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4-04 17:54:12| 人氣41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國第一古剎──洛陽白馬寺的傳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佛教是甚麼時候從天竺(古印度)傳入中國呢?據《後漢書》記載,東漢永平七年(西元六十四年),明帝劉莊某夜夢見一個身長六丈、頂有光環、全身放光的「金人」自西方飛來。大臣傅毅指出這是西方的聖者,號為浮屠(佛陀)。明帝乃遣蔡愔、秦景、王遵等十多人於遠赴天竺求取佛法。同年,一行人於西域大月氏國(今阿富汗)遇到來自天竺的僧人攝摩騰和竺法蘭,遂禮請他們帶同佛經佛像前來中土。

明帝最初安排他們入住專事接待外國使節和賓客的「鴻臚寺」,翌年下令於洛陽城西雍門外另立一組彷天竺式建築,讓兩位僧人長駐譯經。「鴻臚寺」是官方機構,「寺」是古代中國的一種官署。為表示待兩位僧人如上賓,此組建築仍以「寺」稱之;又因他倆來華路上,全賴白馬背負經像攀山涉水隨行,為紀念此匹白馬而將該寺命名為「白馬寺」,是為中國第一所佛教寺院,享有「祖庭」、「釋源」之譽。而「寺」從此也成為佛教僧人住處之稱呼。

學者多認為夜夢金人的故事神話色彩太重,不大可信,而且當時大臣傅毅似乎已熟悉有關佛陀的事情,故推測很可能佛教早已傳入中國個別地區。其次,白馬寺名字的由來還有另外一個較少人提及的說法:傳說古印度一位國王不滿寺院坐擁大量資產,下令盡毀大小寺院。某夜他夢見一匹白馬,繞著當時的其中一間寺院轉圈悲鳴,聲音十分哀怨悲淒。國王覺得其中包含了某些啟示,故下令停止毀寺,並將夢中所見的寺院易名為白馬寺。洛陽白馬寺正是仿效此寺命名。有謂寺院中本有白馬繞寺悲鳴的壁畫,不過後來脫落了。

無論如何,明帝夜夢金人、寺院因紀念白馬而得名的說法已廣為流傳。攝摩騰和竺法蘭也在白馬寺譯出了首部漢文佛經《四十二章經》。其後安法賢、曇柯迦羅、康僧鎧、曇無諦等僧人都曾在寺內譯經。其中曇柯迦羅在此翻譯了第一部漢文律典《僧祗戒心》。六朝至唐代,白馬寺的香火都十分鼎盛,很多外來僧侶都來此駐錫。武則天曾對寺院進行大規模擴建,當時寺中僧眾多達千餘人。此後白馬寺又幾經興廢,明、清兩度重修。清末民初,白馬寺無人問津,漸趨破舊。一九六一年,國務院將該寺列入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爾後政府一直支持白馬寺維修、增設新建築物與綠化帶,以及開辦佛教研究中心。

今天的白馬寺佔地三萬多平方米,坐北向南,背靠邙山,面臨洛河。主要建築群自南向北分佈,包括山門、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盧閣,兩側還有鐘鼓樓、客堂、齋堂、祖堂、禪堂等。建築物大致上對稱排列,佈局嚴整。

白馬寺的山門外有兩尊青石馬塑像,坊間誤傳為漢代負經來華的白馬像,事實上是一九三五年時從另一北宋古墓搬過來的。山門內東西兩側的柏樹林中,鐘鼓二樓附近,各有一座圓塚型墓穴,合稱「二僧墓」或「騰蘭墓」。乃為紀念兩位最先來華的印僧而設,東為「漢啟道圓通摩騰大師墓」,西為「漢開教總持竺法蘭大師墓」。此二封號是宋徽宗趙佶所追封,墓碑則立於明崇禎年間。

香客進入山門後,首先可以見到天王殿。它其實是白馬寺最先的山門,元代置彌勒菩薩(布袋和尚)、韋馱菩薩及四大天王像於其間,明代時再在它前面另建山門,原來的山門就變成了天王殿。

