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0-31 09:37:33| 人氣4,764|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6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閱讀歷史:《百年之盟第一人:寇準》

書名:
《百年之盟第一人:寇準》

作者:
鄭文金,
1947年生,福建省莆田市藝術研究所編劇,曾創作戲曲、劇本多種,並榮獲劇本創作一等獎。著有〔小說36計〕系列之《借刀殺人》、《笑裡藏刀》、《空城計》等長篇小說。

導讀:寇準與澶州之役
一場國家命運的豪賭
燕雲十六州,讓宋遼交戰近四十五年,沉重的歷史包袱,壓得胸無大志的宋真宗喘不過氣。他想議和,卻找來大事不糊塗的主戰派領袖寇準。

豪氣干雲的蕭太后,一生最大的夢想,便是打過黃河,看一眼繁華的東京,她已年過五十,不能再蹉跎了。 為掙得子孫萬世太平,寇準與蕭太后,各自以國家的命運為賭注,一個強邀宋真宗御駕親征,一個傾盡遼軍精銳勁旅;一個誘敵深入腹地,企圖圍殲遼兵,一個冒險深入敵境,企圖佔領東京。

這場國與國的豪賭,終於在澶州城下攤牌,欲分勝負的雙方,終究不敵各自陣營的議和聲浪,在現實的考量下,宋遼派出和平使者,締結了「澶淵之盟」。

一心想戰勝對方的寇準與蕭太后,竟在歷史潮流的推進下,和平成就了宋遼的百年盟好。

內容介紹:
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與契丹,造成宋朝無窮的後患,從宋太祖、太宗到真宗五十多年間,宋遼戰爭不斷。
宋真宗即位第二年,便被迫御駕親征,吃盡苦頭,衷心希望盡速結束戰爭,但因朝臣主戰主和派系傾軋,皇帝不知所措,乃起用六十七歲的翰林院侍讀學士畢士安,擔任參知政事,希望既以此取得主戰派的信任,又能為主和派所接受,以達宋遼議和的目的。

畢士安擬定「以戰求和」的大策略,向真宗推薦被貶外放的寇準。在牽動著一番暗潮洶湧的人事糾葛與權力分配之後,終於消除真宗對寇準的疑慮,將誣陷寇準的大臣申宗古予以治罪,以安寇準之心,以平主戰派之憤,同時威懾主和派的氣焰。

遼聖宗與蕭太后統兵二十萬大舉攻宋,深入河北澶州城下,宋朝朝野震動,主戰派首腦王欽若奏請皇帝「南巡」,陳堯叟亦有遷都之議,然寇準卻力排眾議,勸真宗御駕親征。真宗明戰暗和,內心渴望議和,卻不敢表露;不想冒生命危險御駕親征,卻不敢推辭,最後只得從其議,親至澶州。

遼軍遠來,與宋軍僵持不下,終於與宋定下「澶淵之盟」,兩國約為兄弟之邦,此一盟約,為兩國帶來一百餘年的和平。
 
作者自序:蒼生之幸

小說家不是政治家,但小說家不能不是思想家。國家大事,天下興亡,小說家可以不知該怎麼辦,但不能不知是怎麼回事。

於是歷史小說這個領域,就給作家留下一片廣闊的創作天地,歷史上的是是非非,古人的恩恩怨怨,任你想像,任你評點,任你描繪。時間空間都不再是障礙,都可以拉近距離,不同時代的人也可以請到面前,眼對眼地打量,心對心地對話。「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今人古人可以在這輪照亮古今的明月下,對酒高歌,共話衷腸。

這輪明月,就是作家的思想。 小說古人,必說名人。大凡名人都是強者立?#92;,智者立言,仁者立德,也有少數兼而有之,什麼都想當的主。但是無論他們做什麼事,大抵都說是為天下蒼生,打著救國救民的旗幟。其實仔細觀察,則不難發現,他們大多是為自己沽名釣譽,掙一塊不倒的鐵杆莊稼,保一個長久的榮華富貴。

宋遼之戰,名為雲燕十六州之爭,實是一場游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文化衝突;遼兵的騎射和宋軍的城堡各有所長,誰也征服不了誰。近五十年的戰爭,打得雙方國窮民怨,山河破碎,滿目瘡痍。人人心裏都明白,不能再打下去了。可是因為各自理念的壓力,那些愛國的主戰派誰也不肯說出口。

宋遼「澶淵之盟」是建立在千百萬人屍骨之上的和約。史學家說這是北宋屈辱性的盟約,給自己留下無窮禍患,並說那是宋王朝自建國以來社會各種衝突發展的必然產物,是宋遼雙方實力對比之下的妥協結果。

