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2-10 12:12:12| 人氣5,00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田中乾德宮之石獅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田中乾德宮門前一對砂岩石獅,造型具嶺南獅風格。在彰化平原上怎麼會出現這樣的石獅呢?筆者嘗試結合若干文史資料,就過往的歷史做一番拼湊與想像。



田中乾德宮

     田中乾德宮主祀天上聖母,其源起傳說相當紊亂,要論述其廟史,甚至必須牽連到東螺天后宮、北斗奠安宮,以及東螺、北斗、悅興街、沙仔崙、田中央等相關聚落、街市之發展史。

     北斗原屬「東螺社」、「眉裡社」社域,史書最早記載漢人入墾的紀錄,為康熙五十四年(1715)客籍墾首黃利英招募同籍佃戶開拓東螺溪南岸;至雍正到乾隆年間大批閩籍移民湧入,形成各族群雜居的情況。而後各籍移民摩擦漸增,乾隆四十七年(1782)即爆發彰化縣第一次的漳泉械鬥,至嘉慶十一年(1806)復再械鬥。(張素玢,1999)(在此要特別註明的
,古籍中的「漳」僅以地籍區分,甚難區別其所指究為操漳州語的閩南人,亦或為散布於漳州府之南靖、平和、雲霄、韶安之客家人。)



北斗奠安宮


     如北斗信仰中心奠安宮早先之說法為:「清康熙年間,居住在悅興街的漳、泉二族共同倡建天后宮〈即東螺天后宮〉,成前、中、後三殿之規模。雍正年間漳、泉兩族因故分庄,漳人一支遷至沙仔崙建街,並分得前殿之石獅、龍柱、匾額及法器等,成今田中乾德宮之前身。中殿則由另一支漳人遷居睦宜庄,分得部分法器建今日之聖德宮。後殿則由泉州人分得湄洲祖廟開基軟身天上聖母一尊暨諸法器,遷址至東螺舊社街,後又受濁水溪氾濫之害,東遷今日北斗街,成今日之北斗奠安宮。」惟該說與史實出入頗大,如蔡明雲(1997:96-101)、張素玢(1999:70)以及謝瑞隆、洪慶宗、林建成(2005:92)等指出,東螺街出現於史籍早於悅興街,且雍正九年當未有分類械鬥,應為嘉慶年間方是;再者,清初臺灣各地仍為移民草創初闢之社會,甚難出現有前中後三進結構之堂皇廟宇等理由,認為此說僅只為傳說,未可採信。故奠安宮現已將上說定為傳說野史,闕而不談。

    而劉金志(2001:92)《故鄉田中》的說法與北斗奠安宮舊說類似,皆有分廟之舉,所不同者,在時間、地點、主客互異,一為三分、一為二分爾。其大意為:先民於康熙年間於東螺堡東邊定居形成悅興街,其舊址在今濁水溪舊支流浮覆地的北斗鎮大新里東南之永興畜牧場處;因有街民自湄洲奉迎媽祖聖像頗為靈應,故街民合力創建規模二進之廟宇「新社宮」,並於嘉慶五年庚申告竣,今田中乾德宮「恬瀾昭貺」匾即紀是事。道光十八年(1838)丙戌,濁水溪氾濫,街市流失在即,悅興街庄民紛紛遷至沙仔崙避難,原街民與北斗街之信眾皆不忍斯廟沒失而爭議遷宮,最後採抽籤方式決定將後殿文物歸北斗,前殿之神像、石獅木匾及所有雕樑仍歸沙仔崙街所有,並易名為「乾德宮」,其址在今田中鎮新民里沙崙路242號天受宮處。然明治卅一年間的多次災害,沙仔崙災民被迫再遷至田中央(即俗稱之新街仔),而將沙仔崙俗稱為舊街仔;直到大正六年(1917)乾德宮舊文物才又追隨街民後塵,再度搬遷至今田中鎮員集路2段471號乾德宮現址。

