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2-14 20:34:57| 人氣61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陶淵明〈歸去來辭並序〉備課資料4--4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九、 心園將蕪胡不歸 《醫海慈航》
◎撰文/賴其萬(慈濟醫院副院長暨慈濟醫學院副院長)

這幾十年來,每當想起回鄉,就不禁低吟: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當我決定回國加入慈濟教育志業的陣容,
才發覺我的故鄉並沒有因為我的離開而荒蕪,
倒是我自己的心因為離開故鄉而枯寂……
一九七五年出國時,本想只到美國進修兩年就回台大醫院,卻因為種種關
係,一留竟是二十三個寒暑。身在國外卻一直心在台灣,也不曉得有多少個夜晚,忍不住到書房坐下來,細想到底留在這異鄉做什麼?
一九九二年,家母過世前後,回鄉心情又一度洶湧澎湃無法自抑,然而這
幾年來心靈的交戰,最後都以小孩的教育問題,而實在無法因為追求自己的夢想罔顧下一代而作罷。
「如果我只有六個月可活。」
去年(一九九七年)小兒子進了大學,這回鄉的夢就變得更有可能。但真
正的震撼是來自兩位朋友的英年早逝:一位是建中六年同窗,非常出色的清華大學物理學教授;一位是台大醫院神經科的癲癇學良醫,他們都在身體不適沒多久就發現有癌症,而在很短的時間內過世。
這使我開始非常嚴肅地自問:「如果我只有六個月可以活,我到底要做什麼?」但感到很惶恐的是,我想了快兩個月還是想不出所以然;然而當我換個角度,問自己:「如果我只有六個月可以活,我要不要繼續做我目前在做的事?」答案卻是非常明確的否定。
由此看來,在我的工作環境裏,病人的照顧、醫學的研究以及學生和住院
醫師的教育等種種牽掛干擾下,實在無法好好細想自己的將來。內人鼓勵我到英國五個月過教授休假,遠遠地離開這個地方,到一個沒有人認識的陌生環境,好好閉門深思。
「我要回台灣。」
倫敦雖不是遠離塵寰,但對我來說,沒有病人、沒有朋友、沒有呼叫器的
日子真使我享受到「大隱隱於市」的境界。在這五個月的斗室獨居日夜自剖,才發現我回鄉的心是那般的殷切。
在這五個月的「英倫遊學」中,又有幸在倫敦拜訪了彰化基督教醫院前院
長蘭大弼醫師。聆聽這位身在英國、心在台灣的神經學前輩暢談他對台灣的回憶時,突然有種說不出的感慨:「我是吃台灣奶水長大的人,卻滯留於異鄉、棄台灣同胞於不顧,而眼前這位仁厚長者,父子兩代與台灣非親非故,卻把一生貢獻給我的故鄉。」與他一比,心中實有說不出的羞愧。歸途中,我默默地自語:「我一定要回台灣。」
然而休假結束回到大學醫院以後,五個月堆積下來的雜事,又使我迷失了
好不容易才找回來的自己。去年七月內人注意到我體重減輕,勸我去找醫師作全身體檢。七月八日我照了腹部超音波,竟發現胰臟有個圓形可疑的東西,因此在兩天後趕快安排作腹部斷層攝影。
後來檢查雖證明我沒有事,體重也沒有再繼續降低,然而這兩天之間,擔
心自己可能患了胰臟癌,對我有說不出的衝擊。
記得當時的第一個反應是,我才五十出頭,太早死了;接著我很感傷地對
自己說,早知道人生會這麼早就結束,我應該在幾年前就回台灣追求我的夢。
當我經由斷層攝影獲知自己並沒有癌症時,心裏突然有種說不出的平靜:
人生實在是無法預料,這個經驗無疑地是一個當頭棒喝,使我頓悟出回鄉的夢不應該只是掛在口中或想在心裏,應該把握機會,跨出大步,真正付諸於行動。
非常慶幸內人非常了解我的心情,不只鼓勵我,並且決定與我一起回去故
鄉台灣──追求我們的美夢,而兩小兒也都非常體貼,全心贊同我們的決定。
「我回來了!」
去年十一月,藉著回台開會的機會拜訪了幾所醫學院;今年一月,我們夫
婦倆再度回台拜訪慈濟醫學院,終於決定在今年夏天回國加入慈濟醫學院與醫院的醫學教育工作。我們衷心地希望能秉承慈濟對生命的尊重,參加他們優秀的陣容,共同為社會多培育一些「視病如親」的良醫。
這幾十年來,每當我想起回鄉,就會低吟「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但我卻無法記得全文。去年七月,當我決定回台時,就請在台灣的至友宋維村醫師寄給我陶淵明這「歸去來辭」的全文。
