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0-08-08 11:39:57| 人氣2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井蛙噪鳴〕政治短匕(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新黨必須揚棄反李情結〉1998/06/02

政大教授馬英九宣佈參選台北市長,使原本勝負分明的年底選情有了巨大變數,更一舉牽動國內政黨跨世紀版圖的權力分佈;國民黨企圖藉首都市長的攻克,力挽自去年年底縣市長選舉後所顯露的敗亡氣象,民進黨則凜於對手有若背水一戰的悲壯氣勢,漸收起輕驕心態,以免執政大業受到重挫。但相較於兩大黨面對年底選舉,積極籌謀運作的動作而言,新黨政治人物近日言論,卻難免予人落實其一昧反李印象以及充滿陰謀感的權術邏輯。

新黨政治人物對李登輝充滿憤恨情緒,幾乎已是台灣政壇人所共有的認識。新黨藉由高舉反李旗幟,確實在以往選舉中吸納了對李登輝執政風格、路線不滿的選民,但這樣對單一政治人物的負面情緒號召,卻也反過來制約了政黨進一步的發展可能。更糟糕的是,強烈的反李情結每每使新黨的政治人物無法從政黨自身發展的角度來看待、處理國內政治局勢的細緻演變,以及反思、規畫政黨未來的發展目標。

無法揚棄、揮之不去的「李登輝」於是成了新黨人士分析、解讀政治局勢演變的唯一因素:馬英九不選是李登輝打壓,馬英九要選則是象徵了李連集團的分裂。在面對決定跨世紀政黨權力版圖分野的結構性選戰之際,新黨的「李登輝情結」卻使其荒腔走板的一昧從權術邏輯推演出來的陰謀劇本,來論述、理解其它競爭政黨的選情發展與佈局,若新黨檯面上的政治人物再不反省自身的此一盲點與侷限,則新黨恐亦將伴隨著李登輝時代的即將告終,而與其痛恨的李登輝一起走下台灣政治的舞臺了。


〈失去政策辯論的選舉〉1998/10/08

年底三合一選舉將屆,台灣社會又再一次陷入歇斯底里的選舉激情中,無賴口水與抹黑帽子滿天飛舞,絲毫不見容民主政治所期待、要求的理性論辯空間。政黨、政治人物一方面夸言要進行政策的優劣較勁,可是一轉過頭,便習於短線操作:總是一再祭起道德攻訐、族群正統的惡質攻勢,企圖藉著簡單二元的黑白分類法,動員選民情緒,在激昂的口號聲中,達到勝選的目的。

這種越來越負面的選風,已經導致選舉過程中劣幣逐良幣的排擠效用的出現;以全球經濟持續惡化的現象為例,按道理講,台灣要如何面對、因應此波金融風暴的挑戰,本應成為政黨在選舉時必須向選民提出思考方案,以爭取選民認同與選票的選舉主軸。但不論是行政院的「擴大內需方案」,或是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的「兩年減稅三千億元」的政策主張,在選舉戰鼓價天響中,竟都被貶抑為選舉花招。

我們看到在所謂「動機論」、「陰謀論」的負面思考下所產生的口水帽海,已洶洶地掩沒了政黨、政治人物之間就該議題進行細緻、理性辯論的可能性。而若我們真能靜心深思,便能發現「擴大內需方案」,絕非只是執政黨的「選舉買票伎倆」,而大幅減稅的思考,也不僅是空中樓閣式的囈想。面對台灣經濟體質,究竟改採用何種方案,國家才有可能度過金融危機的險灘,政黨應該負責任地予以回應,而非一昧讓媒體好熱鬧的本性拖著走。否則我們引以為傲的民主政治,在選舉機制中篩選出的將不是認真思考國家、社會重大發展與生存課題的謀國者,而將僅僅只是血統純正、道德有瑕的厚顏者而已。

