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1-14 20:00:25 | 人氣54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三種懶惰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999)僧侶與哲學家   賴聲川譯 先覺出版社

p296
子:想一想,我們這一輩子為什麼選擇做我們所做的?如何選擇?我們是不是在選擇?佛教對懶惰的定義在此似乎很切題:佛教提到三種懶惰.第一種很簡單,就是把所有時間用在吃飯和睡覺.第二種就是告訴自己,「像我這樣的人絕對不可能達到完美」.在佛教的觀點中,這種懶惰會讓你覺得就算努力也沒有意義,你永遠無法達到任何心靈上的成就,這種懶惰讓自己灰心,反而令自己試都不去試.第三種,也就是在這裡最切題的,就是把生命浪費在次等重要的工作上,永遠不去面對最精要的問題,所有時間都花在解決次要問題,一個接一個,在一個永無止盡的順序中,像湖上的漣漪一樣.你告訴自己,當你完成了這件或那件事情之後,你會開始尋找你生命的意義.我覺得現在世界中知識的過度橫向散發與第三種懶惰有關,就算在這種懶惰中,也有人一輩子都非常努力地在做一些事.

父:你用的詞是「次要問題」,但對我而言那不是正確的分類.你說的應該是在分辨與心靈成就有關和無關的問題.一個問題可以和心靈成就毫無關係,但它還可以是一個重大問題.

子:那得看你怎麼看.對一個有野心的銀行家而言,破產是一個重大問題,但是對一個厭倦世俗事物的人士來講,破不破產是一個很次要的問題.讓我們回到懶惰.在佛法之中,針對第一種懶惰──只想吃和睡──的解法,就是經常去思索死亡以及萬物的無常.我們永遠不知道我們什麼時候會死,也不知道什麼狀況會造成我們的死亡.我們應該得到的結論是:沒有任何時間可以浪費,我們必須快速面對真正重要的事.針對第二種懶惰──信心不足,無法認真修行──的解法,就是要思索修行所帶來內在變化的好處.而針對第三種──只顧細節而不顧重點──的解法,就是要認清,唯一能結束一切做不完的事情,就是立刻把它們放開,轉向真正給予生命意義的事.人生很短,要發展我們內在的特質,永遠不嫌太早.


台長: 2008special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54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旅程 |
此分類下一篇:用心用力的求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