當我讀了全文才發覺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或「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的回歸自然、超凡脫俗境界,與我回台追求理想的入世大有出入;也恍然發覺我的故鄉並沒有因為我的離開而荒蕪,倒是我自己的心因為離開故鄉而枯寂。心中不覺低聲慨嘆:「心園將蕪胡不歸……」
心園將蕪胡不歸!謹以此文向我在海外的朋友揮手──「我走了」;並向
我在台灣的朋友招手──「我回來了」。
後記
今年一月,當我第二度回台訪問慈濟醫學院與醫院而決定回台定居時,才
由最近回台定居的至友林哲雄醫師那裏,聽到李雅彥教授在台病逝的消息,打了幾次哲雄兄給我的電話號碼,也沒與李太太聯絡上,心中有說不出的悵惘。
記得最後一次見到雅彥兄,是好幾年前在台大醫院參加紅包醫學倫理討論
會。還記得當時雅彥兄問我,是否有興趣每年回台一個月,替原住民做一點醫療有關的服務;我們也談了將來回台定居,一起做一些較有意義的事。
當時我們都以小孩年幼,無法回台定居為憾,想不到在我終於決定回台的
幾天內,竟然聽到雅彥兄的惡耗。壯志未酬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雅彥兄!我想您也應該會為我的參加慈濟而高興吧!我相信,在花蓮我也一定會為您所關心的原住民做一點事!
http://taipei.tzuchi.org.tw/monthly/382/382c9-1.htm ÿ
ÿ
十、 ÿ 窗ÿ 作者:錢鐘書

  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開了。春天從窗外進來,人在屋子里坐不住,就從門里出去。不過屋子外的春天太賤了!到處是陽光,不像射破屋里陰深的那樣明亮;到處是給太陽晒得懶洋洋的風,不像攪動屋里沉悶的那樣有生气。就是鳥語,也似乎瑣碎而單薄,需要屋里的寂靜來做襯托。我們因此明白,春天是該鑲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畫配了框子。
  同時,我們悟到,門和窗有不同的意義。當然,門是造了讓人出進的。但是,窗子有時也可作為進出口用,譬如小偷或小說里私約的情人就喜歡爬窗子。所以窗子和門的根本分別,決不僅是有沒有人進來出去。若据賞春一事來看,我們不妨這樣說:有了門,我們可以出去;有了窗,我們可以不必出去。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風和太陽逗引進來,使屋子里也關著一部分春天,讓我們安坐了享受,無需再到外面去找。古代詩人像陶淵明對于窗子的這种精神,頗有會心。《歸去來辭》有兩句道:“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不等于說,只要有窗可以憑眺,就是小屋子也住得么?
  他又說:“夏月虛閒,高臥北窗之下,清風颯至,自謂羲皇上人。”意思是只要窗子透風,小屋子可成极樂世界;他雖然是柴桑人,就近有廬山,也用不著上去避暑。所以,門許我們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許我們占領,表示享受。這個分別,不但是住在屋里的人的看法,有時也适用于屋外的來人。一個外來者,打門請進,有所要求,有所詢問,他至多是個客人,一切要等主人來決定。反過來說,一個鑽窗子進來的人,不管是偷東西還是偷情,早已決心來替你做個暫時的主人,顧不到你的歡迎和拒絕了。繆塞(Musset)在《少女做的是什么夢》那首詩劇里,有句妙語,略謂父親開了門,請進了物質上的丈夫(materielepoux),但是理想的愛人(ideal),總是從窗子出進的。換句話說,從前門進來的,只是形式上的女婿,雖然經丈人看中,還待博取小姐自己的歡心;要是從后窗進來的,才是女郎們把靈魂肉体完全交托的真正情人。你進前門,先要經門房通知,再要等主人出現,還得寒暄几句,方能說明來意,既費心思,又費時間,那像從后窗進來的直捷痛快?好像學問的捷徑,在乎書背后的引得,若從前面正文看起,反見得迂遠了。這當然只是在社會常態下的分別,到了戰爭等變態時期、屋子本身就保不住,還講什么門和窗!
