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8-24 11:54:45| 人氣23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松柏天然林記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趁著連續幾天放晴,到茶園去拜訪了多年不見的老朋友,享受冬天難得出現的大好陽光。

高興的是,雖然久違,他那如閑雲野鶴般的山居生活,年逾古稀却不覺得蒼老,依然腳步穩健,如羚羊般穿梭松柏林中,真是令人讚歎!

充滿芬多精的新鮮空氣,與遠離塵囂的寧靜山林,對健康有多重要,由此不難了解。

除了日日與青松翠柏為伍外,他也是位生活的大師,「社會大學」難得一見的好老師 ──過來人,腳踏實地生活在台灣這美麗土地上。又有充分智慧,不慕榮華,不貪富貴,不被誘惑,沉浸在大自然懷抱中,天天守護著台灣母親,疼惜大地的一位好園丁。

久別重逢之喜悅自不待言,更珍貴的是,他給我們在學中的兩位大學生,上了「生活教育」、「環境保護」、「水土保持」、「自然人文」等,從生活當中去修行,去體味人生、開創未來很寶貴的一課。

讀書不只有在教室,或課本上、文字上、電腦上,「生活」中的「智慧」,那才是真正的大學問,這要你自己去體會,去歷練;因為這些書本上、課堂上不一定可以學到。書本上讀到的,是「死」的知識,但生活是「活」的,活生生的,並非一成不變。時、地、人不同,不一樣的環境、時間、地點,需要的是靈活、善巧的智慧去適應,否則如何過適合自己,又不影響他人,打擾旁人的舒適生活呢!

走過大半輩子人生的我,平日雖然經常強調「生活智慧」的重要,但不一定管用,古人有「易子而教」之言,效果可能會更好,印象或許更深刻也說不定。

終於機會來了,接連三天陽光普照,猶如夏日,山路不再那樣溼滑,無安全之虞,但為了慎重起見,我特地帶上久已不用的登山杖,以減輕登山爬坡時對膝蓋的傷害。這是喜歡運動的人必備的常識,不可不注意的 ── 盡量避免運動傷害。

茶園主人是我在1988年,初到台北市文山區弘法時認識的,多年來他對三寶的護持一直不減。「三慧講堂圖書館」成立前,有很多活動經常在茶園舉辦,像「浴佛節大會」、「兒童演講比賽」、「學佛心得演講比賽」、「小朋友說故事比賽」‥‥等等,頗受歡迎。因場地寬大,空氣又好,到了這裡,整個人都精神起來,大家都很喜歡來。

貓空纜車」開始營運後,一到假日,動物園周邊遊客如織,交通打結,寸步難行,在茶園辦活動已經不可能。乃改在「三慧講堂」或附近「永建活動中心」舉辦。但每次登山或賞花,或到指南宮,只要不碰到周休二日或國定假日,茶園是必經之地。

對茶園主人當年的護持,我們一直感激在心。發心功德難思議,老太夫人亦克享遐齡,兩年前以107歲安詳往生。

從滿山遍野松柏林中出來,茶園主人以竹杖指著一棵特大號樹木說:「百年七里香!」「百年七里香!」太神奇了!「翠谷」山坡上常見的七里香,樹齡三、四十年以上已經很了不起了,活過百多年的「七里香人瑞」,真是罕見啊!大家嘖嘖稱奇,生命力可真堅強啊!

只要用心照顧,人也好,樹也好,百歲高齡根本不是問題。問題是人類破壞了大自然生態的平衡,自以為是大自然的主人,反客為主,不知我們只是天地之過客,有「使用權」,並無「所有權」 ―― 一切的一切,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使用一段時間之後,最終要回歸自然。

人與大自然,只有「共生」才能「共存」。動物養植物,植物養動物,動物、植物彼此息息相關,和平共處才是世間萬物生存之道。

你一定有興趣,茶園主人是怎樣用心來照顧他這些寶貝松柏,如兒女般成群樹木的。他說:「也不怎麼費功夫,我給他們的統統是無化肥、無農藥、無汙染的整粒大豆,上等大麥碾壓的麥片。七里香一年只要一大袋有機大豆、麥片就夠了。為了讓他活得自在,七里香周圍不種別的,留下廣大空間,讓他任意生長,盡情發揮,‥‥。」主人的疼惜,增強了七里香的元氣,終於不負所望,年年開出芬芳四溢的美麗花朵,艷冠群芳,向每一位路過的朋友,開心地微笑招手!

讓我們向茶園主人,還有他一手拉拔長大,屹立不搖的「七里香老樹」致敬!祝他們亦如松柏之長青,迎向更光輝燦爛之未來。

不僅僅七里香,山上很多樹木,包括不久前懸崖邊倒下的一棵大桂花樹,也是「老」字輩,資深級的樹木,全部生活在清潔空氣、乾淨土壤,無汙染的環境當中。

幾十年前,台灣北部的「琉球松」廣受線蟲害,幾乎死光光,從高處遠眺,一片枯黃,多可惜啊!綜觀茶園主人的圓柏,台灣二葉松(二針ㄧ束)、台灣五葉松(五針一束),還有蒼勁挺拔的黑松等,竟可以這樣生氣蓬勃,逃過被傳染的命運,其秘訣何在?

其實答案已經寫在上面了。

「免疫力是最好的藥!」乾淨清潔的環境,才有免疫力,才能自然防疫,才有能力抵抗外敵之入侵。人如此,大自然的一切,莫不皆然!「自助而後天助」,只有潔身自愛,自立自強的人,別人幫你才有用。自己若無法站穩腳跟,別人再怎樣扶你也是枉然。不是嗎?!

