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11-05 14:25:52| 人氣2,428|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電影 》心靈捕手

推薦 1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敞開心靈面對人生,是一門不容易的課題
即使是數學天才,隱身在勞力階層,逃避自我,是他的保護色
在湖邊長椅上對威爾(麥特戴蒙)說的一席話,
思索的背影,是溶化防衛牆的開端
由羅賓·威廉斯飾演的心理醫生西恩·麥克奎爾,引導、傾聽
「這不是你的錯。」
心理醫生救贖了威爾,也救贖了自己
數學教授藍勃(史戴倫史柯斯嘉)發現他的天賦
親如家人查克(班艾佛列克)的提醒與關愛
史凱蘭(蜜妮卓芙)那愛情「誠實」的撞擊
終將讓威爾,正視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天賦
勇敢踏出「愛」人的防禦心防
電影〈心靈捕手〉懷念的經典,亦是心靈突破框架的蛻變!
******
(〈心靈捕手〉劇情摘錄海洋之心部落格,分享內心治療的精闢)
   電影中,其主要以一個數學天才威爾為主角。其幾番寄養家庭中的受虐經驗,讓其帶著生命中難以回望的兒時創傷與幾位死黨在城市的邊緣的角落中浮沈。故事的轉折乃因威爾在麻省理工學院的打掃工作中,無意間解答了數學教授藍勃所提供給學生的艱難問題,而引發關注。在此同時,威爾又犯下傷害的罪行而面臨法律的制裁。於是,在藍勃向法官的建議之下,威爾可以免除牢獄之災。附帶條件是其得和藍勃一同研究數學,還需要接受藍勃所安排的心理治療。
         這原是善意的對待,但是威爾對於內在自我的疏離與恐懼,建構出極其堅實的心理防衛機轉,並反映在對於治療的排斥與否定中。於是,在藍勃幾次安排的治療情境中,那帶著攻擊性的反抗與嘲諷,莫不讓治療者搖頭嘆息並宣告放棄。在幾番挫敗之後,藍勃轉而尋求其多年舊友的協助,其就是尚恩。與之前的治療師相比,尚恩沒有顯赫的功名、也沒有多樣的著作,其是位社區大學的講師。而且,當其深愛的妻子過世之後,彷彿也帶走了原本豐沛的心靈能量。即便如此,對於人的基本信念,對於人性的看重與關愛仍然深植在其心中。
    尚恩與威爾的互動可說是心理治療中的經典,從起頭開始莫不精彩地訴說著治療的節奏與氛圍,而那貼近人心的話語更是值得反覆咀嚼。與之前的過程相似,威爾一開始帶著極度威脅性的言詞,同樣地讓尚恩感到訝然與憤怒。只是,這會兒尚恩並未輕易放棄,反而願意回過頭反省自己,也願意站在威爾的角度去看待這言說背後的心靈。因為角度的更換、因為自省背後的明晰,這使得兩人間治療關係的發展迥異於之前的模式。
         可不是嗎?如果單純地將這些攻擊性的言詞視為挑釁,或許過於簡化。若進一步剖析,或可看見挑釁背後的不安與惶恐。一個受虐的孩子,成長過程處在小心翼翼,觀察力與敏感度,都成了自保的能力。威爾在幾次治療關係裡,總快速摸索著每個人的要害,而後一箭射出,藉此引發爭端並導致關係結束的收場。這背後的意圖,反映著潛在的不安,尤害怕面對自己、面對過往。於是當有人嘗試去解析他、認定他時,他帶著極端攻擊性的言詞。對其他的治療師如此,對尚恩也不例外。只是,尚恩對於威爾多了些同情與瞭解。並沒有因此放棄,反而認真地思索著威爾的言詞之後,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尤在湖邊長椅對威爾說的那段話!
    回到威爾身上,之前的攻擊沒有奏效。而尚恩的言詞,更是讓其無話可說。原本言詞極其鋒利的他,往往站在形而上的角度,藉由抽象言詞的交鋒或可避免自身生命經驗的涉入。而那樣的模式,對威爾來說,無疑是最為安全的模式,但偏偏尚恩硬是要將其拉回存在本身。尚恩所憑藉的信念一部份來自於,其以為當威爾面對沈默的氛圍將會很不自在,而法律規定其必須接受治療的現況更讓其無法逃避。如此一來,或許有機會逼使威爾跨出第一步。此外,其也相信之前的言談,或多或少可以打動威爾的心思,讓其稍稍願意去相信眼前之人不同於過往。這是彼此關係的開端,也是治療的發韌。
    
