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6-14 01:23:42| 人氣8,140|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芒種閱讀:蔣勳《破解莫內》(隨行版)

 
芒種閱讀:蔣勳《破解莫內》(隨行版)
 
書名:《破解莫內》(隨行版)
 
作者: 蔣勳Chiang Hsun
蔣勳,福建長樂人。一九四七年生於古都西安,成長於寶島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一九七二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一九七六年返台。專攻中西洋藝術史研究,亦從事繪畫創作。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並先後執教於台大、文化、輔仁大學及東海大學美術系創系系主任,警察廣播電台「文化廣場」節目主持人、時報會館講師。近年專事美學教育推廣。
 
內容介紹:
要在西洋近代美術史上選一個大眾最熟悉的畫家,可能一定是莫內吧。
莫內的一張畫誕生了一個畫派,成為歷史上一個最重要的畫派命名,現在收藏在巴黎瑪摩丹美術館的「日出印象」,是劃時代的標誌,印象派的開啟。
 
莫內的時代也剛好是一個風和日麗、雲淡風輕、自由解放、沒有太大憂傷痛苦的時代,他對於光的追尋的美學信仰,也是生命的信仰,把現代人從歷史暗鬱嚴肅的魔咒中解脫出來。
 
為了寫這本書,蔣勳在花蓮東華大學美崙校區住了兩個月。清晨六點在鳥的叫聲裡醒來,看太魯閣大山雄峙天空,雲來雲去,千變萬化。下午工作到六點,他到四八高地散步,俯瞰遼闊的七星潭海灣,落日餘暉的反光在無限延長的海面閃爍變幻。「每一天都像是莫內的畫,每一片光都像是莫內畫裡的渴望。覺得莫內近在身邊,覺得莫內彷彿就在身體裡面。」
這不只是一本談名畫的書,而是透過蔣勳的敏感善述,活生生重現一個偉大且迷人的藝術生命。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ohnsonkuo/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88542
 
目錄:
出版緣起  井水與汪洋──企業界與文化界的匯流  陳怡蓁                        
序  印象派的命名者── 莫內 蔣勳
                
第一部  蔣勳現場 Scenes
聖拉札火車站
乾草堆
垂柳
睡蓮
四季睡蓮.垂柳
 
第二部 莫內 Claude Monet
莫內童年
莫內與漫畫
莫內與布丹
莫內走向巴黎
聖亞德斯的庭院
最初的巴黎──馬奈的影響
草地野餐
卡蜜兒──莫內的第一個女性
一八七○,莫內在倫敦與荷蘭
莫內與巴其爾
一八七二,「日出印象」
一八七五,哈佛港與阿讓特港
光的跳躍
光與卡蜜兒
一八七七,聖拉札火車站
卡蜜兒之死
一八七八,莫內與世界博覽會
愛麗絲──莫內第二個女性
一八七九,維特伊雪景
莫內與吉凡尼
乾草堆──系列畫作
胡昂教堂
二十世紀──倫敦國會大廈
威尼斯──一次失敗的旅程
一次世界大戰
白內障與戰爭
垂柳──垂淚之樹
莫內花園
最後的睡蓮
附錄 
重要作品列表
 
序:印象派的命名者─莫內
要在西洋近代美術史上選一個大眾最熟悉的畫家,可能一定是莫內吧。
因此我也常常在思考:為什麼是莫內?
有什麼原因使莫內的繪畫和大眾有了這麼密切的關係?
在巴黎讀書的時候,常常會一個人,或約三兩朋友,坐火車到奧維(Auver),在梵谷最後長眠的墓地旁靜坐,看他在生命最後兩個月畫的教堂,以及麥田裡飛起的烏鴉。
 
風景的沉靜荒涼,像是畫家留在空氣中的回聲,還在迴盪呢喃。
我也去過吉凡尼(Giverny)莫內後半生居住與創作的地方,有他親手經營的蓮花池,有他設計的日本式拱橋,有開滿繽紛璀璨花朵的花圃,有他大到嚇人的廚房,牆上掛著一排一排大小不一的銅鍋,比我看過的豪華餐廳的廚具都還要齊全,在擠滿各國遊客的莫內藝術品複製販賣中心(他當年創作的畫室)看到「莫內食譜」,圖文並茂,紀錄藉燒當年莫內招待賓客調製的餐餚料理,令人嘆為觀止。
 