史學家的論說冷靜、客觀、理性。但小說家創作要有一股氣,憋足了勁,就一發而不可收。由於這種差異,翻開這段血火紛飛的歷史,我發現除了史學家的那些說法外,還有宋真宗、畢士安、寇準和蕭太后、韓德讓他們立?#92;、立言、立德的轟轟烈烈表現。由於他們的痛苦選擇,才有後來的妥協結果。「澶淵之盟」畢竟給宋遼帶來百年的太平,史書上記載宋遼結盟之後,雙方邊界「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識干戈。」

一場如此浩大的戰爭,一件改寫宋遼歷史的大事件,自然有其錯綜複雜的成因和過程。儘管參與者各懷其志,或且謀有所成,或且事與願違,或且不得已而為之,或且歪打正著,或成或敗,或悲或喜,或仇或恨,但其結果,實乃蒼生之幸。宋遼百姓都從戰爭這個沉重的枷鎖上解脫下來,不用再流血流?#92;,不用再受苦受難了。

戰爭不是好事,常說「離亂人不如太平犬」,這話一點也不錯。
宋真宗自比威不如太祖,謀不如太宗,自認無能。史學家說他「懦怯」,我卻以為這是大勇。一個勇於正視自己的皇帝,遠比那些不自量力、狂妄殘暴,驅百姓如牛羊,視人命如草芥的昏君強百倍。他敢冒道義上的壓力去倡和,雖然主要也為他自身的根本利益著想,但仍是蒼生之幸。

同樣地,身為戰無不勝的蕭太后,在兵陷澶州,進退不得之際,如果不是她敢於認輸,也沒有這個妥協的結果。我們都看到,古今中外的?#92;多場戰役,雙方都死傷無數了,卻還要各自慶祝所謂的「勝利」。蕭太后這個敢於認輸的女人,遠比那些打腫臉充胖子的大英雄偉大得多。

「自認無能」和「敢於認輸」,需要多大的勇氣,一般當權者都難做到,更別說是身為一國之主的皇帝、太后了。他們平常都生活在三跪九叩、阿諛奉承的頌聖聲中,即使資質駑鈍、失敗犯錯,也鮮少有人敢說半句;他們可以自謙,但絕不會承認有損形象的事實,所以無論是宋真宗或蕭太后,那一念之間,顯現了大智與大勇,真乃蒼生之幸。

如果沒有宋真宗的「自知之明」,就沒有畢士安的「以戰求和」之略,和寇準的「功成身敗」之痛。畢士安和寇準,一是弓,一是箭,一曲一直;弓彎得越曲,箭射得越遠,「澶淵之盟」實際上也是他們合力的結果。我不禁為畢士安的曲稱妙,也為寇準的直叫好。人世間的曲直雖是說不清的是非,但人世間的是非應該有看得清的曲直,寫小說的人尤其應該看清楚。

如果沒有蕭太后的「勇於承認」,也就沒有韓得讓的「促和」之果。蕭太后和韓得讓,一是座騎,一是騎手,征戰途中,馬由人,人也由馬。他們的恩怨情仇,剪不斷,理還亂。史學家認為蕭太后「天性殘忍,陰毒嗜殺」。我對她的鐵腕雖也感到可怕,但對她「敢輸敢愛」卻感到可敬。畢竟沒有她的鐵腕和率性,也就沒有宋遼之盟。

遼臣韓德讓是漢人,他是遼廷的大丞相,總掌南北二樞密院,南北二宰相府,在遼是最大的官職和最高的榮譽。在這之前,無論契丹人或漢人,都沒半個享有這份榮光。當然他的成就,除因他是蕭太后的老情人外,更加上無比忠心和非凡才幹使然。可悲的是,像他這樣有權勢的人,卻同時又是契丹人的奴隸。宋遼之戰,他是勝了悲哀,敗了也悲哀;他是最強的,也是最弱的。像他這樣身份複雜的人,一定有說不完的哀怨和悲憤,可惜在本書中,他不能佔太多篇幅,所以我不能走進他的心靈深處,讓他盡訴心曲,留待下次有機會時,再好好傾洩吧!

