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11-14 17:27:28| 人氣19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佛說阿彌陀經講錄(五-2)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修行要有多善根、多福德,少了就生不了西方。多善根就是因,多福德就是緣。古人對於「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有兩種解釋:一種是你只要念阿彌陀佛,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另一種解釋,多善根就是多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多福德就是多修六度萬行。我們現在不採取第一種的解釋,而採取第二種的解釋。

 不採取第一種的解釋,是因為我們是末法時代的眾生,善根越來越淺薄,業障越來越深重。若以為只要念阿彌陀佛,就可以多善根多福德,假藉這種解釋,反而懈怠放逸,一點好事也不做,也就是不肯去修六度萬行,結果善根也沒有增加,福德也沒有成就,只是打自己的閒岔罷了!又因為不合時代的要求,現時代的人只注意現實,他們對於佛教徒,尤其僧眾的要求,須要多做福利事業。我們若是專門念佛,不做慈善,他們批評「出家人對於社會,毫無利益」!過去所遭遇的爭奪廟產,毀寺逐僧的災難,都是由這種惡批評引起 的。

 我們採取第二種的說法,多善根就是要多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多福德就是要修六度萬行,多去度眾生。行六度法門,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亦就是多福德。多念佛是多善根的因,多度眾生是多福德之緣。善根多了,福德多了,因緣殊勝,就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因此,多善根、多福德就是生到極樂世界的無上之因。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曰、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善男子、善女人,就是聞說淨土法門,發了信心,發了大願,求生西方的這些有善根的男子及有善根的女人,就稱為善男子、善女人。「聞說」就是聽說了阿彌陀佛,便要執持名號,發心修行。若不修行,聞了等於沒聞。「若一日、 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念佛念了一天乃至七天,得到一心不亂,決定往生西方。阿彌陀經的經文很短,鳩摩羅什法師翻譯,很多地方都簡略掉,像下面經文的十方佛,就只說六方佛,而這「若一日至若七日」此段經文不省略,一直說到若七日,這裏有很重要的意義。蕅益大師把念佛的眾生,分為上中下三根。上根的眾生,若一日就得到一心不亂。下根的眾生,若七日才得到一心不亂。從若二日到若六日中間的這五天,都屬於中根的眾生。總而言之,是以達到一心不亂為目的。有的人若一日就得到一心不亂。有的需要念兩天,就是若二日。有的需要念三天,就是若三日。有的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 七日,才得到一心不亂。這是因眾生的根機不同,所以日期時間也不一定。這個「若」字沒有省略掉,一直說得很清楚,而重要性就在此。

 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的「執持」是個方法,應當如何執持呢?有「事持」和「理持」。先講「事持」,事就是事相,雖對「即心即佛」的道理不明白,但在事相上他是相信,而且發了願的,這叫「事持」。亦是相信有個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裏有個阿彌陀佛,但還未了達「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道理,他相信不疑,決定發願往生西方。一心念佛,「如子憶母,無時暫忘」,像兒子憶念母親的那樣念,沒有一刻時間暫時忘記的。這個母親就等於阿彌陀佛,母親是沒有一刻不念兒子的,現在兒子也是如此,無時暫忘母親,二人相憶,二憶念深,這樣才能以得到一心不亂,決定可以往生西方,如是名為「事持」。

 理持者,「信西方阿彌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這道理比較高深。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並非在我心外,而是心內本具有的。什麼是我心本具的呢?凡夫的心,具有十個法界,就是四聖六凡。四聖即佛、菩薩、聲聞、緣覺。六凡為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這十法界全在我們的心內,是我們的心地本具有的。「具」就是具有的意思,以「佛法界」來講,十方三世佛都在我心裏,那麼阿彌陀佛也是在我心裏,這叫「是我心具」。「是我心造」者,即是西方極樂世界和阿彌陀佛,都是由我心造出來的。華嚴經上有 講「十方三世佛,一切唯心造」。我們的心怎麼會造一切諸佛呢?上面講到我們的心具十法界,當你一念上品十惡之心現前,這就造了地獄法界,一定墮地獄的。若是你動了善心,造上品十善,將來就生天堂。這地獄天堂從何而來的呢?都是心造的,有所謂「心造天堂,心造地獄」之說。同樣的,你念佛就造個佛出來,這叫 「心造如來」。即「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初念的時候,凡夫的善惡還不能完全控制,一時念善,一時念惡。只要你念佛繼續念下去,念得這心純粹只有佛,成了念佛的心,再不會念凡夫了,那是已得到一心不亂的境界,而且決定能往生西方的,這就是「理持」。