上上下下,環山繞了一大圈,我們深為茶園主人的愛心感動!這是他經營了近40年的人間淨土,世外桃源,每一棵樹木,每一寸土地,都有他流下的心血、汗水。何等堅強的意志力!

「凡事起頭難,我也不是一開始就順順利利的,最初沒經驗,種了許多鐵樹,因長瓢蟲,差點全軍覆沒。又種黑松,賠了一、二億,用土地向銀行貸款,最壞的打算,全部被銀行拿走,‥‥。」置之死地而後生!「最後選擇只種圓柏,對大自然環境最好,對空氣最好,故不惜成本,一切以對土地無汙染作考量,不再種別的。」茶園主人邊走邊談他一路走來,種種酸甜苦辣滋味,真是點滴在心頭。

「山坡上的吉野櫻、杜鵑花,怎麼都不見了?」「十多年前,ㄧ到花季,前來賞花的人潮絡繹不絕,人聲鼎沸,車子廢氣,造成大量噪音、汙染,只好忍痛將吉野櫻、杜鵑等鋸掉,以免危害松柏之生存環境。」

「吉野櫻、杜鵑可以移植賣人啊!為什麼要用鋸的?」我不解的問。不知其中大有學問!「為了不影響地質之穩固,不必再去做『水土保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然維護讓樹根不動是最好的方法。」嗯!有道理!真有智慧。

茶園主人的一席話,讓我想起經濟哲學的先知修馬克( E.F.Schumacher) 在《小即是美》(Small is Beautiful)一書中大聲疾呼、不斷論證:

「我們整個生活所採用的工業步調所犯的主要錯誤,就在我們繼續視無可復原的自然界資本(Natural Capital)為收入項目的態度。‥‥ 但如果我們浪費以我們四周的生態自然為代表的資本,則我們危害了生活本身。」 (卜雷特Jonathon Porritt導讀〈一本把人當回事的經濟學著作〉)

修馬克在《小即是美》第二單元〈土地的妥當使用〉一開始即點出:

「物質資源中,最偉大的毫無疑問是土地。研究一個社會怎麼使用土地,就能對他的未來有個相當可靠的推算。」

「有了文明的人類,幾乎總是能暫時掌控環境。他們的主要問題出在,誤以為一時的掌控是永遠的。他們誤認自己是『世界的主宰』,但卻並不充分了解自然的法則。

人類不管已開化未開化,都是大自然之子,而非其主。他們若想維持其掌握生態環境的形勢,他們的行為就必須合乎若干自然法則。他們如果想要規避這些自然法則,結果往往就是摧毀了供養他們的自然環境。而且當環境迅速惡化的時候,他們的文明也跟著衰微。
曾經有人如此形容歷史:『開化的人類踏過大地的顏面,足跡所過之處只剩一片沙漠』。這個說法也許稍嫌誇張,但絕非無的放矢。文明人在絕大多數他們長期居留過的土地上大肆掠奪。這就是為什麼他們不斷進化的文明要到處遷徙的主要原因。這也是他們的文明在較早期的居留地衰落的最主要理由。這是決定歷史上所有趨勢的決定性因素。

史學家很少注意到土地使用的重要性。他們好像沒有注意到絕大多數人類的帝國和文明的命運,基本上是由人類對土地的使用方式來決定的。他們雖然注意到了環境對歷史的影響,但是他們卻沒有注意到人類通常都會改變或掠奪環境。

文明人怎麼掠奪這個有利的環境? 他主要是以耗竭或摧毀自然資源的方式來達成。他從佈滿森林的高山、河谷,砍倒或焚燒絕大部分可用的木材。他縱放牲畜吃光啃禿了餵養牛羊的草原。他幾乎殺光野獸、竭澤而漁。他坐視耕地流失有生產力的表土。他縱容流失的土壤堵塞河川,並讓水庫、灌溉溝渠、港口填斥淤泥。在許多情形下,他不但使用而且浪費掉絕大部分可輕易開採的金屬或其他必需之礦物。然後他的文明就在他自己創造的劫掠中衰敗,要不他就得遷徙到一塊新土地去。過去曾有十種到三十種不同的文明循此模式毀亡。」 (詳前揭書P.111 〜 P.113經濟學博士李華夏譯•立緒文化出版 2007年三月 初版三刷)

 站在山坡上放眼望去,滿山松柏,各有獨立空間,散處各地,天然成趣,毫無壓迫感。

前陣子的大雨,高山流水,如萬馬奔騰般,氣勢滂薄,傾瀉而下;行經河谷,潺潺細流,宛如水鋼琴,令人有天上人間,今世何世之感!

從失敗中站起來,誓死保護大自然,留下最美好,最值得紀念的東西給後代子孫,與大自然同在。我想這是他今生今世堅定不移的理念吧!畢竟世間無常,生命太過短暫,不能不有所選擇啊。

詩人拜倫(Byron)說過,「知識之樹並不是生命之樹。」道理人盡皆知,但能應用在生活中,在生命中堅持實行、無怨無悔的,才是佛教所說的「普賢菩薩」 ―― 實踐家。

身為台灣之「子」,愛護斯土,以「善」良、無私、純樸之心,疼惜斯土,是我們的職責,也是我們的義務。「茶園」主人以身作則,真不愧是現代綠色運動(Green Movement)中「勤於思考」,以行動「愛台灣」的最佳示範。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欽佩、感動之餘,會以有此樸實、熱愛大自然之茶園主人為榮!

── 禪慧法師 ──

 本文轉載自願海-「人間遊戲」學佛部落 2015.08.24

 

 

 

台長: a-shun
人氣(23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三慧佛學講堂-禪慧法師 |
此分類下一篇:南台灣禪師紀實
此分類上一篇:震撼教育 (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