二○○二年八月三十日
 
推薦序:歷史小說中的經典之作

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征戰不斷的歲月,往往成為人們永恆的記憶,例如「赤壁之戰」是三國演義中最膾炙人口的一段,因為它開創了魏蜀吳三邊鼎力的局面,而北宋真宗皇帝御駕親征的「澶州之戰」,奠定了宋遼之間百年的和平,同樣是千載以來最值得回顧的歷史事件。

作者以謀國老臣畢士安為經,以宋遼之爭為緯,刻畫出一個時代的榮辱興衰,結構嚴謹,氣勢磅礡,文字精練而不失雋永。塑造人物,尤見功力,對真宗的優柔、畢士安的深謀遠慮、寇準的剛直、韓德讓「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兩難與無奈,描繪生動,主要人物言行舉止之鮮活,躍然紙上。

此外,作者對宋史研究深刻,背景掌握精準,佈局成竹在胸,有條不紊。先寫宋,後寫遼,再寫兩軍對峙、交戰之勢,主線、副線交替進行,將宋遼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與糾葛、矛盾與衝突,呈現得絲絲入扣,高潮迭起。

這是長篇歷史小說中難得一見的佳作,確值一讀。

關於《澶淵之盟 》:
在宋遼對抗中,由於未軍出師不利,慢慢由攻勢改為守勢。西元一○○四年,遼又發動二十萬大軍南侵,直逼黃河邊的澶州,震動京城。參知政事(即副宰相)王欽若與陳堯叟主張遷都,以避遼軍鋒芒;宰相寇準則堅持迎擊決戰,而且必須御駕親征。真宗雖然猶疑不決,但權衡利害,終於親率大軍出擊。

守衛澶州的宋軍一聽真宗親征,士氣大振,擊退來犯的遼軍,並伏弩射死遼國大將蕭撻覽。真宗也在寇準等人的催促下,渡河進入澶州城,宋軍士氣更是高漲到極點。這時適有遼軍數千前來攻城,寇準開城出戰,消滅敵軍大半。

宋軍雖勝,真宗卻沒有抗遼的決心。他在出征之前已派曹利用赴遼談判,可說求和心切。因此,當遼國發現處境不利,便答應與宋講和。寇準雖然力爭抗戰到底,但經不起主和派的謠言中傷,說他控制軍隊,心存奪權,只好同意和談。

西元一○○五年一月,宋遼訂立和約,規定宋朝每年送給遼國白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由於訂約地在澶淵,所以史稱這次的盟約為「澶淵之盟」。
 
閱讀寇準:
《陽關引》

塞草煙光闊,渭水波聲咽。春潮雨霽,輕塵斂,征鞍發。
指青青楊柳,又是輕攀折。動黯然,知有後會,甚時節?
更盡一杯酒,歌一闋。嘆人生裡,難歡聚,易離別。
且莫辭沉醉,聽取陽關徹。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

《秋風清》
波渺渺,柳依依。
孤村芳草遠,斜日杏花飛。
江南春盡離腸斷,蘋滿汀洲人未歸。

《踏莎行‧春暮》
春色將闌,
鶯聲漸老,紅花落盡青梅小。
畫堂人靜雨濛濛,屏山半掩餘香裊。
密約沈沈,
離情杳杳,菱花塵滿慵將照。
倚樓無語欲銷魂,長空黯淡連芳草。

《點絳唇》
水陌輕寒,社公雨足東風慢。
定巢新燕。濕雨穿花轉。
像尺熏爐,拂曉停針線。
愁蛾淺。飛紅零亂。側臥珠簾捲。

《春日登樓懷舊》
高樓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遠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
荒村生斷靄,
深樹語流鶯。舊業遙清渭,沉思忽自驚。

《柳》
曉帶輕煙間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
長條別有風流處,密映錢塘蘇小家。
 
關於寇準:
寇準(961—1023),北宋政治家。
字平仲,華州下邦(今陜西渭南)人。太平興國進士。淳化五年(994年)為參知政事。景德元年(1004年)拜相。遼兵進攻宋朝時,他力排眾議,主張堅決抵抗,促使真宗親往澶州(今河南濮陽)督戰,與遼訂立澶淵之盟。不久被王欽若排擠罷相,出任陜州知州。晚年又被起用,天禧四年(1020年)又遭丁謂陷害,後被貶至雷州(今廣東海康),卒于貶所。封萊國公。仁宗時,謚曰忠愍。

挽衣留諫 剛直足智
寇準出身於書香門第。他的父親寇相學問很好,在五代後晉時中過進士,曾在一個貴族府第做秘書一類的小官。寇準出生後不久,父親就去世了,因此家境貧寒,可是深受書香世家影響的寇母十分重視寇準的學習。少年時的寇準,聰明好學,從書本上學得許多知識和道理。

