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4-26 17:24:33| 人氣29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四大菩薩(地藏、觀音、文殊、普賢)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四大菩薩代表佛教的四種功德特質。

地藏菩薩表願力     觀音菩薩表慈悲     文殊菩薩表智慧     普賢菩薩表行踐

所以四大菩薩即是中國佛教的特質,也是佛陀教育的全體。

大願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命名由來:
地藏十輪經云:此菩薩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密藏。故名地藏。

地藏菩薩,世俗又稱地藏王菩薩,依經但名地藏,也許因菩薩於佛滅度後一千五百年,化身應世之地藏比丘為新羅國王子,而加〝王〞字以尊之,為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中之願增上菩薩。

地藏菩薩的名德,據<地藏十輪經>解釋,為〝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祕藏〞。菩薩的特德,一為來居穢土,二為示現聲聞。如<十輪經>說:「以神通力,現聲聞像」。聲聞相即出家相,四大菩薩中惟地藏菩薩現出家相,示現圓頂或戴冠,手持寶珠及錫杖。

地藏菩薩的深弘誓願,早於塵點劫前,就以荷負六道罪苦眾生為己任,並願恆處幽冥界內,度盡眾生,方願成佛,此真所謂「虛空有盡、我願無窮」的大願:一、如<忉利天宮品>說:「時長者子因發願言:我今盡未來際不可計劫,為是罪苦六道眾生,廣設方便盡令解脫,而我自身方成佛道」。二、同品又說:「婆羅門女...便於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像之前,立弘誓願,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使令解脫」。三、<閻浮眾生業感品>說:「一王發願早成佛道,當度是輩令使無餘;一王發願若不先度罪苦眾生,令是安樂得至菩提,我終未願成佛。」續說:「佛告定自在王菩薩:一王發願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如來是;一王發願永度罪苦眾生未願成佛者,即地藏菩薩是」。同品又說:「願我自今日後,對清淨蓮花目如來像前,卻後百千萬億劫中,應有世界所有地獄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誓願救拔,令離地獄惡趣畜生餓鬼等,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覺」。總之:「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所以,大家尊奉地藏菩薩為〝大願〞菩薩的典範。

大悲觀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命名由來:

悲華經云:爾時寶藏佛尋為授記。善男子。汝觀天人及三惡道一切眾生。生大悲心欲斷眾生諸苦惱故。欲斷眾生諸煩惱故。欲令眾生住安樂故。善男子。今當字汝為觀世音。

觀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的略稱,也就是觀自在菩薩,據<千手陀羅尼經>等記載,乃「正法明如來」所現,是古佛為度眾生而現菩薩身,為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中之悲增上菩薩。

觀音菩薩的名德,可有兩種解釋,一是<楞嚴經>所說,觀音菩薩的修行方法,是耳根不向外聞,而是向內自聞耳根中能聞的聞性,由此做到「動靜二相、了然不生」,也就是觀察分析世間音聲之虛妄不實,而能不受所動,入於如如不動的大解脫境。二是<法華經普門品>所說的:「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悲華經>中也說:「寶藏佛授記云:汝觀眾生,生大悲心,欲斷眾生諸苦惱故,欲眾生住安樂故,今當字汝,為觀世音。」觀音菩薩,又名觀自在菩薩,因為根據梵文原義,含有「觀照縱任」或「君王」的意思,也就是觀照萬法而任運自在的意思。

觀音菩薩,具足大慈大悲之聖德,據<首楞嚴經>揭示觀音菩薩二種殊勝時謂:「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又,據<大悲心陀羅尼經>說,觀音菩薩曾發大願:「若我當來,堪能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者,令我即時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千手,象徵菩薩的大悲願力,千眼,象徵菩薩的無限智慧。觀音菩薩為了適應各種不同根性及類別的眾生,根據<法華經普門品>,可化現三十三種不同的身份(根據<楞嚴經>則為三十二種),為之說法教化,若有眾生,受諸苦惱,一心稱名,菩薩即時觀其音聲,前往拯救。由於觀音菩薩的悲願宏深,感應廣大,所以大家尊奉觀音菩薩為〝大悲〞菩薩的典範。

 大智文殊菩薩

文殊師利菩薩命名由來:
悲華經云:爾時佛告第三王子。善男子。善哉善哉。汝是純善大丈夫也。聰叡善解能作如是甚難大願。所作功德甚深甚深難可思議。微妙智慧之所為也。汝善男子。為眾生故自發如是尊重之願取妙國土。以是故今號汝為文殊師利。

