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7-09 10:43:54| 人氣6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71-23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新聞自由,並非新聞界的獨家資產,新聞自由屬於整個社會,屬於你我他,屬於人類,是基本的人權。

 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要以國家安全法為名,箝制新聞自由,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實。或許會有人說,記者編輯小心一些,不要去踩著地雷,不也就沒事了。

 可圈可點的,不就是「小心」一詞,是否叫記者編輯以後遇上任何非官方消息,尤其是涉及政治經濟的,還請小心,「報多錯多,不報不錯」?

 二十三條的條文中,有關煽動罪名的條文,就尤其隱晦。那個效果,擺明不管有事無事,就是事前先嚇窒你,先來個讓你覺得身邊鬼影幢幢的下馬威,究竟會不會有事?會不會犯法?使得媒介先有未知(what if)的恐懼,繼而讓恐懼佔領,放棄報道實況(what is)。這個過程最大的犧牲品,是公眾知情權,那是公眾利益。

 「公眾利益」,卻甚至不是新聞界成了被告,給帶上法庭後的自辯理由──政府說你「竊取國家機密」,你就是竊取國家機密。總之未得官方許可,就是竊取,而所謂國家機密,也不一定要是危害國家安全,總之機密就是機密。

 最近有美國學人林培瑞來港論二十三條,他警告說,變相把大陸那一套審查引進香港,會令港人變成六四後的袁木,「想一套,講一套」。

 真的淪落到那個地步,也談不上社會良心了。一個社會的一大良心支柱,是教師們──我也是半個教師。大家堅持良心,做好應做的事。



轉載自 <堅持what if中的良心> 毛孟靜

台長: 鈍樗
人氣(6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