  世界上的屋子全有門,而不開窗的屋子我們還看得到。這指示出窗比門代表更高的人類進化階段。門是住屋子者的需要,窗多少是一种奢侈,屋子的本意,只像鳥窠獸窟,准備人回來過夜的,把門關上,算是保護。但是牆上開了窗子,收入光明和空气,使我們白天不必到戶外去,關了門也可生活。
  屋子在人生里因此增添了意義,不只是避風雨、過夜的地方,并且有了陳設,挂著書畫,是我們從早到晚思想、工作、娛樂、演出人生悲喜劇的場子。門是人的進出口,窗可以說是天的進出口。屋子本是人造了為躲避自然的脅害,而向四垛牆、一個屋頂里,窗引誘了一角天進來,馴服了它,給人利用,好比我們籠絡野馬,變為家畜一樣。從此我們在屋子里就能和自然接触,不必去找光明,換空气,光明和空气會來找到我們。所以,人對于自然的胜利,窗也是一個。不過,這种胜利,有如女人對于男子的胜利,表面上看來好像是讓步——人開了窗讓風和日光進來占領,誰知道來占領這個地方的就給這個地方占領去了!我們剛說門是需要,需要是不由人做得主的。譬如餓了就要吃,渴了就得喝。所以,有人敲門,你總得去開,也許是易卜生所說比你下一代的青年想沖進來,也許像德昆西論謀殺后聞打門聲所說,光天化日的世界想攻進黑暗罪惡的世界,也許是浪子回家,也許是有人借債(更許是討債),你愈不知道,怕去開,你愈想知道究竟,愈要去開。甚至每天郵差打門的聲音,也使你起了帶疑懼的希冀,因為你不知道而又愿知道他帶來的是什么消息。門的開關是由不得你的。但是窗呢?你清早起來,只要把窗幕拉過一邊,你就知道窗外有什么東西在招呼著你,是雪,是霧,是雨,還是好太陽,決定要不要開窗子。上面說過窗子算得奢侈品,奢侈品原是在人看情形斟酌增減的。
  我常想,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劉熙譯名說:“窗,聰也;
  于內窺外,為聰明也。”正和凱羅(GottfriedKeller)《晚歌》(Abendlied)起句所謂:“雙瞳如小窗(Fensterlein),佳景收歷歷。”同樣地只說著一半。眼睛是靈魂的窗戶,我們看見外界,同時也讓人看到了我們的內心;眼睛往往跟著心在轉,所以孟子認為相人莫良于眸子,梅特林克戲劇里的情人接吻時不閉眼,可以看見對方有多少吻要從心里上升到嘴邊。
  我們跟戴黑眼鏡的人談話,總覺得捉摸不住他的用意,仿佛他以假面具相對,就是為此。据愛戈門(Eckermann)記一八三○年四月五日歌德的談話,歌德恨一切戴眼鏡的人,說他們看得清楚他臉上的皺紋,但是他給他們的玻璃片耀得眼花繚亂,看不出他們的心境。窗子許里面人看出去,同時也許外面人看進來,所以在熱鬧地方住的人要用窗帘子,替他們私生活做個保障。晚上訪人,只要看窗里有無燈光,就約略可以猜到主人在不在家,不必打開了門再問,好比不等人開口,從眼睛里看出他的心思。關窗的作用等于閉眼。天地間有許多景象是要閉了眼才看得見的,譬如夢。假使窗外的人聲物態太嘈雜了,關了窗好讓靈魂自由地去探胜,安靜地默想。有時,關窗和閉眼也有連帶關系,你覺得窗外的世界不過爾爾,并不能給与你什么滿足,你想回到故鄉,你要看見跟你分离的親友,你只有睡覺,閉了眼向夢里尋去,于是你起來先關了窗。因為只是春天,還留著殘冷,窗子也不能鎮天鎮夜不關的。
http://www.bwsk.net/mj/q/qianzhongshu/000/001.htmÿ

台長: 尚未設定
人氣(61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