文殊菩薩,是文殊師利菩薩的略稱,意譯作妙德、妙吉祥,曾為七佛之師,為了度脫眾生,在娑婆世界現菩薩身,為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中之智增上菩薩。

文殊菩薩出現於娑婆世界,釋迦佛陀曾經介紹,如<文殊師利般涅槃經>說:「佛告跋陀波羅菩薩:文殊師利有大慈心,生於此(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家。」實於三世中,都為果上的如來,據<首楞嚴三昧經>記載,過去久遠劫有龍種上如來,於南方平等世界成無上正等覺,彼佛即今文殊師利法王子。又據<菩薩瓔珞經>說:「過去無數阿僧祇劫有佛,名大身如來...佛世尊,剎號空寂,在於此處成無上等正覺...爾時大身如來,今文殊師利是。」現亦在他方世界示現佛身,如<央崛摩羅經>說:「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言:北方去此過四十二恆河沙剎,有國名常喜,佛名歡喜藏摩尼寶積如來,在世教化...彼如來者豈異人乎?文殊師利即是彼佛。」而且未來亦當成佛,如<寶積經>說:「此文殊師利成佛之時,名為普見。」

文殊菩薩的大智,根據<大寶積經>卷六十<文殊師利授記會>之記載:「文殊師利設說大法,一切眾魔皆為降伏,諸邪迷惑,無得人便,諸外異道,莫不歸命,其貢高者,不懷自大,未發意者,皆發道心...自捨如來,未有他尊智慧辯才...如文殊者也。」菩薩常現頭戴五髻冠,右手持智劍,左手執青蓮華,以青獅為座騎之相。頂上五髻,表示內證五智,手中利劍,代表具有不可思議的微妙智慧,菩薩曾以此劍欲刺佛陀而得開示,方便度化五百位菩薩,即時證得無生法忍。青獅座騎,代表智慧的勇猛無畏,能催伏一切外道教說。所以,大家尊奉文殊菩薩為〝大智〞菩薩的典範。

大行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命名由來:

悲華經云:爾時世尊讚阿彌具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世界周匝四面一萬佛土清淨莊嚴。於未來世復當教化無量眾生令心清淨。復當供養無量無邊諸佛世尊。善男子。以是緣故今改汝字名為普賢。

普賢菩薩,意譯又作「遍吉」,是具足無量行願,普示現於一切佛剎之菩薩,為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中之行增上菩薩。

普賢菩薩的名德,天台宗在<法華文句>以普賢菩薩在等覺位而解釋,其文云:「今明伏道之頂,其因周遍曰普,斷道之後,鄰於極聖曰賢。...今論等覺之位,居眾伏之頂,伏道周遍故名為普;斷道纔盡,所較無幾,鄰終際極故名為賢」。華嚴宗在法藏<華嚴經探玄記>解釋,謂「德周法界曰普,用順成善稱賢」。宗密<圓覺經略疏註>解釋說:「普賢菩薩,略有三釋,(一)約自體,體性周遍曰普,隨緣成德曰賢。(二)約諸位,曲濟無遺曰普,鄰極亞聖曰賢。(三)約當位,德無不周曰普,調柔善順曰賢」。在密教之中,一行<大日經疏>解釋,謂「普」是遍一切處之義,「賢」是最妙善之義。依經典所記,常現「如滿月童子,頭戴五佛頂冠,右手持金剛杵,左手持召集金剛鈴。坐千葉寶蓮華,華下有白象王,象王足踏金剛輪,輪下有五千群象」之相。

普賢菩薩有十種廣大行願,依<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此十大行願為:

一、禮敬諸佛    二、稱贊如來    三、廣修供養    四、懺悔業障    五、隨喜功德

六、請轉法輪    七、請佛住世    八、常隨佛學    九、恆順眾生    十、普皆迴向

以上十大行願為一切菩薩行願之代表,通稱「普賢十大行願」或「普賢願海」,所以大家尊奉普賢菩薩為〝大行〞菩薩的典範。
----------------------------------------------------------------------------------------------------------------------------

四大菩薩

夕暉/

中國佛教有四大名山,是四大菩薩教化眾生的道場,代表中國佛教的特質。九華山地藏菩薩代表大願(孝道),普陀山觀世音菩薩代表大悲(愛心),五臺山文殊菩薩代表大智(理性),峨嵋山普賢菩薩代表大行(落實),所以這四位菩薩在中國佛界的地位非常崇高,縱然不是在這四大名山,一般比較大的道場也都有他們的一席之地,大都有單獨供奉的殿堂。