如果梵谷是藝術創作世界孤獨、痛苦、絕望的典型;莫內恰好相反,他的世界明亮、溫暖、洋溢流動著著幸福愉悅的光采。
 
因為這樣的原因使我更偏執地願意陪伴在梵谷身旁嗎?
也因為這樣的原因使大眾更熱烈地擁護莫內嗎?
在書寫完「破解梵谷」之後,趨勢基金會的朋友做了一次民調,發函給讀者,詢問下一本希望被「破解」的畫家,結果當然是莫內,他的擁護票數高高超過其他畫家。
 
感謝這樣的民調,我開始詢問自己:為什麼遲遲不肯動筆寫莫內?
二零一零的初夏,我開始動筆了,開始破解莫內,也同時破解我自己。
以上是動筆寫「破解莫內」以前先寫好的一篇短序。如今書寫完了,覺得「破解」的功課作完,可以再一次回頭去省視莫內被如此多大眾喜愛的原因,再多說一點話。
 
莫內是華麗的,他的作品一生追求燦爛華美的光。他的畫裡很少黯淡的顏色,很少用黑,很少用灰,很少用深重的顏色。
莫內常常帶領我們的視覺走在風和日麗的天空下,經歷微風吹拂,經歷陽光在皮膚上的溫暖,經歷一種空氣裡的芳香。
 
在莫內的世界裡,沒有單純的顏色,他的顏色都是一種光。
因為光,所有的色彩都浮泛著一種瞬息萬變的明度。我們稱做為「色溫」──是色彩的溫度。
 
然而,色彩真的有溫度嗎。
如果閉起眼睛,用手去觸摸,可以依靠觸覺感知紅的熱,藍的涼冷,可以感知綠的介於冷色與暖色之間的複雜溫度嗎?
 
創立印象派的莫內相信色彩是有溫度的,因為光緊緊依附著顏色,光滲透在顏色裡,光成為色彩的肉體,光成為色彩的血液,光成為色彩的呼吸,因此色彩有了溫度,色彩也才有了魂魄。
 
光是色彩的魂魄。
一八七二年,在破曉前,莫內把畫架立在河岸邊,他等待著黎明,等待第一線日出的光,像一隻黃金的箭,一霎那間,在河面上拉出一條長長的光。
光這麼閃爍,這麼不確定,這麼短暫,一瞬間就消失幻滅,莫內凝視著光,畫出歷史上劃時代的作品「日出印象」。
一八七四年「日出印象」參加法國官方沙龍的競賽,保守的學院評審看不懂這張畫,學院評審長期在昏暗的、閉鎖的、狹窄的畫室裡,他們不知道外面世界的光如此華麗燦爛,如此瞬息萬變。
 
莫內的「日出印象」落選了。那一年莫內三十四歲,他從十五歲左右就愛上繪畫,從漫畫開始,到十六歲認識了畫戶外海洋天空風景的布丹(E.BOUDIN),開始走向自然,走向光,走向無邊無際遼闊豐富的光的世界。
 
莫內會為一次比賽的「落選」失去對光的信仰嗎?
當然不會,莫內自己跟幾個一起落選的朋友舉辦了「落選展」,陳列出他們的作品,希望巴黎的大眾可以來看,可以比較「落選」與「入選」的作品。
 
「入選」的作品都是古代的回憶懷舊,一個假想出來的不真實的世界。然而,「落選」的作品充滿了當時巴黎現實的生活。火車通車已經有四十年,工業革命改變了一個城市的面貌,市民階層乘坐火車到郊外度假,看著一片一片的陽光從車窗外閃爍而過,他們的視覺經歷著前所未有的亢奮,速度、節奏都在改變,視覺也在改變。
 
像台北有了最早通蘭陽平原的火車,火車穿行過一段一段隧道,感覺到工業節奏的人們就唱起了輕快愉悅的「丟丟銅仔」那樣活潑帶著新時代精神的快樂歌謠。
 
莫內的「日出印象」是工業革命對光、對速度、對瞬間之美最早的禮讚。
「日出印象」展出,大眾看懂了,知道這是他們時代的頌歌。然而媒體記者看不懂,自大與偏見使他們活在過去狹窄的框框裡,無法自由思考。
 
一名自大的媒體記者大篇幅嘲諷莫內,故意引用他畫的名字中「印象」兩個字,批評莫內只會畫「印象」。
惡意的嘲諷竟然變成大眾爭相討論的話題,支持莫內,和莫內站在同一陣線的藝術家們因此大聲宣稱:是的,我們就是「印象派」!
 