 「理持不廢事持」,雖然明白了「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道理,但往往有些研究大乘學理的人,懂得了一點大乘的道理後,卻沒有起行,就是他不念佛了,結果還是個凡夫。所以一定要「即以自心所具所造之洪名,為繫心之境,令不暫忘也」。就是你明白了阿彌陀佛是我心所具有,是我心所造出來的;你就要將這本心所具所造的萬德洪名,也即是阿彌陀佛的洪名,作為我們繫心之境。要知道我們凡夫的心是妄念不停的,若要使心不打妄想,應以阿彌陀佛的洪名作為我們繫心之境,一心執持不使暫忘,這就是理持不廢事持,念到一心不亂,決定往生西方。

 以上是執持名號下手的一個方法,事持或 理持的目的是為達到一心不亂。這又分事一心、理一心兩種不同,什麼是「事一心」呢?「不論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煩惱,乃至見思先盡,皆是事一心」。我們為什麼要念佛呢?念佛就為斷除煩惱,乃至念到斷除三界以內的見思二惑煩惱,這是「事一心」。那什麼是「理一心」呢?「不論事持理持,持至心開見本性佛,皆是理 一心」。猶如大勢至菩薩之「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念到理一心不亂,見到本性佛而開悟了,這還有什麼生死可了,涅槃可證呢?我們學佛法,一時學空門,一時學有門,要了解真空即是妙有,妙有即是真空,明白了這點就不會被空有二邊所亂,如是名為「理一心」。瞭解了理一心的道理,還是要從事 相念佛下手修行,按事相上來持,就是信心要堅固,願力要懇切的來執持名號。「執持」照字面上來解釋;「執」就是信心不搖,「持」就是憶念不忘。從堅固執持來下手念佛,一定能念出功夫來,也一定能斷除煩惱。我們的根本煩惱就是貪、瞋、痴。天天都在打貪瞋痴的妄想。現在我們不念貪瞋痴,只念阿彌陀佛,這樣以淨念來代替妄念。念到一心不亂,就能降伏妄想,進而再斷除煩惱了。

 再看經文,「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 諸聖眾,現在其前」。不是一個佛弟子死了,就能稱為「往生西方」了,他究竟能否往生呢?須要有個證據,「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他,還有「諸聖眾」, 指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清淨大海眾菩薩都會現在其前。以上的瑞相,或是他本人見到,或是助念的人同時見到,這就證明他決定生西方了。

 「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 陀佛,極樂國土」。阿彌陀佛與諸大菩薩來接引他的時候,若他只有一個念佛的心,沒有起顛倒心,這叫「心不顛倒」。假如臨命終時,有念到世俗之事;一下想念兒女,一下想念夫婦,卻不想阿彌陀佛,心已顛倒了,怎麼能生到西方去呢?所以要只有一個念佛的心,西方三聖及諸大菩薩都會來接引你,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正宗分第三大科「乙三、正示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分兩科,「丙一、正示無上因果」,這是勸行的文,可說是阿彌陀經的經心,也可以說是阿彌陀經的經眼。「丙一、正示無上因果」一科講演已竟,下面接講「丙二、重勸」。

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叫一聲當機者「舍利弗」,也就是在叫我們注意。「我見是利」。「我」是釋迦世尊的自稱,說他親眼看見這種利益,即念七天阿彌陀佛,念到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無始劫以來的生死,念七天佛號就可以了脫,真是太大的利益,這都是佛親見的。「故說此言」,所以才說前面正示無上因果這段經文。「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我們相信了佛所說的話,亦就是聽到前面佛說的阿彌陀經,就應當懇切的發願,求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講到這裏將「乙三、正示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一大科講完,也就是將正宗分三大科全部講完。今天就講到這裏,話說多了打閒岔,大眾好好念佛吧!

本文恭錄 道源法師講述『佛說阿彌陀經講錄』一書

 

台長: a-shun
人氣(19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學佛註記 |
此分類下一篇:佛說阿彌陀經講錄(六-1)
此分類上一篇:佛說阿彌陀經講錄(五-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