尤其對《春秋》三傳,讀得爛熟,理解得很透徹。這為他以後入仕從政打下了初步的知識基礎。

寇準官運亨通:
並不是由於阿諛逢迎,依附權貴,相反,他剛正廉明不畏權。寇準的青雲直上靠的是自己的忠誠與智謀,用宋太宗的話來就是《臨事明敏》。端拱二年(g89年),寇準曾奏事殿中,極利害。由於忠言逆耳,太宗聽不進去,生氣地離開了龍座,轉要回內宮。寇準卻扯住太宗的衣角,勸他重新落座,聽他把話講完。事後,宋太宗十分讚賞寇準,高興地說:“我得到寇準;像唐太宗得到魏徵一樣。”寇準被欽譽為魏徵,可見他在宋太宋智囊團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寇準在太宗朝群臣中,以剛直足智著名。
真宗得風濕病後,劉皇后參預朝政,凡事皆問丁謂。丁謂誤國,有識之士有目共睹。寇準、王旦、向敏中等元老重臣都上奏建議應選擇正大光明的大臣來輔佐太子監國。寇準還特別指出:“丁謂、錢惟演是姦佞之人,不能輔佐少主。”其實是在反對劉后預政,反對丁謂專權。病中的真宗也意識到丁謂專權的嚴重局勢,批准了寇準等人的上奏。寇準讓知制誥楊億秘密起草太子監國的詔旨,並且準備與楊億一起輔政。劉皇后是四川人,她娘家的人仗勢犯法,真宗為了劉后的面子,下詔赦免。寇準堅決反對,認為必須按國法處置。為這件事,劉皇后與寇準結下怨仇。不料,寇準與楊億密謀由太子監國一事被楊億的妻弟張演酒後泄漏,劉皇后先下手為強,罷寇準為太子太傅,封為萊國公。正在這個節骨眼上,和丁謂有私怨的太監周懷政聯絡同黨,企圖發動政變,斬殺丁謂,復相寇準,尊真宗為太上皇,擁立皇太子即位。這件事被客省使楊崇勳出賣。丁謂連夜化裝乘牛車到曹利用那裏商量對策。丁謂、曹利用派兵包圍了周懷政的住處。周懷政被俘後自殺。丁謂想乘機乾脆把寇準置於死地,就誣告寇準參與密謀。寇準雖沒被問成死罪,卻再次罷相,被逐出京城。

寇準遭貶,據說是丁謂等背著真宗幹的。
據《宋史·寇準傳》記載,寇準被貶,真宗臥病不知,問左右的人為什麼多日沒見寇準,左右臣僚都不敢回答實情。寇準離開京城那天,大臣們由於害怕丁謂,都不敢去送行,只有王曙以“朋友之義”為寇準餞行。另外還有個叫李迪的人對寇準罷相十分憤懣,公然宣佈自己與丁謂不共戴天,甚至持手板擊打丁謂。李迪面奏皇帝痛斥了謂之姦邪,力訴寇準之蒙冤。

寇準再次罷相後,丁謂當了宰相。丁謂為了將寇準置於死地,把他一貶再貶。最後寇準在乾興元年(1022年)被放逐到邊遠的雷州去當司戶參軍,等於被發配到那裏去充軍。寇準到雷州後,生活艱難,氣候惡劣,身體很快垮下來。第二年秋天在憂鬱中病逝。

寇準去世後,經他夫人宋氏請求並得到朝廷恩準,將靈柩運到洛陽安葬,途徑公安(今湖北公安)等縣時,當地老百姓沿路拜祭,據說哭喪的竹杖插在地上,後來都成活長青了,形成了一片竹林,後人稱為“相公竹”。人們又在竹林旁建了“寇公祠”,紀念這位議論忠直,不顧身家的政治家。

寇準為官清正廉明,政績卓著,名垂青史。明代大文人戴嘉猷路過公安時,曾題寫“萬古忠魂依海角,當年青竹到雷陽”的不朽詩句,以歌頌寇準。
 
閱讀後記:古代傳說中的三大閻王寇準 范仲淹 包公

閻羅王,簡稱閻王。
閻羅王最早出現在印度的史詩《梨俱吠陀》裏,那時他還是一個職務不大明確的天神,被後來的婆羅門教(西元八世紀後稱印度教)納入其諸神體係中。後來佛教沿用這一說法,稱閻王為管理地獄的魔王。

中國古代原本沒有關於閻王的觀念,佛教從古代印度傳入中國後,關於閻王的信仰也逐漸傳入了中國,與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的信仰系統相互影響,有了十殿閻羅之說,閻王作為地獄主神的信仰才開始在中國流行開來。

十殿閻羅是中國佛教所說的十個主管地獄的閻王的總稱,這一說法始於唐末。分別是:秦廣王、初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閻羅王、變成王、泰山王、平等王、都市王、五道轉輪王。