   誠如尚恩跟藍勃提及威爾的那段話:「他為何躲避?為何不信任人?因為他被應該愛他的人遺棄。」對於一個孤兒情結的人來說,害怕遺棄、害怕信任是最大的恐懼。因為每一次的相信都可能帶來更大的傷害,選擇不去相信,保護自己。
     甚者,在關係中感受到不安時,便主動關係結束。面對史凱蘭的狀態,正是如此。兩個人孤兒特質,只是與威爾相比史凱蘭對於人性的信賴更高一點。願意再次冒險,也深知威爾面對關係的恐懼。當史凱蘭提及其將去加州唸書時,自然而然地激發出威爾心中所害怕的遺棄感。
兩人間的對話,訴說著彼此孤兒特質的交鋒,讓人不捨,也讓人動容:
    「我十三歲喪父,繼承家產。我每天醒來都希望能還給他,只要能讓我多陪他一天。我會馬上還給他,但我不能。那是我的人生,我面對他。別把你的害怕推到我身上。」
    「我怕?我他媽的怕什麼?」
    「你怕我,怕我不愛你。你知道嗎?我也怕。但我想試試看,起碼我誠實。」
    那句誠實,撕裂了威爾掩飾關於自己那不堪的過往。這也造成威爾情緒的爆發,那近乎狂亂的自白,藉此控訴著對方撕裂的粗暴。過程中史凱蘭一句:「我想幫你。」更是讓威爾退無可退,那原本搖搖欲墜的自尊在此全然崩解。至此,威爾內在小孩完全退位,取而代之的是擁有堅實甲冑的成人。冷漠與無情漸漸取代原本的憤怒與慌亂,史凱蘭真情的呼喚並未得到回應。
    電影中最為經典的台詞莫過於:「It’s not your fault.」。當尚恩觀看著威爾的檔案照時,那一張張受虐的照片,讓人動容。兩人先是談論著那難以抹殺的生命創傷,而後藉此機會尚恩對著威爾說出了那句話。看著威爾輕輕地回應著:「I know.」。尚恩並未因此而結束了這段對話,因為其相信那不算短的治療過程中,彼此間已經具有相當的信賴程度。於是,其嘗試跨越威爾心中的高牆,一次次認真而嚴肅地告訴威爾:「那不是你的錯。」
    「這不是你的錯。」說來容易,但如何跨越成人的防線,進到孩子的心中其實艱難無比。尚恩幾次重複的述說裡,引發了威爾的不安,那防禦機制啟動後曾嘗試去制止接續的言談,但彼此間的信賴卻又讓其遲疑。於是,尚恩精確地掌握了最佳時機,終於真正打開了威爾的心防。那痛哭失聲的模樣,彷彿成人角色的退卻,還諸孩子本來之貌。這句話遲了十幾年終於有人能夠對這孩子說出口。那積壓許久沈重無比的自責,也終於自此有了改變的可能。
    尚恩曾經詢問威爾:「你要什麼?你真正想做什麼?」。威爾閃爍其辭之後,尚恩嚴肅以對。威爾看不到自己的困境,無法面對自己,當然也無法知道自己真正所需。過往其選擇漠視、複製好友的生命模式,但那都並非是他真正所要的人生。尚恩那帶著壓迫的提問,以及不容許威爾閃躲的權威性。目的使得威爾得要去面對自己與自己疏離甚至斷裂的困境,那彷彿放大了其潛在的孤兒情結。並渴望藉此醞釀出後續面對自己的勇氣與決心。
    誠如Carol S. Pearson在「The Hero Winthin」一書中所提,當孤兒慢慢地掙脫了原有的束縛之後,往往接著踏上流浪的旅途。為的是去彌補過往對於自己的忽略,藉由流浪重新去看待自己,重新累積關於自己的點點滴滴,重新去尋找屬於自己的未來。這一部份倒也符合了電影中最後一幕威爾開車上路的畫面,想來那不單是一個愛情的追逐,那同樣也是一場自我的尋覓與建構。
    另一方面,整部電影也精彩地傳達著兩個靈魂的深層接觸,將引發彼此間連帶的改變。劇中尚恩一步步地進入到威爾的內心深處,也連帶使得開始面對內心潛藏的孤兒質素。那像是兩人內在心靈質素的共鳴,亦即尚恩原是為了協助威爾去面對與處遇內在的孤兒特質,卻在那過程中拉扯出自己潛在的孤兒特質。踏入心理治療領域以來,一直深信著心裡療癒的發生,往往建基於彼此心靈的坦誠。唯有在坦誠的基礎上,才能引發所謂的治療因子。而坦誠之後,不單單是針對個案,其實對於治療師來說也擁有無限的可能。
    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劇中威爾與查克之間那讓人讚嘆的友誼,或者借用尚恩的觀點兩人之間比較像家人。其如同家人間的提醒與關愛,甚至無怨無悔的付出與支持,在在讓人感受到兩人間的情深意重。而電影中,查克在工地對威爾說的那段話,更是讓自我意識逐漸萌芽的威爾,願意停下來思考關於自己的未來。畢竟,那是發自真誠的關心,那更是來自於家人的懇切提醒:
    「你是我的死黨所以別誤會,但二十年後如果還住在這兒,到我家看球賽,還在蓋房子,我會他媽的殺了你。那不是恐嚇,我會宰了你。你擁有我們沒有的天賦。」
    「哦!拜託,為何大家都這麼說,難道是我對不起自己嗎?」
    「不,你沒有對不起自己。是你對不起我。因為我明天醒來五十歲了,還在幹這種事,無所謂。而你已擁有百萬彩券,卻窩囊的不敢兌現。我會不惜一切交換你所擁有的,其他這些人也是。你再待二十年是污辱我們,窩在這裡是浪費你的時間」
    「你懂什麼?」
    「我告訴你我懂什麼。我每天到你家接你,我們出去喝酒笑鬧,那很棒。但我一天中最棒的時刻,只有十秒。從停車到你家門口,每次我敲門都希望你不在了。不說再見,什麼都沒有,你就走了。我懂得不多,但我很清楚。」
    能有如此夠義氣的朋友,那確實是生命中難得的幸福。尤其是最末,查克不愧為威爾最好的朋友,其放棄強加詮釋的觀點,反而單純地從己身談起,抒發其內心的想法。如此一來,更是讓威爾無從辯駁。對於一個至交好友的想望,對於一個親密家人的鼓勵,何忍拒絕、何忍發怒。少掉了憤怒情緒的波盪,反倒給予了深思的良機。這是友誼的真諦,也是哥們之間義氣的極致。 
     就這樣整部電影不論是心理治療、愛情抑或是友誼,在那不同的關係中在在鋪陳著人性的精彩。看完電影之後,彷彿目睹了一場精湛的生命蛻變。也深深地感受到,活著有很多的可能,端視自己願不願意面對自己,開放自己。或許那是辛苦的,但是那也是值得的。最末,藉由尚恩結案時告訴威爾的那句話作結:「跟著心走就沒事了。」。是啊!跟著心走就沒事了,可那也得先讓自己聽得懂「心語」啊!