地藏菩薩,是大地,是寶藏,大地能承載萬物,含藏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這是現代人所共知的事實,用來形容我們的心地也含藏無量寶藏,要以孝道來挖掘。在《地藏菩薩本願經》裏,為我們介紹地藏菩薩在忉利天宮接受釋迦牟尼佛的囑咐,在世尊圓寂之後、彌勒菩薩成道之前,在這一段沒有佛教化的時代,用孝道代替佛教化眾生。並介紹菩薩在無量劫前為婆羅門女、光目女時,為了救度生前造諸惡業而墮入惡道的母親,而發大誓願,後人總結為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當然是實有其處,但是在這個地方,它也是表法,表世間最苦之處,所以凡是至極苦難的時間與處所,都是地藏菩薩救度眾生的場所。因此地獄當然是他救度眾生的場所,因為這裏最苦。但並不僅限於地獄,所有有苦難的地方都有地藏菩薩的身影。比如世間的種種天災人禍,人們常常形容為人間煉獄,當此之時,所有來幫助這些受難者人們,不都是地藏菩薩的化身嗎?

我們常見的地藏菩薩的形像有多種,一般廣為流傳是(內秘菩薩行,外現聲聞形的)出家人形像,左手持如意寶珠,右手執錫杖,或坐或立於蓮花上。唐朝新羅國王族出身的僧人金喬覺,在玄宗時泛舟渡海來到中國,經過安徽池陽時,見九華山峰巒起伏,林木蓊郁,是修道的好去處,於是在山中擇地而居,潛心修行,得到當時山主閔公的護持。閔公之子又跟隨他出家,法名道明; 後來閔公又禮其子道明和尚為師而出家。數十年後,金喬覺以九十九高齡示寂,肉身不壞,全身入塔。因為他生前篤行地藏菩薩的行願,所以後人便把他當做是地藏菩薩的化身來尊敬。現在九華山地藏菩薩的肉身寶殿,就是當年金喬覺的修道處。後人為紀念閔公護法之功與道明和尚傳法之德,於是就把他們塑成一僧一俗作為地藏菩薩的協侍。

佛法是師道,但師道是建立在的孝道基礎上,否則佛法也無以成立。所以《觀無量壽佛經》中所說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是三福,三福中第一福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佛法的基礎。地藏菩薩所教導我們的就是孝養父母,孝養父母不但是衣食的供養,還要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要讓父母身安、心悅、志趣超邁(佛道),這才是世出世間之大孝。孝是子女對父母的倫常義務,推而廣之,對子女要慈愛,對兄長要恭敬,對弟妹要友愛,對朋友要講信義,這是把孝道落實到不同的物件上,正是孟夫子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佛法說的更究竟,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所以孝名為戒,對一切眾生沒有孝順奉養之心,就是犯戒。所以把地藏菩薩的孝道提升,就是觀世音菩薩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觀世音菩薩,是華人社會中知名度最高、影響力最大、最受歡迎的一位菩薩,真可謂是婦孺皆知,人皆歡喜。套一句俗話來說,有陽光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佛教,有佛教的地方沒有不知道觀世音菩薩的。唐朝時候,為避太宗李世民的諱,略去字而簡稱觀音菩薩,相沿成習,所以世人多稱觀音菩薩。

因為菩薩慈悲心重,真正是不忍眾生苦,時刻不忘為眾生拔除痛苦而施予安樂,經上說世間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難恐怖,但自歸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眾生多苦,所謂三苦、八苦、無量諸苦,眾苦交煎,正希求一種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輔助與指導,而菩薩普運智悲,三十二應周塵?,百千萬億化閻浮,真可謂得民心者得天下,菩薩以其平等普遍廣博的愛心,贏得了戶戶觀世音的擁戴與尊敬。

觀世音菩薩在《楞嚴經》中,以耳根圓通,而被文殊菩薩揀選為二十五圓通中第一圓通,因為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華嚴經·入法界品》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觀世音菩薩是他所參訪的第二十位善知識,善財到補怛洛迦山菩薩住處,菩薩為他解說大悲行法門。《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敘述菩薩觀世音眾生種種苦難,隨時隨處,應以何身而得度者,即現何身而予以救濟。凡是遇到危難的人,稱念菩薩的名號,他會即時觀其音聲前往拯救。以上三部大經中專門敘述觀世音菩薩的篇章,夏蓮居老居士把它合編在一起,名之為《觀音三經》,這是我們瞭解觀世音菩薩的經典依據。