莫內的一張畫誕生了一個畫派,莫內的一張畫為歷史上一個最重要的畫派命名,現在收藏在巴黎瑪摩丹美術館的「日出印象」是歷史上劃時代的標誌,莫內是歷史的命名者。
 
因為莫內的「日出印象」,印象派一八七四年誕生了。印象派是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畫派,印象派之前,歐洲的繪畫流派大部分侷限在歐美的影響範圍。印象派很快成為世界性的畫派,十九世紀末的台灣,就已經透過日本的引介,接觸到印象派,台灣早期活躍於日據時代的畫家也多半從印象派入手,追求光,追求戶外寫生,追求在不同季節、不同晨昏,對同一處風景的長期觀察。
 
莫內從巴黎做火車沿著塞納河河港城市寫生,他在哈佛港和塞納河口的阿讓特港(Argenteuil)長達近十年的寫生,在船屋畫室居住畫畫,貼近水面,更細微地觀察水的反光,記錄下光在瞬息間的變幻,這些經驗也都印證在台灣早期畫家坐火車到淡水畫畫,淡水也是河港市鎮,也可以觀察日落的水面反光。
 
印象派不只影響畫家創作,甚至也影響到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乘坐火車,到河口海濱度假,與家人朋友三三兩兩在風和日麗的季節在公園野餐,享受周休假日的悠閒,這些最早在莫內畫裡看到的現代城市市民的生活方式,已經具體透過政治開明、經濟富裕的結果,成為全世界性的生活現實,成為人們對生活美好的共同嚮往。
 
因此大眾喜愛莫內,因為那畫中的生活正是他們的生活,貼近他們的嚮往,貼近他們對生活的理解與盼望。
富裕、悠閒、自由、輕鬆,莫內的畫擺脫了傳統歐洲學院傳統的沉重與壓力,傳統的繪畫總是在誇張生命的激情,重複訴說歷史或社會悲劇,而莫內希望把現代人從歷史暗鬱嚴肅的魔咒中解脫出來。
 
風和日麗,雲淡風輕,春暖花開,一個自由解放的時代,一個沒有恐懼,沒有太大憂傷痛苦的時代,一個放下現實焦慮的時代。莫內帶領他的觀眾走向自然,感覺陽光,感覺風,感覺雲的漂浮,感覺水波盪漾,感覺光在教堂上一點一點的移動,感覺愛人身上的光,感覺田野中麥草的光,感覺每一朵綻放的睡蓮花瓣上的光;感覺無所不在的光,原來,光就是生命本身,光一但消逝,就沒有色彩,也沒有了生命。
 
莫內的美學是光的信仰,也是生命的信仰。
寫著莫內,寫到一八七九年九月二日,他站在病床前凝視著臨終的妻子卡蜜兒,這個十八歲跟她生活在一起的女子,他在一八六五年以後的畫裡畫的都是卡蜜兒,坐著、站著、沉思著,或行動著的卡蜜兒,倘佯在陽光裡的卡蜜兒,在窗邊幽微光線裡為孩子縫補衣物的卡蜜兒,知道罹患絕症的卡蜜兒,撐著洋傘,站在亮麗的陽光裡,一身素白,衣裙紗巾都被風飛起,像要一霎那在風裡光裡消逝幻滅而去的卡蜜兒,如今,她的肉體受苦,消瘦萎縮,在一層一層床單包裹下,卡蜜兒臉上的光在改變,紅粉的光轉變成暗淡紫色,轉變成青綠,轉變稱灰藍,光越來越弱,莫內凝視著那光,他拿出畫筆,快速紀錄著,像迫不及待想挽留什麼,然而,什麼也留不住,卡蜜兒臉上的光完全消失了,完全靜止了,不再流動,只有莫內手中的那張畫,懸掛在巴黎的奧塞美術館的牆上,告訴我們莫內最想留住的光。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金剛經的偈語說的也許正是莫內一生的領悟,夢、幻、泡、影、露、電,都只是瞬間逝去的光吧。
莫內長壽,在二十世紀,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經歷他自己因為白內障視覺受傷的痛苦,在完全看不見色彩的狀況裡,依稀有光,有一點點糢糊朦朧的光,莫內在八十歲高齡繼續創作出長達兩百公尺的巨幅「睡蓮」,含苞的、綻放的、凋零枯萎的,都是睡蓮,都是華麗的光。
 