    然劉金志該說將悅興街上推為康熙年間成立,與史料不符;且觀「新社宮」名,應有一相對之更早之「舊社」才對;再者道光十八年(1838)分廟
時機動機均與情理未稱
 
    不過筆者以為上述諸說雖未必皆屬實,但也應非空穴來風,而透露出當時若干分類對抗之跡痕。如北斗奠安宮廟史據謝瑞隆(2005:85)撰稿,其本於東螺溪南畔肇建天后宮;「嘉慶十一年(1806)因水災、兵禍及漳泉械鬥,東螺傾圮,武舉陳聯登等擇寶斗一地重建,發展出以媽祖廟為中心發展之北斗街,並取『奠定厥居,安集乎民』之意,將廟名定為『奠安宮』。」可知嘉慶十一年東螺舊社天后宮曾毀於械鬥。而北斗奠安宮分廟傳說其一之「睦宜庄」,更是道光六年(1826)彰化閩粵械鬥的導火線,據清周璽《彰化縣志.雜識志》載:「先是東螺保睦宜莊劫匪李通等,因竊黃文潤豬隻起釁,互相鬥狠,自是各處匪徒,趁機散佈謠言,謂是閩粵分類。」據彰化縣文化局(2005:135)《彰化縣客家族群調查》研究指出,睦宜庄即今田尾鄉饒平厝睦宜村,其歷史與客民關係密切。



田中乾德宮一角堆置之嘉慶元年"新社宮天上聖母"砂岩碑記(2008/04/26採訪)


仝碑"伯公廟"字款

 
    再參據田中乾德宮其前身新社宮之「新社宮天上聖母」碑記,此碑砂岩材質,剝泐嚴重,現置放於廟右一角(最近一次訪田中乾德宮時為2008/04/26),碑文載:「本保海豐崙□□□□□□□打廉伯公廟下水田壹段,又崙仔莊前水田一大段,兩處計共六甲五分八釐,年帶納業主□大租□五十六石六斗八升滿,茲同男媽賜等□□以為宮中諸費外,□街耆當□換□□□用,持僧不得與問。立石為炤。嘉慶元年拾月□日,弟子朱添同男媽賜□。」其中的「海豐崙」(可能即今田尾陸豐
海豐二村)、「打廉」(可能即今田尾溪畔打簾、柳鳳三村)等地即與客屬移民分布相關而「伯公廟」亦極可能即客家人的伯公信仰。此外田中市公所全球資訊網(2008/03/09)載:「興街,又名悅興街,後來誤稱越興街,今為北斗鎮大新里正新畜牧場內,據探索及耆號老傳說等資料,確定天后宮宮址在粵興街,市中心十字路口,牧場主人羅先生及工作人員證實,闢建牧場整理時,拾獲大杉、棟樑、磚牆等遺蹟。」又將悅興街之「悅」字做「」字("粵"在臺灣文獻常意指客家),惟不知此說源自何據?



日治時期北斗地圖
圖片來源:台灣分館日治時期台灣地圖資料庫


   田中乾德宮及其前身確切之歷史實非本文所能解決的,不過藉以上種種跡象提示出「新社宮」與客家人可能之關聯。



田中乾德宮砂岩母獅具嶺南獅風格


乾德宮公獅遭修,面目改造甚多


     乾德宮是對石獅,♂67×47×84/連座134,♀64.5×50×83/連座132。因風化殘損而被廟方塗上重漆甚至改塑,公獅面目改造尤其嚴重。除石獅外,乾德宮的木作似亦具閻亞寧所謂之「漳南風格」,或李乾朗之「漳、潮及客家特色」。有興趣的人不妨比對看看。





田中乾德宮三川木作


田中乾德宮獅座


田中乾德宮瓜筒




參考資料

清.周璽 編  《彰化縣志》
邱彥貴、吳中杰
2002 《台灣客家地圖》。臺北:貓頭鷹出版。
施添福
1987   《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與原鄉生活方式》。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曾慶國
1999   《彰化縣三山國王廟》。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彰化縣文化局
2005   《彰化縣客家族群分布調查》,彰化:彰化縣文化局。
張素玢
1999    《北斗發展史》,彰化:北斗鎮公所。
蔡明雲
1997   《由祭祀團看北斗地區漠人聚落的形成與發展》。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劉金志
2001   《故鄉田中》。彰化:賴許柔文教基金會。
謝瑞隆、洪慶宗、林建成
2005   《文化古堡:戀戀北斗街風情》。彰化:彰化縣文化局。

台長: 磅礴
人氣(5,00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田野:中彰投 |
此分類下一篇:臺中萬和宮之石獅篇
此分類上一篇:南投魚池某廟之石獅篇2009/12/11*NO.51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