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3-06 23:13:10| 人氣27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3年2月佛教新聞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少林武術申報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少林寺計劃將少林武術申報為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確立其正統地位。有關文件將於今年年底提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議。

  作為禪宗發源地的河南登封少林寺,歷代僧人在過去一千五百年的歷史中, 創造了多達七百零八套少林功夫,形成完整的禪武文化體系。然而﹐少林功夫經常被簡化為方便世人學習和競技的「少林拳」﹐令人們所認識的少林武學趨於單調﹐宗教內涵漸失。甚至現在的少林弟子, 許多也忽視其以武參禪的價值。 而不少打著少林寺名號招生、表演的冒牌「少林武館」,更影響了少林的聲譽。少林寺方丈釋永信相信,少林武術如果被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將可以確立少林寺對於少林功夫的正宗地位,從而維護少林功夫的源頭。

  另外, 少林寺已經建立少林武術圖書音像館,並將建立「少林文化研究院」,系統地研究禪、武、醫、藝術等少林文化。少林寺今年還將舉辦首屆少林功夫國際學術研討會。



☆ 北京「出世神韻」展覽上月結束

  上月八日, 由中國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於去年十月二十五日開始, 假中華世紀壇藝術館舉辦的「出世神韻───青州佛造像藝術展」圓滿結束, 並將於三月移師山東省博物館展出。

  是次展覽乃當局為響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年」(今年)而發起。 展品都是從一九九六年十月出土的四百餘件佛像中精心挑選出來,共一百零八件, 其中十多件更是首次與公眾見面的造像精品。展品所屬年代從北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至北宋天聖四年(公元1026年),年代跨度近五百年之久。

  這批造像造型多變, 雕功精美, 貼金彩繪保存完好,十分罕見。出土當年即被評為一九九六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二零零一年三月又被評為二十世紀百項重大發現之一。



☆ 北京展現「天竺之魂」

  北京中華世紀壇藝術館於2月14日至3月17日舉行「天竺之魂───印度古國青銅雕像展」, 展出八十多件古印度青銅造像。

  是次為印度加爾各達國家博物館百多年來, 運送文物出國展覽最大規模的一次,可算是新世紀中印文化交流的一件盛事。展品都是印度的無價之寶,包括了婆羅門教、佛教和耆那教的各種神像,大部分屬於古印度波羅王朝(公元750-1150)與朱羅王朝(公元846-1279)時期的藏品,此兩王朝曾經是古印度佛教密宗和印度教諸神造像的兩大中心。其中最受矚目的是常見於教科書的濕婆(印度教主神之一)舞蹈像, 與及那爛陀寺(位於比哈爾邦巴特那附近, 當年玄奘曾到此留學)出土的十五件銅像。

  同一展覽之前已於西安舉行, 北京展覽結束後,將在天津市藝術博物館再次展出。



☆ 山東發現金代佛像

  山東濟南的長清區, 上月發挖出十尊古佛像。 這批佛像於文革時被掩埋地下,數十年後才重見天日。

  這批佛像大小不均、形態各異,其中兩尊的底座上分別刻有「太安元年」(公元262年,三國時代)及「永安五年」(公元302年,西晉)的字樣。然而專家認為佛像造型呆板、臃腫,身體比例不協調; 其風格、題記的字體以及裝飾的雲紋,都是宋金時代的風格。推測「太安」實為「大安」(公元1200年)之誤,「永安」則應作「承安」(公元1209年),均為金代年號。

  學者表示這批佛像意義重大,因為金代的羅漢像、菩薩像比較多見,而像這樣成批出土、有確鑿的題記、造型較大、保存又較完好的佛像,全國都很難得,故在中國佛教造像藝術史上具有特殊價值。



☆ 西漢木像貌似彌勒佛, 中國佛教史或改寫

  江蘇泗水王陵出土的大批文物上月在南京博物院進行整理修復時, 其中一尊盤腿而坐,雙手撫膝,一臉笑容,貌似彌勒佛的木俑引起了專家們的高度重視。 此木俑是西漢中期的陪葬品,按照正史,佛教在東漢時期才由印度傳到中國,如果這尊「彌勒佛」被確認,將會重寫中國的佛教史。

  有學者表示很難斷定西漢晚期已否出現佛教,然而由於中印早就開始了交往,加上此木俑的確擁有類似印度人的高聳鼻樑,因此它可能是其他印式造像。另一個可能是: 它是當時中國的神仙塑像,因為西漢中晚期的神仙像與後來的佛像看上去很相近。即使是神仙像,仍是很重大的發現,因為木質造像在東漢的墓葬中也很罕見。

(筆者按: 彌勒菩薩的法相本為莊嚴相好, 與其他菩薩相差無幾. 而大肚彌勒的法相, 乃根據五代時候一位傳為彌勒化身的契此和尚而造, 因此這形象絕不可能於漢代出現. 至於佛教傳入中國的年代, 正史雖謂始於東漢, 但一些零碎史料顯示, 先秦已有佛教的蹤影. 正如文中學者所言, 中印很早已開始往來, 張騫發現西域早已有四川的笻竹杖即為一例證, 故佛教傳入先於東漢並非全無可能.)


☆《大正藏》校勘版面世;《卍續藏經》電子版料年底完成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上月十五日慶祝成立五週年,並舉行成果發表會。會中除回顧CBETA五年來的發展及成果外,還一併公開電子佛典《大正藏》校勘版。出席者包括該會主委釋惠敏法師、副主委釋厚觀法師、中央研究院教授謝清俊等。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成立於一九九八年二月十五日。致力進行《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一冊至第五十五冊暨第八十五冊,凡五十六冊超過八千萬字經文的數位化工作。電子佛典在二○○一年完成及公開發表,於網路上免費供大眾下載、瀏覽,並製作成光碟免費結緣。 至今流通超過三萬套,遍及世界各地佛學研究者及佛弟子。

  而是次發表的校勘版測試光碟,超過一億字, 包含中國歷代不同版本藏經之間的轉換以及檢索功能,對於深入藏經義理或漢語文字、歷史、音韻等研究,深具價值。 它不僅是世界首次大量公開, 包含校勘的數位化漢文藏經, 同時也是台灣在文獻數位科技上的一大突破,與及全世界佛學教育的里程碑。

  此外,該會現已積極進行《卍續藏經》的輸入、校對和數位化工程,預計在今年底發表,將有助於提供海內外更加完整的數位化漢文佛典。

台長: 主席
人氣(27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