一九二六年莫內逝世,他留下的光繼續照亮這個世界。
數十年看莫內的畫,二零一零年的夏天終於有機緣動筆寫下我對他的致敬。
七月與八月,六十天時間,完全閉關,我在花蓮,書寫莫內,累了,到七星潭海邊看夕陽的光,看沙卡噹溪谷樹隙的光,看大山山頭漂浮的雲的光,看水面上粼粼波光,看一瞬間飛起的山雀羽毛上的光,看雨後天空的彩虹之光,看盛放薑花一瓣一瓣打開的溫潤如玉色的光,一切都在逝去,但一切也都如此美麗。
我和眾人一樣可以如此深愛莫內,覺得幸福。
 
二零一零年九月二十日中秋前夕
蔣勳結稿於淡水八里鄉 
 
書摘:蔣勳現場1
垂柳 1918–1919 140×150 cm 私人收藏

特別喜愛莫內在接近八十歲高齡時創作的「垂柳」系列(也常常被稱為「水仙」系列(Nymphaea)或「睡蓮」(waterlilies))。

在好幾個美術館面對原作,濃厚的顏料油彩,流動隨性的筆觸線條,看來抽象率性的色彩,看久了畫面會出現極為微妙複雜的光。

高明度的黃色是眼科醫學上認為莫內白內障以後出現的「病變」色彩。但是,有一件「垂柳」裡的明黃色,讓我看了很久,像是看到莫內淚光閃爍的剎那。

那夾在絲絲垂柳之間的明黃色塊,那浮動在蔭綠水波上的一片一片的金黃,是一剎那就會消逝的光,是瞬間的神蹟,是陽光突然破雲而出,是夕陽餘暉剎那的反照,我們常常被這樣的光驚動,在迂迴的山路上,在黃昏的海邊,被驚動了,一回首那光就逝去了,什麼也沒有留下。

只有一生尋找光的畫家,到了老年,會領悟一切的尋找,都只是徒然。
驀然回首,在放棄沮喪的邊緣,那光瞬間出現,還來不及驚叫,頃刻就不見了。

莫內畫出了這樣的光。
畫中的明黃色比花朵更鮮明,比垂柳更鮮明,比藍色池水更鮮明,那一片一片的金黃,稍縱即逝,那是歲月之光,是時間,是生命本身。

書摘:卡蜜兒──莫內的第一個女性
一八六二年莫內到巴黎,進入葛雷畫室(Charles Gleyre)。
葛雷畫室當時聚集了一批最優秀的畫家,像不多久後在印象派美術運動中嶄露頭角的雷諾瓦、西斯里、巴其爾。他們年齡相近,都是二十幾歲的青年,對繪畫充滿熱情。他們也大多是由外省剛到巴黎,對都會與工業現代化的一切充滿好奇。他們也一樣不滿當時國家官方美術評審制度的迂腐保守,經常在落選後聚集在一起,批評評審。一八六五年以後更因為馬奈的「醜聞」事件,使他們更有了凝聚力,經常請馬奈到畫室來看畫,彼此切磋,也逐漸討論出了新的美學觀點,如何表現自己的時代,如何堅持戶外畫畫,如何不用黑色……等等,印象派的一些主要美學論點已經在這畫室中逐漸醞釀成功。

這時莫內認識了十八歲的卡蜜兒,莫內二十五歲,他們相差七歲。
年輕的卡蜜兒在畫室擔任模特兒,他不只在莫內畫中不斷出現,也在雷諾瓦、塞尚,和其他畫家的畫中出現,能夠同時被如此多重量級的畫家畫過,卡蜜兒因此也成為那一時代被藝術史研究的人物。

不多久卡蜜兒熱戀起當時經濟條件頗困窘的年輕畫家莫內,充當莫內的模特兒,也不時給莫內財務上的幫助。
卡蜜兒因此在莫內早期畫作中不斷出現,一直到一八七九年卡蜜兒逝世,莫內還在臨終的病床前畫了卡蜜兒最後一張畫像。

一八六六年一幅「綠裙女子」(la femme en robe verte)莫內以卡蜜兒為模特兒畫的全身像,室內幽暗的光,這是一向以戶外光繪畫的莫內少見的一件室內光作品。卡蜜兒側身站立,微微轉頭向後看。上身穿深色短外套,裙裾下垂的絲緞上流動著華麗的綠色的光。