電影》心靈捕手

「我在想你批評我畫的事,失眠大半夜的思索後
突然我想到一件事,接著就沈沈入腄,你知道我當時想到什麼嗎?
你只是孩子,你根本不曉得你在說什麼
因你沒離開過波士頓

所以問你藝術,你可能會….提出藝術書藉中的粗淺論調,有關米開朗基羅,
你知道很多,他的政治抱負,他和教皇….性傾向,所有作品,對嗎?
但你不知道西斯汀教堂的氣味,你從沒有站在那兒觀賞美麗的天花板,我看過。

如果我問關於女人的事,你八成會說出個人偏好的謬論
你可能上過幾次床,但你說不出在女人身旁醒來,很幸福的滋味。

你是很倔的孩子,問戰爭,你會說莎士比亞的話
“共赴戰場,親愛的朋友”但你從沒接近過戰爭
從沒把好友的頭抱在膝蓋上,看著他吐出最後一口氣

問愛情,你會引十四行詩,但你從沒看過女人的脆弱
她能以雙眼擊倒你,感覺上帝讓天使為你下凡,
她能從地獄救出你,你不了解當她天使的滋味
擁有對她的愛,直到永遠,經歷這一切、經歷癌症,
你無法體會在醫院睡兩個月,因為醫生看到你就知道會客時間的規定對你無效,
你不了解真正的失去,唯有愛別人勝於自己才能體會。