〈護衛民主之花〉1998/10/12

台北市長選舉在歷經無賴夾纏的口水抹黑戰後,候選人終要以舉辦公開辯論的方式來打這場選戰,使市民們對一場高格調、政策取向的選舉有了期待。但另一惡質的趨向,由於「新賣台集團」說法的出現,以及候選人隨之的呼應態度,使人對族群衝突激化的可能,不能不有悲觀的看法。

我們承認,台灣社會最深層的隱憂,不容諱言確是因歷史記憶的不同所沉澱、積累形成的族群分野;面對此一隱憂,政治人物的當務之急與不容迴避的責任應是扮演彌縫族群差異的工程師角色,而非昧於一己私利,墮落成動員族群情感以求勝選的邪惡丑角。

而走出威權黑暗歲月的台灣民眾亦應有廣闊的胸襟,容涵異議、異見人士在合法範圍內的政治主張與行為,所謂「新賣台集團」的陰謀或者反改革力量的復辟云云,如果並無違法行為,都屬於民主政治中,個別利益團體為求主張之貫徹而採取的合情合理行動,只要其是透過定期舉行的選舉機制,來爭取大多數民眾的支持,其實並無人可以用泛道德或血統本質式的正統論述,而予以否定其表達意見、爭取認同的權利。

更深一層來說,漫漫歷史過程中,台灣社會前撲後繼地衝撞威權體制,在血淚裡終盛開出現今足以驕人的民主花朵。我們在掙扎、抗爭中所期待、所相信的即是民主政治的運作機制對人民權利的尊重與保護。民主台灣其實並無需畏懼陰謀家的賣台計劃,反是該擔憂曾經信奉、追求民主的社會竟因莫需有的恐慌,而自身掐死了正盛開中的民主之花。

〈用民主機制轉化族群敵意〉1998/12/25

解嚴以來,洶湧的民主浪潮席捲了台灣社會,但是在震天價響的人民權利與人民力量的聲音中,確也讓台灣國家潛藏的矛盾與衝突因子,無情地在選舉過程中浮冒了出來;這其中,最具割裂、破壞社會意涵的,當屬所謂本省、外省族群由於對國家認同的不一,而產生的敵意與不信任感。

在過去幾年裡,我們看到民主化過程中所浮現出來的這些族群間的敵意與不信任感,總是如走在鋼索上的威脅著台灣民主化的進程;我們總是必須在選舉過程中擔心著族群間擦搶走火的衝突,有反噬了多年來建立的民主機制、民主價值的可能。我們幾乎就要懷疑所謂民主價值的實踐,恐怕只會造成社會的一團混亂;給了每個人大聲講話的權利,竟淪為沒有人願意聽別人說話的現象。

所幸,民主還是在這次台北市長選舉上,給了我們實踐它的堅實理由:當民眾看到不同黨派、不同族群甚至不同國家認同的三位台北市長競選人在激烈的選戰後,連袂共同在歡欣的耶誕晚會上高歌時,使我們相信只要台灣能繼續堅持民主價值、鞏固民主體制,在民主化過程中激盪出的族群敵意與不信任感必將會隨著民主理念的深化,而得到轉化與超越的可能。

但我們在樂觀之餘,卻也必須指出:族群間敵意的轉化與超越,無法以犧牲、壓抑任一族群認同來達到,甚至也不是透過泯除所有族群的記憶與情緒的方式來處理;而是必須讓不同族群的聲音完整地呈現、表達,不同族群也必須靜下來學習傾聽他者的異議與異見。

在這樣共同形塑與創造的歷史記憶、社會意識中,台灣社會的族群間隙方能彌縫。那不必然代表一個新族群的誕生,但確會是一個新社會的出現。不同族群間的政治領袖有義務、也有責任承擔起在這樣轉化與超越過程中的觸媒角色:陳水扁與馬英九在激情選舉後的表現,跨出了值得我們為他們喝采的一步,使我們對一個只有省籍存在、沒有族群問題的社會早日到來有了衷心的期待。

台長: chihta
人氣(2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