「綠裙女子」曾經參加國家沙龍展出,著名的作家左拉評論這件作品,認為是「冰冷而空洞的展場」唯一使他矚目的作品。左拉常常抨擊當時官方美術充斥古代神化歷史題材,複製抄襲古典,缺乏創意,缺乏當代現代生活的反映。這件「綠裙女子」正是莫內表現了當代人物,是他熟悉的愛人,畫家處理自己親密的主題,表現生活的現實,因此被敏感的左拉感覺到了。

卡蜜兒在一八六七年跟莫內生下第一個男孩「讓」(Jean),但是他們一直到一八七○年才正式登記結婚。雙方的家庭對這一件婚事似乎都不支持,莫內的母親早逝,父親不贊成他學畫,希望他能繼承家族經營雜貨的生意。因此莫內在巴黎學畫的前幾年完全沒有家庭的經濟援助,他的父親擺明只要莫內走繪畫一途,就不給他錢。這個婚禮父親沒有參加,支持莫內去巴黎學畫的姑姑,也似乎不願捲入家庭糾紛,同樣沒有出席婚禮。

卡蜜兒的父母對未來的女婿深感不安,擔心女兒跟著這樣一個三餐不繼的落魄畫家,會一生沒有幸福保障。女方給卡蜜兒一筆嫁妝,但要莫內簽署一份法律文件,指定這一筆錢是用來保障卡蜜兒的未來生活,莫內不能私自動用。

莫內把所有的錢都花在學畫、買畫布、顏料,租用畫室上。他對生活不講究、不關心,使卡蜜兒的父母大為擔心,也為女兒受的委屈抱怨。

然而卡蜜兒似乎不在意莫內的貧窮,她扮演著藝術家畫裡那個盡職的模特兒的角色,啟發莫內的靈感,依據莫內的要求,穿不同服裝,擺不同的姿勢,在烈日下一站數小時,一動不動,讓莫內可以安心觀察、畫畫。

把莫內早期一系列以卡蜜兒為模特兒畫下的作品排列起來,可以看到如此溫馴篤定的愛情,提供自己的身體,提供自己的生命,讓自己愛的人創作。

一般人容易看到被誇張的藝術家對模特兒的浪漫愛情,然而,卡蜜兒可能讓我們看到模特兒對畫家的愛,安靜深沉,不喧譁,不囂張,充滿內心與包容。當然那已經不是模特兒對畫家的愛,而是一個妻子對丈夫的愛,一種母性的寬容的愛。

前面提過的「公園女子」畫面裡四個不同動作的女性,一般學者認為都是卡蜜兒。卡蜜兒穿不同的衣服,做不同的姿態,坐著、站著,或動或靜,配合莫內的要求,在畫裡重複出現不同姿態。

也許今天的觀賞者不能只是讚歎莫內的畫作的偉大了,卡蜜兒做為一名模特兒的盡職、敬業、認真與耐性,也都讓人歎為觀止。

雷諾瓦畫過一張卡蜜兒,黑色長髮盤在頭上,卡蜜兒年輕美麗,穿著華麗的藍色絲綢長袍,袍子上有精細的像是波斯或印度的繡花圖案。卡蜜兒舒適地斜躺在長沙發上,後面靠著軟墊,正在讀報紙。

比較雷諾瓦筆下的卡蜜兒與莫內筆下的卡蜜兒,也許是一件有趣的事。
做為朋友,雷諾瓦畫出卡蜜兒閒適、優雅、美麗,雍容華貴的一面。
然而在莫內的畫裡,總覺得卡蜜兒在做「苦工」,她努力做出各種姿勢,為了滿足莫內畫畫的需求。卡蜜兒不再是美麗的女子,她是妻子、母親,是職業模特兒,是無怨無悔的「苦工」。

如果不是雷諾瓦留下一張如此精采的卡蜜兒畫像,只從莫內的作品中是看不到卡蜜兒的另一種美麗的。當時畫家流行蒐集東方的服飾,特別是日本扇子、和服等等,莫內有一張畫是讓卡蜜兒穿上日本和服,手中拿著摺扇,這張畫裡,卡蜜兒不再是主角,她身上色彩豔麗的日本和服才是畫家關心的主題。莫內以極精密的技法筆觸畫下和服上線繡的圖案,有日本武士、花朵與飛鳥。連牆上一把一把扇子都仔細描寫,而卡蜜兒手執摺扇,轉身回眸,也許只是莫內要她做的一個動作。大概也可以想像,為了這一張畫卡蜜兒要站立多少時間。