菩薩隨類現身,應機說法,應化無方,眾多的感應的事蹟,是歷代藝術家創作的素材,尤其是畫家描繪的物件,因此在佛菩薩形像之中,是以觀世音菩薩的造形最為豐富繁多。這是因為觀世音菩薩突出的是慈悲心重,而社會也呼喚真實愛心,所以他得到最為普遍的熱誠。唐朝以後,觀世音菩薩多被塑畫成女性形像,以此來表現他的慈悲。我們知道母親是嬰兒的依靠,是遊子溫暖的避風港灣,遊子思鄉那是對母愛的依戀與呼喚,因此古德希望用母性的大愛來表達菩薩對一切眾生若赤子的慈悲。所以不可以把觀世音菩薩當作是女性菩薩,要知道這是慈愛的象徵。在很多觀世音菩薩的感應故事裏,菩薩也大多以女身示現,這是眾生對無私之愛祈求的感應,也是菩薩形像多是女像的原因。

中國民間根據《華嚴經》五十三參中善財童子到補怛洛迦山觀世音菩薩住處參訪他的說法,結合他在浙江定海縣東舟山群島的感應事蹟,便認定這裏就是菩薩在中國的住處,名之為普陀山。沿襲下來,這裏便成了信眾朝拜觀世音菩薩的聖地。根據同樣的典故,而有了童子拜觀音的形像。又有人把善財童子,與《法華經》中的龍女,共同做為觀世音菩薩的左右協侍。現在我們最常見到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像,千手代表神通,千眼代表智慧,表示菩薩眼到手到,有能力隨時隨處應眾生之所感而前往救助。

世間人歌頌母愛是偉大而無私的愛,是付出不求回報的愛,但這種愛心只限於自己的兒女,是以深厚感情為基礎的愛。正是如此,世間常有因愛成害的非愛之愛--溺愛,所以愛需要理智。菩薩的慈悲,是真誠理性的愛心,沒有任何的附加條件,沒有絲毫的企圖,等視一切眾生如自己的兒女,以愛心呵護之,以智慧調教之。所以觀世音菩薩的慈悲,要以文殊菩薩的智慧為先導,以免蹈溺愛之覆轍。

文殊菩薩,全稱文殊師利,是梵語音譯,意譯為妙德、妙首、妙吉祥。菩薩是般若智慧的代表,經常出現在般若系的經典之中,與普賢菩薩同為華藏世界的上首。經典中常說菩薩是七佛之師,是諸佛之母,這是說般若智慧是諸佛的老師與母親,眾生非般若不能成就佛果,佛陀非智慧不能出現世間。但是般若智慧無形無像,不可觸摸,很難用言語表達,真可謂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得已而用文殊做代表,給中下凡夫一個形像的比喻,希望藉此而理解般若是佛道之必須。如果因此而執定有一位菩薩文殊是佛師佛母,不解經典言外之義,只讓諸佛徒歎奈何,正中孟子所譏:盡信書不如無書矣!

經中有說東方清涼山是菩薩行道化眾的道場,中國的信眾便以山西五臺山作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久而久之,這裏便為信眾們朝拜文殊菩薩的聖地。我們常見的文殊菩薩造像,是座跨青獅,手持如意(或寶劍、蓮華等),頭戴天冠身披瓔珞衣著飄逸雍容華貴柔和雅靜的天人像。獅子是獸中之王,有獅子一吼,百獸膽裂之說,因此經中常常把佛陀說法比喻為獅子吼,形容佛的法音對眾生有振聾發聵的作用。把它作為文殊菩薩的座騎,則是表菩薩智慧猛利,能伏一切煩惱;更進一步,則是形容(諸佛的)般若勝智,勝過一切菩薩之分證、聲聞緣覺之偏證、一切凡夫之不證。如意的頭是彎回來的,表示回頭方能如意,所以叫回首如意。