我懷疑你敢那樣愛人,看著你,我沒有看到聰明自信
我看到被嚇傻的狂妄孩子…….
我不能靠任何書藉認識你,除非你想談你自己,談你是誰…..」

在湖邊長椅上對威爾(麥特戴蒙)說的一席話,
思索的背影,是溶化防衛牆的開端

敞開心靈面對人生,是一門不容易的課題
即使是數學天才,成長的陰影,他隱身在勞力階層,逃避自我,是他的保護色
亦或者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由羅賓·威廉斯飾演的心理醫生西恩·麥克奎爾,引導、傾聽
「這不是你的錯。」
心理醫生救贖了威爾,也救贖了自己

數學教授藍勃(史戴倫史柯斯嘉)發現他的天賦
親如家人查克(班艾佛列克)的提醒與關愛
史凱蘭(蜜妮卓芙)那愛情「誠實」的撞擊
終將讓威爾,正視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天賦
勇敢踏出「愛」人的防禦心防

電影〈心靈捕手〉懷念的經典,亦是心靈突破框架的蛻變!

 

  

(〈心靈捕手〉劇情摘錄海洋之心部落格,分享內心治療的精闢)

   電影中,其主要以一個數學天才威爾為主角。其幾番寄養家庭中的受虐經驗,讓其帶著生命中難以回望的兒時創傷與幾位死黨在城市的邊緣的角落中浮沈。故事的轉折乃因威爾在麻省理工學院的打掃工作中,無意間解答了數學教授藍勃所提供給學生的艱難問題,而引發關注。在此同時,威爾又犯下傷害的罪行而面臨法律的制裁。於是,在藍勃向法官的建議之下,威爾可以免除牢獄之災。附帶條件是其得和藍勃一同研究數學,還需要接受藍勃所安排的心理治療。

         這原是善意的對待,但是威爾對於內在自我的疏離與恐懼,建構出極其堅實的心理防衛機轉,並反映在對於治療的排斥與否定中。於是,在藍勃幾次安排的治療情境中,那帶著攻擊性的反抗與嘲諷,莫不讓治療者搖頭嘆息並宣告放棄。在幾番挫敗之後,藍勃轉而尋求其多年舊友的協助,其就是尚恩。與之前的治療師相比,尚恩沒有顯赫的功名、也沒有多樣的著作,其是位社區大學的講師。而且,當其深愛的妻子過世之後,彷彿也帶走了原本豐沛的心靈能量。即便如此,對於人的基本信念,對於人性的看重與關愛仍然深植在其心中。

    尚恩與威爾的互動可說是心理治療中的經典,從起頭開始莫不精彩地訴說著治療的節奏與氛圍,而那貼近人心的話語更是值得反覆咀嚼。與之前的過程相似,威爾一開始帶著極度威脅性的言詞,同樣地讓尚恩感到訝然與憤怒。只是,這會兒尚恩並未輕易放棄,反而願意回過頭反省自己,也願意站在威爾的角度去看待這言說背後的心靈。因為角度的更換、因為自省背後的明晰,這使得兩人間治療關係的發展迥異於之前的模式。

         可不是嗎?如果單純地將這些攻擊性的言詞視為挑釁,或許過於簡化。若進一步剖析,或可看見挑釁背後的不安與惶恐。一個受虐的孩子,成長過程處在小心翼翼,觀察力與敏感度,都成了自保的能力。威爾在幾次治療關係裡,總快速摸索著每個人的要害,而後一箭射出,藉此引發爭端並導致關係結束的收場。這背後的意圖,反映著潛在的不安,尤害怕面對自己、面對過往。於是當有人嘗試去解析他、認定他時,他帶著極端攻擊性的言詞。對其他的治療師如此,對尚恩也不例外。只是,尚恩對於威爾多了些同情與瞭解。並沒有因此放棄,反而認真地思索著威爾的言詞之後,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尤在湖邊長椅對威爾說的那段話!