莫內與卡蜜兒一八七○年結婚以後經歷了一段非常辛苦的日子。他們雙方的長輩都不贊成這個婚姻,經濟來源被切斷,房租常常付不出,靠借貸抵押維生。

最不幸的是在一八七五年前後卡蜜兒發現罹患骨盆癌,身體一日日衰弱下去,無法工作,夫婦二人度過了生命最艱難的時刻。

就在這幾年,莫內創作突飛猛進,他創作了「日出印象」,捕捉黎明瞬間的光,大膽用快速筆觸創造印象式的描繪,顛覆了歐洲學院傳統,建立革命性的印象畫派,影響全世界的藝術發展。

然而他的畫作還是不斷被世俗保守勢力批評,畫也賣不出去。陷入生活低潮的莫內經驗著妻子重病與創作的備受責難,一個創造歷史、改變歷史的人物,卻經歷這現實生活最難堪的考驗。 
 
 
書摘:一八七二,「日出印象」
一八七一年莫內從倫敦、荷蘭一路遊歷回到法國,這一年十一月他定居在哈佛港,在這個塞納河的河口港灣一直住到一八七八年。哈佛港的風景對他產生了具體的影響,包括他一八七二年創作的「日出印象」,也是以哈佛港為背景。

哈佛港在巴黎西北邊,是風景優美的地方。
巴黎最早有了火車,巴黎市民可以從聖拉札(saint Lazare)火車站方便地乘火車到達這裡。

哈佛港與巴黎的關係,很像淡水與台北的關係,都是河流出海口,都離大都會不遠,都有現代化火車可以方便到達,哈佛港聚集了印象派畫家,淡水也是日據時代到光復初期台灣印象主義畫家最愛寫生的地方,陳澄波、楊三郎、廖繼春的畫作裡都常常看到淡水,如同馬奈、莫內、雷諾瓦、西斯里等印象派畫家的畫中也總是看到哈佛港的風景。

哈佛港一到假日就都是坐火車從巴黎來度假的遊客,他們在這裡散步、戲水、游泳、玩風帆船,形成有趣而活潑的歡樂畫面。

莫內常常來往於巴黎和哈佛港之間,聖拉札火車站也變成他經常出入的地方。他感覺到現代工業對生活的改變,一種因為工業而改變的速度感、空間感,讓莫內的視覺經驗著完全不同的感受。

他感覺到光的跳躍,感覺到光的閃爍,感覺到光無所不在的力量,感覺到光的不可捉摸,感覺都會市民度假時視覺的愉悅興奮與臉孔上洋溢的光。

他感覺到的光其實不只是自然光,而更接近透納在「雨‧蒸氣‧速度」這張畫裡表現的光,他試圖更積極表現與工業革命的速度感空間感有關的心理層面的光――光是視覺的迷離,但是,光同時也是心理上的感官記憶。

他在哈佛港的河口邊,架起畫架,從黑夜的盡頭開始等待,等待黎明,等待破曉,等待黑暗中一點點微微的光亮起來,是自然宇宙間的黎明日出之光,然而也是一個工業革命初期期待全新美學革命的青年畫家的興奮、好奇,與狂喜。

現在收藏在巴黎瑪摩丹美術館(Marmottan)的「日出印象」是莫內在哈佛港的一頁黎明日記。他也許沒有想到這將是一件劃時代的偉大鉅作,他也許沒有想到這張畫將為一個藝術史上最重要的畫派命名。

站在黎明前的哈佛港邊,看到港灣裡的船隻,看到港灣碼頭一些起重的工程吊具,他全神貫注,等待水面上第一道日出的光,凝視那一道光拉長,閃爍,在水波上顫動,他拿起畫筆快速在畫布上記錄著,不斷凝視,不斷記錄,每一次記錄完,抬起頭再看那一道光,光的色彩、色溫、強度、位置,又都改變了。

莫內頑固地記錄著,他堅決要畫下日出的每一秒鐘的變化,他要抓住日出每一秒鐘光的瞬間變化。但是當一輪紅日高高升起,一身是汗的莫內或許覺得無力而沮喪,因為他徹底發現日出之光是無法複製的。

