立起人際活動,談心、交往、關懷。
他有自己的生活文化:討論小組、和朋友散步、在哈佛廣場教堂一人獨舞。
推動一個「溫室」計畫,讓貧寒家庭也能得到心理健康服務。
他遍覽群籍,為他教的課注入新理念,和同事時相往酬答,和以前的學生聯絡,寫信給遠方的朋友。他寧可花時間吃東西及欣賞大自然,也不浪費時間看電視喜劇或本周精選電影。他這些活動讓他生活盈滿。

(100.3.14)《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米奇.艾爾邦 著白裕承 譯

藉由米奇讀完墨瑞的故事,雖然他的人生已劃下句點,但留下的人生態度,值得細細咀嚼、慢慢參透個中的真諦,我不停的翻閱著,學習體會其背後的寓意,落實在生活裡~

(100.3.11)日本發生強震9.0,而後引發海嘯,至今嚴重核能危機仍未解除。天災人禍、世紀浩劫,我們不願意看到的歷史,正在你我的眼前呈現,一瞬間親人、生命、財產,脆弱無助撕裂著,這些天透過媒體、書報感受到人生無常~

對比生命,後者的瞬間無常,是我們無力承受的,我想誰都沒有準備好,也不願意去思考這複雜的情緒,但地球村裡大家坐在同一艘船上。

前者,心疼墨瑞身體的苦痛,最後二年的生命裡,他不願意自艾自憐的活在生病中,他選擇讓周遭的人了解、知道他,當成教材般,了解人生、死亡,而不懼怕。也讓他周遭的親人、朋友陪他用愛走完他的人生,他如他說「不相愛,即如死滅」。

(隨筆摘錄

*我是要日漸萎靡不振,或是是要善加利用剩下的時間?

我要另闢蹊徑,以死亡作為他生命最後的計畫,他所剩下歲月的重心所在。既然人終不免一死,他可是佷有價值的,不是嗎?他可以研究死亡,當它是一本活教材。研究我的緩慢步向死亡,觀察我身上發生的事,和我一道學習。

*他爭取時間,要把自己心裡的話,講給他所愛的每個人聽。他到處打電話,跟人約時間,舉行一場「生之葬禮」。墨瑞和他們一同哭笑。我們平時從不會對所愛的人講的衷心話語,在這一天都傾心剖白。

*「死亡」「是件悲傷的事,但活得不快樂也是悲傷。」

「我們的文化讓人們無法自知自適。我們教的東西不對。而你得要十分堅強,才有辦法拒絕這錯誤的文化,才能自己找到出路,創造自己的文化」

*「生命是一連串的來回拉鋸。你想做某件事,但被迫做別的事。某件事傷害到你,而你知道這不應該。你把某件事視為理所當然,但你深知沒有什麼理所當然的事。」

「對立面的衝突,就像拉長的橡皮筋,而我們大多數人都活在這其中」

「愛會得勝。愛一向都得勝」

*「時間品質」墨瑞說到做到,早在生病之前,他就有自己的生活文化:討論小組、和朋友散步、在哈佛廣場教堂一人獨舞。他推動一個「温室」計畫,讓貧寒家庭也能得到心理健康服務。他遍覽群籍,為他教的課注入新理念,和同事時相往酬答,和以前的學生聯絡,寫信給遠方的朋友。他寧可花時間吃東西及欣賞大自然,也不浪費時間看電視喜劇或本周精選電影。他建立起人際活動的小天地,談心、交往、關懷,這些活動讓他生活盈滿。

「太多人像是行屍走肉,就算他們做著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也似乎是半睡半醒,這是因為他們追逐的目標不對。生命若有意義,就要投入去愛別人,投入去關懷你周遭的人,投入去創造一些讓你活得有目的、有意義的事情。」

*「身分地位不能帶給你什麼,唯有開闊的心,才能讓你和所有的人自在相處」「去做出自你真心的事情。這樣去做的話,你不會感到失落,不會感到嫉妒,不會羨慕別人擁有的東西。相反的,你會覺得一切付出自有莫大回報。」

*「人跟人的關係沒有公式可言,只能以關心為出發點,為雙方都留下空間,設想他們所想要、所需要的東西,他們能做的事及他們自己的生活。」

「愛是對於別人的處境感同身受」

*我有時會回想起找回我老教授之前的那個我。我有話跟那個人說。我要告訴他什麼才是要緊的,要小心不要重蹈覆轍。我告訴他,要心胸開闊,不要受到那些張牙舞爪價值觀的誘惑,你心愛的人講話要用心傾聽,彷彿這是你最後一次聽他們講話。

第1個星期二:我們談這個世界
p72,沈默對於人際關係的作用

第2個星期二:善用自憐自艾
p75「善用自憐」允許一點自憐,而後專注在生命中仍未失去的種種美好上面。

第3個星期二:你的遺憾是什麼?
寫下生命中重要的事項,死亡.恐懼.衰老.貪婪.婚姻.家庭.社會.寬恕.有意的生命

第二次電視節目

有關老師,之二

第4個星期二:學會死亡,才能學會活著
「學會死亡,才能學會活著」
p107,「你把那一切都剝除掉,專注在重要的東西上。當你了解自己就要死了,看事情就會相當不同」「你可能會想多花些時間在心靈的東西上。」

「心靈成長」究竟是什麼意思?但我確定我們少了些什麼東西,我們太過重視物質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卻不能滿足我們,我們和我們所愛的人,大千世界,都把這些當做理所當然。

我比你更懂得那扇窗戶的價值。

我每天從那道窗戶向外張望,我注意到樹木的變化,注意到今天的風是強是弱,我好像可以看見時間從窗櫺之間溜過,我知道自己來日不多,因此我深深被大自然吸引,彷彿我眼前看到的都是第一次。