其中第五殿主宰就是閻羅王,據說他“本居第一殿,因憐屈死,屢放還陽伸雪,降調此殿”。在中國古代的民間信仰裏面,人死後要去陰間報到,接受閻王的審判。閻王是陰間的主宰,掌管人的生死和輪迴。而且,閻羅王在百姓心中很有威信,在農耕社會,閻王通常被人們認為是正直剛毅而鐵面無私的,閻羅王的形象一般跟判官較接近。但其形象不是特定的某個人,他人是可以頂替的,所謂“新者既臨,舊者必生人世,去做王公大人矣”(《說岳全傳》第七十三回)。隋唐至清代,便流行諸家閻羅王之說。

有認為閻羅王是四位的,分別是:包拯、韓擒虎、范仲淹和寇準。也有認為閻羅王只有三位的,分別是:包拯、范仲淹和寇準。

一說為北宋名相寇準。
《涌幢小品》中記載他的愛妾茜桃臨死前說:
“吾向不言,恐泄陰理;今欲去,言亦無害。公當為世主者閻浮提王也”。另有《翰苑名談》亦記載:“寇準卒,有王克勤者,見公于曹州境上,向從者,曰:‘閻羅處政。’”

寇準以秉直見聞於民間。
《通俗編》還說:大概在他生前已經流傳此說,所以當時就有人在驛舍側,挂起寇準圖像,上面寫有“今作閻羅王”字樣。

另一說為北宋名相范仲淹。
范仲淹生前為官清廉,為百姓所稱道,在其死後,有傳說他“在冥間”“見司生殺之權”,“人死五七則見閻羅,豈非文正為此官耶”。(《中吳紀聞》)

也有傳說為北宋龍圖閣直學士包拯。
“俗傳包拯為陰司閻羅王,其說在宋時已盛,《宋史·包拯傳》雲:童稚婦女,亦知其名,呼曰包侍制。京師為之語曰: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范煙橋《茶煙歇》)。元明雜劇、平話也有不少包拯下陰司審案故事。例如:石玉昆著的《三俠五義》裏,就有描寫包拯扮閻羅審郭槐“狸貓換太子”的情事。

台長: 讀.冊.人
人氣(4,764) | 回應(4)| 推薦 (6)| 收藏 (0)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人生:人物風采 |
此分類下一篇:閱讀于謙:發現〈石灰吟〉
此分類上一篇:閱讀歷史:宋慈《洗冤集錄》

讀.冊.人
林花謝了春紅,
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2007-10-31 10:10:24
妹妹
大哥:

寇準是不是電視劇中的主人翁&quot寇老西&quot是嗎?

自己
一直以為大哥左手理性寫管理, 右手感性話人生;
沒想到您也如此沉浸於歷史的永恆---

利害!
2007-11-01 18:19:33
版主回應
妹妹:

沒錯是同一人

讓您見笑了!
自己只是有空時,以史為鑑; 優游於歷史中的經驗與智慧而已.
2007-11-02 11:46:51
塵俠
戰爭的動機無論緣於怎樣的民族家國之生存發展
充其量都只是逞個人英雄主義及戰勝國的一己之私罷了
真正的明君賢臣 仁民義眾
是一心以求取世代子孫與萬物和平共存為己任的
2007-11-12 11:34:51
版主回應
塵俠您好:

感謝您的仁心分享與留言.

真心希望世界
可以和平,不再有戰爭 ;家家可以平安生活.
2007-11-13 17:12:17
言輕
好棒的一堂中國歷史課...拜讀了! ^^
2008-03-19 21:19:20
版主回應
言輕 您好:

歡迎您來,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歷史不只是歷史,是一面讓後世人引以為戒的明鏡。尤其在上位的當政者,怎可不以天下蒼生的溫暖為念,怎可不知自省當政之失,以恐嚇單純的百姓為手段。

寇準(961—1023),北宋政治家。為官清正廉明,政績卓著,名垂青史。
寇準去世後,將靈柩運到洛陽安葬,途徑公安(今湖北公安)等縣時,當地老百姓沿路拜祭,據說哭喪的竹杖插在地上,後來都成活長青了,形成了一片竹林,後人稱為“相公竹”。人們又在竹林旁建了“寇公祠”,紀念這位議論忠直,不顧身家的政治家。明代大文人戴嘉猷路過公安時,曾題寫“萬古忠魂依海角,當年青竹到雷陽”的不朽詩句,以歌頌寇準。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2008-03-20 13:37:53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