所有傳統學院繪畫處理的日出其實都只是謊言,「日出」根本是畫不出來的。
莫內看著自己實驗的手稿,匆促的筆觸,模糊不確定的色彩,朦朧的光,一點都不清晰的物體輪廓,然而這的確是他看到的日出之光,是他完完整整面對日出記錄下來的「印象」。

他想大膽地把這張實驗性的手稿送到國家官方美術沙龍參加比賽,他知道,這將是多麼大的一個震撼彈,他知道這將引起保守的學院派多麼大的反擊、誣蔑與嘲諷。但是他不在意了,有過與真正日出最真實的對話,他自信一切誤解與批判的後果自己都可以承當。

一八七四年「日出印象」參加了比賽,當然落選,這張畫又在「落選展」展出,被眾人當話柄嘲笑,然後保守派的媒體評論家勒華(L. Leroy)撰文大肆諷刺,侮辱一個世代的年輕畫家不認真學習古典技巧,只會胡亂塗抹「印象」。

莫內的畫作名稱被拿來做嘲諷侮辱的標題,篇幅刊登在報章上。報紙傳到一群年輕藝術家手中,他們聚集在一起,朗讀這篇用意惡毒的文章,公開宣稱與官方沙龍美展的決裂,他們公開宣稱:我們就是要走向戶外、走向光、走向現代,我們就是――「印象派」。

一個被敵人用來攻擊的詞彙反而變成了新美學的歷史名稱。
長期在國家官方沙龍落選備受打擊的青年畫家,終於有了為自己團體命名的自信與勇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ohnsonkuo/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88542

 
書摘:莫內花園
一九二二年前後是莫內受白內障拖累最辛苦的時候,在這一年他寫信給朋友,敘述到他視力衰弱到幾乎全盲,無法分辨色彩。對於一個以視覺為專業,一生努力追光與色彩的畫家,失去視覺是多麼大的恐懼與打擊。但是,他還是持續畫畫,憑藉著對色彩的記憶畫畫,像貝多芬憑藉著對聲音的記憶作曲。

記憶裡的華麗色彩,記憶裡的光,記憶裡綠色閃爍如翡翠,如孔雀的尾羽,藍色澄淨如印度夜空,金紅色如夕陽霞彩的燦爛,這些,他都看不見了,視覺裡看不見,卻在記憶裡存在著,如今他只能憑藉著記憶來畫畫了。

視覺眼科醫學無法完全解讀莫內最後晚年畫作的色彩,因為那色彩已經不純然是色彩,而是生命裡忘不掉的一片一片光的記憶。

他凝視著自己最熟悉的庭院,凝視著一縷一縷的垂柳,凝視著水池的波紋,凝視著一片一片的蓮葉,凝視著一朵一朵的睡蓮綻放,然而,都是沒有色彩的,像貝多芬凝視著那喧譁而無聲的世界。

喧譁,卻如此寂靜,或許那就是接近天籟的聲音了。 莫內也凝視著繽紛,卻是無色的繽紛,他看到了光,抽離了一切色彩的光的純粹。 他憑藉著記憶為這無色的世界加入色彩,被醫學界認為色彩異變的莫內,他在一九二〇年還是留下了令人驚嘆的絢爛繽紛色彩的畫作。 我們都悲憫聾人,因為他們聽不到我們聽到的聲音。然而,我們或許也忽略了,我們一樣「聽」不到聾人的寂靜之聲。 我們都悲憫盲人,他們看不到我們看到的色彩,然而,我們或許沒有想過,我們也看不到盲人「看」到的物象與色彩。 莫內在最後的生命從「看見」昇華到「看不見」。

老子哲學裡的「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意境,或許並不只是抽象理論,或許也是具體而真實的感官昇華吧。 莫內在視覺的極限痛苦過,而後他超越了視覺,他最後的畫作像一場無法記憶的夢,很確定夢過,卻沒有細節,常常只是一種光,靈光乍現,一剎那就消逝了。

光消逝了,視網膜上卻停留著記憶,我多次站在莫內畫前,那些長度到達一百兩百公尺的大畫,固定在四面牆壁上,你被畫包圍,你不再是「看」畫,而是經驗「看」與「遺忘」,「看」與「記憶」之間微妙的關係。

如同把玩中國一件長卷畫,一面「看」,一面「捲收」,我們其實在經歷「看」與「記憶」的連接。「視覺暫留」的影像,拼接、重疊、交互出現或消逝,組織成我們真實的視覺記憶,視覺記憶不全然只是「看」。