第5個星期二:我們談家庭
「不相愛,即如死滅」
p116沒有別的經驗比得上生兒育女,學著去給予最深的愛與關懷。
不要打斷家人原本的生活,否則病毀的不是我一人而是一家人。

第6個星期二:感情與執著
p129,「不要執著於萬事萬物,因為萬事萬物均無常」
「不執著的意思,並不是你不讓感覺經驗穿透你,事實上正好相反,你要讓它完全穿透你。這樣你才能將它放下」
p130,但你若全心投入這些情緒,讓你自己整個人沒入其中,你就完完全全體驗到他,你就知道什麼是痛苦,什麼是愛,什麽是悲傷,唯有體驗過這個情緒,我認出這個情緒,現在我需要從中脫身。
你學到如何死亡,你就學到如何活著。
體驗情緒(痛苦.愛.恐懼.孤寂...)如有實知之,放下它,不要執著,不要執著,置身之外。

有關老師,之三

第7個星期二:擁抱衰老
從獨立、抗拒到享受,依靠別人向回頭當小孩,
施之於人他是長者,受之於人時他是嬰孩。p149, 年老並不是衰老,也是成長,它也是瞭解到你將要死亡的積極面,更懂得好好過活。

第8個星期二:金錢無法替代溫柔
p156「金錢無法替代温柔,權力也無法替代温柔。我坐在這裡,離死不遠,可以坦白告訴你,當你最需要温柔的時候,不論你有多少的金錢或權力,都無法給你那種感覺。」
「對於我們想要的東西或需要的東西,常常分不清」
「不吝將自己擁有的東西與人分享」
「不要執著於萬事萬物,因為萬事萬物均無常」
「不執著的意思,並不是你不讓感覺經驗穿透你,事實上正好相反,你要讓它完全穿透你。這樣你才能將它放下」

第9個星期二:愛
p170「你把那一切都剝除掉,專注在重要的東西上。當你了解自己就要死了,看事情就會相當不同」「你可能會想多花些時間在心靈的東西上。」

第10個星期二:婚姻
「不相愛,即如死滅」

第11個星期二:不要為文化所欺騙
p191, 不短視,著眼未來,發揮潛能,完成目標
天下本一家,出生.死亡沒有什麼大不同,在開始和結束我們也同樣需要別人。

第三次電視節目
第12個星期二:寬恕
和解,放下傲慢.虛榮.仇怨.頑固執拗.寬恕別人,寬恕自己

第13個星期二:如何設計完美的一天
p211,那就是我們都在追尋的,對於死亡感到平心靜氣,如果我們到最後知道我們可以安然接納死亡,那麼我們就可以做到那件最大的難事。

第14個星期二:我們說再見
p214,愛,責任,靈性,覺知,就算我現在是個健康的人,這些都仍是我關切的事,我早該如此去做的。
畢業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作者首次來台典藏紀念精裝版)  

(摘錄博客來網路)

本書作者,米奇,曾經是老師眼中的希望。大學畢業後,他進入社會,載浮載沈,曾有的理想逐漸幻滅,人生的課題日益龐大難以面對。十六年後,他偶然與大學時代的恩師重逢,而這時他的老師只剩下最後幾個月可活。於是,他又上了十四堂他老師的課……

  米奇每個星期二到老師家探望他。這位老師,墨瑞.史瓦茲(Morrie Schwartz),面對著死亡一步步接近,誠實看見自己在死亡面前的恐懼與脆弱,承認自己對人世的眷戀不捨,但他掙脫這些情緒,展現出洞澈人生之後的清明與安靜,並且帶著幽默感。

  墨瑞不僅自己勇敢面對死亡,窮究死亡的多重意義,更藉著與學生米奇的談話,一點一點讓米奇因為世故而僵硬的心逐漸柔軟,讓他重新看待生命。

  作者在夢想褪色、視野變窄、情感變得僵硬的時刻,有機會聆聽昔日恩師的教誨。讀到這本書的人,也彷彿跟著旁聽了這堂叫做「什麼是人生」的課,汲取了其中的智慧與溫暖。這是個會發光發熱的故事,讀後會讓你一輩子難忘。

作者--米奇.艾爾邦 (Mitch Albom),體育記者,曾十度被美聯社選為「最佳體育專欄作家」。體育專欄曾經集結出版。《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是他的第一本非體育文章的作品。另外著有《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大塊文化),中文版銷售已逾三十萬冊。

我老師一生所教的最後一門課,每星期上課一次,地點在他家的書房,窗口可看見一小株芙蓉,粉紅色的花兒落地紛紛。上課在每星期二,不用教科書,課目叫做「生命的意義」。

老師用他的人生經驗來教。

課繼續在上。

這門課沒有評分,但每星期會有口試,你要回答一些問題,並提出疑問。你有時也得做些事,像是把老教授枕著的頭換個舒服的姿勢,或是把眼鏡架到他鼻樑上。吻他額頭道別,可以讓你得到額外學分。

這門課不需要課本,但涵蓋了很多課目,包括愛、工作、社區、家庭、年老、寬恕,以及最後的死亡。最後一堂課很短,只有幾句話。沒有畢業典禮,只有一場葬禮。   

沒有期終考,但要寫篇不短的報告,討論你所學到的事。我的報告就是這本書。   

我老師一生最後一門課,只有一個學生。  

這個學生就是我。

台長: jean
人氣(814) | 回應(0)| 推薦 (1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閱讀心得註記 |
此分類下一篇:《身為職業小說家》村上春樹
此分類上一篇:《一隻牡羊的金剛經筆記》郝明義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