    回到威爾身上,之前的攻擊沒有奏效。而尚恩的言詞,更是讓其無話可說。原本言詞極其鋒利的他,往往站在形而上的角度,藉由抽象言詞的交鋒或可避免自身生命經驗的涉入。而那樣的模式,對威爾來說,無疑是最為安全的模式,但偏偏尚恩硬是要將其拉回存在本身。尚恩所憑藉的信念一部份來自於,其以為當威爾面對沈默的氛圍將會很不自在,而法律規定其必須接受治療的現況更讓其無法逃避。如此一來,或許有機會逼使威爾跨出第一步。此外,其也相信之前的言談,或多或少可以打動威爾的心思,讓其稍稍願意去相信眼前之人不同於過往。這是彼此關係的開端,也是治療的發韌。
    
   誠如尚恩跟藍勃提及威爾的那段話:「他為何躲避?為何不信任人?因為他被應該愛他的人遺棄。」對於一個孤兒情結的人來說,害怕遺棄、害怕信任是最大的恐懼。因為每一次的相信都可能帶來更大的傷害,選擇不去相信,保護自己。
     甚者,在關係中感受到不安時,便主動關係結束。面對史凱蘭的狀態,正是如此。兩個人孤兒特質,只是與威爾相比史凱蘭對於人性的信賴更高一點。願意再次冒險,也深知威爾面對關係的恐懼。當史凱蘭提及其將去加州唸書時,自然而然地激發出威爾心中所害怕的遺棄感。
兩人間的對話,訴說著彼此孤兒特質的交鋒,讓人不捨,也讓人動容:

    「我十三歲喪父,繼承家產。我每天醒來都希望能還給他,只要能讓我多陪他一天。我會馬上還給他,但我不能。那是我的人生,我面對他。別把你的害怕推到我身上。」

    「我怕?我他媽的怕什麼?」

    「你怕我,怕我不愛你。你知道嗎?我也怕。但我想試試看,起碼我誠實。」

    那句誠實,撕裂了威爾掩飾關於自己那不堪的過往。這也造成威爾情緒的爆發,那近乎狂亂的自白,藉此控訴著對方撕裂的粗暴。過程中史凱蘭一句:「我想幫你。」更是讓威爾退無可退,那原本搖搖欲墜的自尊在此全然崩解。至此,威爾內在小孩完全退位,取而代之的是擁有堅實甲冑的成人。冷漠與無情漸漸取代原本的憤怒與慌亂,史凱蘭真情的呼喚並未得到回應。

    電影中最為經典的台詞莫過於:「It’s not your fault.」。當尚恩觀看著威爾的檔案照時,那一張張受虐的照片,讓人動容。兩人先是談論著那難以抹殺的生命創傷,而後藉此機會尚恩對著威爾說出了那句話。看著威爾輕輕地回應著:「I know.」。尚恩並未因此而結束了這段對話,因為其相信那不算短的治療過程中,彼此間已經具有相當的信賴程度。於是,其嘗試跨越威爾心中的高牆,一次次認真而嚴肅地告訴威爾:「那不是你的錯。」

    「這不是你的錯。」說來容易,但如何跨越成人的防線,進到孩子的心中其實艱難無比。尚恩幾次重複的述說裡,引發了威爾的不安,那防禦機制啟動後曾嘗試去制止接續的言談,但彼此間的信賴卻又讓其遲疑。於是,尚恩精確地掌握了最佳時機,終於真正打開了威爾的心防。那痛哭失聲的模樣,彷彿成人角色的退卻,還諸孩子本來之貌。這句話遲了十幾年終於有人能夠對這孩子說出口。那積壓許久沈重無比的自責,也終於自此有了改變的可能。

    尚恩曾經詢問威爾:「你要什麼?你真正想做什麼?」。威爾閃爍其辭之後,尚恩嚴肅以對。威爾看不到自己的困境,無法面對自己,當然也無法知道自己真正所需。過往其選擇漠視、複製好友的生命模式,但那都並非是他真正所要的人生。尚恩那帶著壓迫的提問,以及不容許威爾閃躲的權威性。目的使得威爾得要去面對自己與自己疏離甚至斷裂的困境,那彷彿放大了其潛在的孤兒情結。並渴望藉此醞釀出後續面對自己的勇氣與決心。