莫內的白內障要他停止「看」,而在「看」停止之後才出現了心靈上繽紛璀璨的視覺記憶。
最後幾年,莫內幾乎不再畫其他任何題材,他專注地看吉凡尼莫內花園的每一棵樹,每一株花草,每一朵花。吉凡尼是他最後的烏托邦,他要跟這相處達半世紀之久的烏托邦裡每一個黎明黃昏告別,跟水波靜靜蕩漾的池塘告別,跟一朵一朵開放又凋謝的睡蓮告別。他退回到這小小的烏托邦裡,在生命最後的六年,安靜,孤獨,寂寞,如果視覺不允許他向外眺望,他就向內靜靜觀想。觀想水池,觀想垂柳,觀想花,觀想雲影,觀想夕陽,觀想黎明。 凝視著自己小小庭園的莫內,彷彿不再是用眼睛凝視,而是用最深的記憶凝視,記憶裡的每一分每一吋移轉的光,使色彩出現,又使色彩消失。

一九二二年五月他寫信給朋友說:我毀壞自己的畫,我瞎了! 那是在極度絕望裡的哀號的聲音,然而他始終沒有放棄畫畫,他一直拿著畫筆,一直堅持站在畫布前面。

一九二〇年開始莫內計畫畫一張大畫,是為羅浮宮杜勒麗花園中的「橘園」畫的,這期間,一九二三年,他動了眼科手術,去除白內障,視力又清晰了,一九二四年他又配戴了新的眼鏡,在幾度視覺的改變中,清晰-模糊,模糊-清晰,他一直在調整「看」東西的焦距角度,一直到一九二六年去世,這一件如今還在橘園的最後作品「四季睡蓮」已經成為莫內留給世界最後的偉大禮物。

許多畫家在四、五十歲達到高峰,接下來是下坡,或完全終止創作,只是重複自己,而莫內在八十歲以後再一次創造了自己生命的高峰。

我們應該很認真地凝視這一組「四季睡蓮」,像凝視莫內的一生。
畫面上有看得清晰的部分,有朦朧模糊的部分,有可以一一指點辨認的部分──這是睡蓮,含苞的、綻放的、凋零的,一瓣一瓣墜落水池的。這是垂柳,飛揚的細絲,嫩黃的新芽,焦枯的枝葉,這是水波,微風中蕩漾的,月光下靜止如死的,像鏡面一樣反照一切的,那紫色淡淡的霧,微紅的旭日,夏日最後霞光的燦爛,逼到眼睛張不開來的強度,無法逼視的光,── 一切可以辨認的物象最後都無法辨認,是物象的全然解體,分解成最小最小的分子,分解成光,一片光,一縷光,一線光,都在逝去幻化的光。

一生尋找光的畫家,在離開人世之前帶領我們再看一次他看到的光,再一次感覺他在光前面的狂喜的驚叫與看到光無奈逝去的深長喟嘆。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ohnsonkuo/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88542

台長: 讀.冊.人
人氣(8,140) | 回應(1)| 推薦 (5)| 收藏 (0)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閱讀:藝術映像 |
此分類下一篇:芒種閱讀:李正明《風之畫師》
此分類上一篇:美學系列:幸福,雷諾瓦

讀.冊.人
在莫內的世界裡,
沒有單純的顏色,他的顏色都是一種光。
因為光,所有的色彩都浮泛著一種瞬息萬變的明度。如果梵谷是藝術創作世界孤獨、痛苦、絕望的典型;莫內恰好相反,他的世界明亮、溫暖、洋溢流動著著幸福愉悅的光采。

莫內是華麗的,他的作品一生追求燦爛華美的光。
他的畫裡很少黯淡的顏色,很少用黑,很少用灰,很少用深重的顏色。莫內常常帶領我們的視覺走在風和日麗的天空下,經歷微風吹拂,經歷陽光在皮膚上的溫暖,經歷一種空氣裡的芳香。

光這麼閃爍,這麼不確定,這麼短暫,一瞬間就消失幻滅,莫內凝視著光,畫出歷史上劃時代的作品「日出印象」。莫內的一張畫誕生了一個畫派,莫內的一張畫為歷史上一個最重要的畫派命名,現在收藏在巴黎瑪摩丹美術館的「日出印象」是歷史上劃時代的標誌,莫內是歷史的命名者。因為莫內的「日出印象」,印象派一八七四年誕生。
2013-06-14 01:45:13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