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3-29 16:17:42| 人氣3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井蛙噪鳴〕叛離初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民進黨政府上台以來,政治風雨不斷,這裡面有政權換軌的陣痛與不適應,也有意識型態黨爭的痕跡,但不諱言講,更值得被質疑與反省的,卻是民進黨人在初嚐權力果實之後,所表現出的對昔日理想的反叛與懈怠。

我們回望過去民進黨在台灣民主運動的歷史發展進程,本質上,集結了兩種來自民間社會的支持力量:一股是帶有民族主義色彩的本土化潮流,強調著台灣主體性,對威權時代的殖民式政體統治型態有著強烈的不滿;一股則是反映著自由主義的思潮,認同民主價值,要求恢復專制政權對人民憲政權利的剝奪與侵害。在過往的歷史階段,這兩股力量匯聚合流,不僅賦予了民進黨在邁向執政之路時,沛然難禦的論述正當性,也實際上爭取到社會上的強大支持群眾與智識菁英。一個既代表本土人民聲音,又符合民主理念的政黨,處於其它政黨在這兩個正當性利基上相對薄弱的競爭環境裡,終於在政黨資源仍然貧瘠的狀況下仍能勝出,而入主了政權中樞。

遺憾的是,執政之後的多數民進黨從政人物,在近一、二年來,一連串處理黨政分際、媒體報導與言論自由、乃至對情治系統的角色定位與制度化議題上,卻漸自暴露出過去對於民主理念的提倡與宣揚,只是一種工具化的膚淺思考,目的僅是為了在政治場域與其它政黨競爭,或者,更露骨一點講,僅僅是為了政治「奪權」所發出的一種並非真誠認同民主價值的泛泛言論。所以,我們才會看到昔日爭取民主、捍衛言論自由的民進黨部份從政人物,幾近荒腔走板地以威權時代的恫嚇語言或卸責遁詞,悍然拒絕外界檢驗的事件一再發生。

甚且,更惡質的趨向是,民進黨人為了補強自身這般在民主正當性日益剝落的現象,在外界質疑、批判之際,不但沒有反思其在民主理念的實踐上是否出了問題,反而為了鞏固執政的正當性,而傾向更進一步地去強調並鼓吹帶有一種濃厚排他、封閉性質的民族主義色彩的本土化力量作為奧援,將類如「愛台灣」與否的個人情感無限上綱成政策辯論的終極判準。

民進黨執政之後,上述這兩種惡質傾向,正互相強化,嚴酷地侵蝕了台灣政治的理型發展:一是長久以來的自由主義論述對民主價值的捍衛,由於民進黨的退席與背叛,而瀕臨於破產局面;一是台灣政治正一步步走向以族群身份簡化複雜問題的問政風格與環境。

面對這樣一個逐漸喪失了真誠捍衛民主價值的憲政防線與動輒訴諸族群情感來取得正當性的「新」國家;在威權暗夜裡,曾經為了那美好的理念奮鬥過、受苦過的民進黨人,在急於鞏固自身權力、尋找新敵人之際,是不是也應該要稍作停留,省思這樣的發展是否已與自我初衷背離已遠的荒謬情境吧。

台長: chihta
人氣(3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