文殊菩薩的智慧落實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就是要保持高度的理智,不可以感情用事。佛門有句話說慈悲為本,方便為門”;而又說慈悲出禍害,方便出下流,為什麼會因為同樣的慈悲與方便而有不同的結果呢?關鍵就在於有沒有智慧,有智慧為先導的慈悲與方便,能長養菩提,接引眾生;沒有智慧的慈悲與方便,是非仁之仁,只能滋生煩惱,讓自己愈趨下流。經裏說菩薩的六波羅蜜,是般若為眼,五度為盲,所以佈施等五度以般若為導,便是波羅蜜--圓滿功德,否則便很難不淪為出下流的方便。

地藏菩薩的孝敬,觀世音菩薩的慈悲,都要有文殊菩薩的智慧作為指導,否則淪為愚孝與溺愛,難免禍害及身!有普度一切的願心與悲心,可以說是有了心理上的調適與準備;又有智慧的抉擇,是有了理論上的指導,就更要進一步的提升到普賢菩薩的大行--實踐上,成佛之道就圓滿了。

普賢菩薩,是華嚴會上的上首菩薩,是菩薩最高行門的代表。經中說菩薩的身相及功德遍一切處,而且純一妙善,所以稱作普賢。在《華嚴經·入法界品》中,善財童子參訪的第五十三位善知識,就是普賢菩薩,菩薩給他說十種廣大的行願,善財童子因此而圓滿成佛,所以稱為大行普賢菩薩。十大行願是普遍而廣大的修學原則,是佛法中一切行門的高度概括,是一切菩薩成佛的必修課程,因此有說道菩薩不修普賢行,不能圓成佛道。一切眾生依此行願而圓成佛道,一切諸佛依此行願而教化眾生,因此在因地的菩薩稱為位前普賢,位後普賢是倒駕慈航諸佛的稱呼。由此可知,普賢菩薩是代表普遍而廣大的修行方法,人人依之而行都是普賢菩薩,因此不能執定他只是一尊菩薩而已!

中國的信眾根據《華嚴經·菩薩住處品》中所說:西南有山名曰光明,普賢菩薩游處其中,便認定座落在中國西南四川省境內的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我們常見的普賢菩薩像,大多是頭戴寶冠,身披彩衣,手持蓮花,華上置經,面如滿月,乘坐六牙白象的天人像。象的特徵是力大而穩重,所以常用來形容菩薩的修行勇猛而穩健,不急不躁,徐徐疾進。像是白色,表心地清淨;表菩薩以六度含攝萬行,牙尖破障,不為一切障。他和文殊菩薩,同為華藏世界的上首菩薩,與毗盧遮那佛,同稱為華嚴三聖。

在華嚴會上,特別強調行門的重要性,尤其是到了入法界品,以很長的篇幅記載善財童子與五十三位善知識的表演。四十《華嚴》就是八十《華嚴》的入法界品,而且是它的完整版本,名為《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是契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是所入,普賢行願是能入。由此可見普賢行願的重要性,也可以看出普賢菩薩的地位之崇高,所以有所謂普賢是長子,文殊為庶男。就是落實,把佛陀的教誨落實到日用平常中。普賢行願是行門的總綱領,總結為我們常常讀誦的禮敬諸佛等十大願王。教導我們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要心存恭敬,稱揚讚歎世間一切善人善事,沒有分別地以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供養眾生,時時處處深刻反省、修正自己的心念與行為,對於好人好事以滿心的歡喜樂觀其成,禮請有德行、有學問的人長時間地傳播有益於社會大眾的教學,並且把所做的點滴功德都回向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願同一切眾生同成無上菩提、圓滿究竟覺道,而且要求如是存心、如是行持,要盡未來際無有疲厭。

佛法修學分成信、解、行、證四個層次,行是把所信、所解落實在自己的心行上,而後才能證實所信所解,否則正如清涼國師所說有解無行,增長邪見;有行無解,增長無明。中國古人說先行其言,沒說之前先做到,而後說了人才相信。又說說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由此可知,行(落實)對於我們多麼重要,這正是普賢菩薩所代表的,這也是他在佛法當中地位崇高的原因。

地藏菩薩的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觀世音菩薩的仁慈博愛、關懷一切,文殊菩薩的甚深般若、廣大智慧,要得到普賢菩薩的大行--踏踏實實的做到,才算是真實的孝慈與智慧。所以四大菩薩即是中國佛教的特質,也是佛陀教育的全體。

摘錄自"進廟拜菩薩,應作如是觀"

 

台長: a-shun
人氣(29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學佛註記 |
此分類下一篇:佛法求智慧
此分類上一篇:文殊菩薩的故事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