    誠如Carol S. Pearson在「The Hero Winthin」一書中所提,當孤兒慢慢地掙脫了原有的束縛之後,往往接著踏上流浪的旅途。為的是去彌補過往對於自己的忽略,藉由流浪重新去看待自己,重新累積關於自己的點點滴滴,重新去尋找屬於自己的未來。這一部份倒也符合了電影中最後一幕威爾開車上路的畫面,想來那不單是一個愛情的追逐,那同樣也是一場自我的尋覓與建構。

    另一方面,整部電影也精彩地傳達著兩個靈魂的深層接觸,將引發彼此間連帶的改變。劇中尚恩一步步地進入到威爾的內心深處,也連帶使得開始面對內心潛藏的孤兒質素。那像是兩人內在心靈質素的共鳴,亦即尚恩原是為了協助威爾去面對與處遇內在的孤兒特質,卻在那過程中拉扯出自己潛在的孤兒特質。踏入心理治療領域以來,一直深信著心裡療癒的發生,往往建基於彼此心靈的坦誠。唯有在坦誠的基礎上,才能引發所謂的治療因子。而坦誠之後,不單單是針對個案,其實對於治療師來說也擁有無限的可能。

    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劇中威爾與查克之間那讓人讚嘆的友誼,或者借用尚恩的觀點兩人之間比較像家人。其如同家人間的提醒與關愛,甚至無怨無悔的付出與支持,在在讓人感受到兩人間的情深意重。而電影中,查克在工地對威爾說的那段話,更是讓自我意識逐漸萌芽的威爾,願意停下來思考關於自己的未來。畢竟,那是發自真誠的關心,那更是來自於家人的懇切提醒:

    「你是我的死黨所以別誤會,但二十年後如果還住在這兒,到我家看球賽,還在蓋房子,我會他媽的殺了你。那不是恐嚇,我會宰了你。你擁有我們沒有的天賦。」

    「哦!拜託,為何大家都這麼說,難道是我對不起自己嗎?」

    「不,你沒有對不起自己。是你對不起我。因為我明天醒來五十歲了,還在幹這種事,無所謂。而你已擁有百萬彩券,卻窩囊的不敢兌現。我會不惜一切交換你所擁有的,其他這些人也是。你再待二十年是污辱我們,窩在這裡是浪費你的時間」

    「你懂什麼?」

    「我告訴你我懂什麼。我每天到你家接你,我們出去喝酒笑鬧,那很棒。但我一天中最棒的時刻,只有十秒。從停車到你家門口,每次我敲門都希望你不在了。不說再見,什麼都沒有,你就走了。我懂得不多,但我很清楚。」

    能有如此夠義氣的朋友,那確實是生命中難得的幸福。尤其是最末,查克不愧為威爾最好的朋友,其放棄強加詮釋的觀點,反而單純地從己身談起,抒發其內心的想法。如此一來,更是讓威爾無從辯駁。對於一個至交好友的想望,對於一個親密家人的鼓勵,何忍拒絕、何忍發怒。少掉了憤怒情緒的波盪,反倒給予了深思的良機。這是友誼的真諦,也是哥們之間義氣的極致。 

     就這樣整部電影不論是心理治療、愛情抑或是友誼,在那不同的關係中在在鋪陳著人性的精彩。看完電影之後,彷彿目睹了一場精湛的生命蛻變。也深深地感受到,活著有很多的可能,端視自己願不願意面對自己,開放自己。或許那是辛苦的,但是那也是值得的。最末,藉由尚恩結案時告訴威爾的那句話作結:「跟著心走就沒事了。」。是啊!跟著心走就沒事了,可那也得先讓自己聽得懂「心語」啊!

   
 

台長: jean
人氣(2,428) | 回應(1)| 推薦 (1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影片心得深思 |
此分類下一篇:電影》釜山行 (屍速列車)
此分類上一篇:電影》中央車站&番外篇善良無須考核

影城頻道電影星聞
恭喜您的文章登上PChome唷!! 文章將於2016年12月24日00:00 po出 歡迎前往PChome 首頁電影約會看看喔^____^
http://www.pchome.com.tw/
2016-12-23 15:31:30
版主回應
謝謝您的分享~
2016-12-23 17:38:1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