通過天王殿,未到大雄寶殿前,有一座建於明代的大佛殿。其左右及後方殿壁以楔型漢代磚石疊砌,比較罕見。殿中央是典型的「一佛二弟子二菩薩」鋪排,即釋迦牟尼佛和阿難、迦葉二弟子,以及文殊、普賢二菩薩。殿後另供一觀音菩薩像。佛殿東南角懸掛著一口明嘉靖年間鑄造的大鐘,重二千五百公斤。據說鐘聲能響遍方圓十里,而且遠在廿五華里之外的洛陽老城鐘樓上的大鍾也會產生共鳴。這正是享負盛名、洛陽八景之一的「馬寺鐘聲」。每年元旦,這裡都會進行鳴鐘慶祝及祈福的活動。

大雄殿是白馬寺內最大的殿宇,殿內供奉「三世佛」像──婆娑世界的釋迦牟尼佛、東方琉璃世界的藥師佛、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韋力、韋馱二天將侍立佛前,十八羅漢分坐東西兩側。這些造像都是元代時採用源於戰國、盛於隋唐、宋後逐漸失傳的夾紵幹漆技術製造,手工精美,而且歷久常新,現今只有少量同類作品存世。此等歷史和藝術價值極高的佛像,本來全由北京故宮收藏,一九七二年調撥了給白馬寺。看來有關方面有意把白馬寺塑造成宗教和文化的新聖地呢。

於白馬寺譯出的經典全都珍藏在殿內,善信禮佛的同時也等於在拜經。據傳,北魏時曾有僧人膜拜時看見經卷發出五色光芒,照徹大殿。彩光中更現出佛菩薩的慈容。此外,殿內側壁闢有木雕佛龕,供奉了五千多尊佛像。

大雄殿後有接引殿,乃白馬寺最小和修建年代最晚的殿堂。「接引」是指佛菩薩引導亡者往生淨土,因此殿中供奉的是「西方三聖」,即阿彌陀佛及觀音、大勢至二菩薩。為接引之事別立一殿,在一般寺院中並不常見。

寺院後方有一座青磚鑲砌的大型高臺建築,名為「清涼台」,估計是漢代所建。相傳這裡原是漢明帝少年時避暑讀書之地,後來讓給兩位高僧居住及譯經。臺上中心建築為毗盧閣,四周有放生池、廊房及新建的藏經閣、法寶閣,後兩者分別供奉著泰國佛教界和印度政府贈送的佛像。毗盧閣由於築於高臺之上,故有「空中庭院」之美名。內供毗盧遮那佛和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合稱「華嚴三聖」)。兩旁的偏殿攝摩騰殿和竺法蘭殿,分別有兩位高僧的塑像。

白馬寺內藏有許多歷代碑刻,其中最著名的是「趙碑」和「斷文碑」,分別位於山門內的東西兩側。趙碑指元至順四年(一三三三年)趙孟頫書寫的《洛京白馬祖庭記》碑;斷文碑則為一塊巨大的半截殘碑,上書《重修西京白馬寺記》,可能刻於宋金之際。此碑的碑文並非由上而下以一長行寫到底,而是用短行分成五行寫出,故稱「斷文碑」。另外,北宋《摩騰入漢靈異記》、金朝《釋源白馬寺舍利塔靈異記》、清朝《白馬寺六景》等都是有名的碑刻。

  白馬寺中種有許多石榴樹。石榴原產於安息(今伊朗),漢代時跟佛經、佛像一起傳入中國。當時白馬寺的石榴被視為中外人民友好的象徵,受到人們的讚美。

在白馬寺南邊的鐵路兩側,有兩個高高的土丘,據說是焚經台的遺址。相傳東漢時很多道士質疑佛法的價值和攝摩騰、竺法蘭的證量,上表明帝大肆批評佛教,後者遂令道士們與兩位大師於白馬寺辯論。兩位大師在明帝與群臣跟前,先辯破一眾道士,繼而當眾焚燒儒、釋、道三教經典,結果儒道典籍均化為灰燼,佛經卻倍添光潔亮麗(有人說是因為這些佛經經過特別「處理」)。接著攝摩騰和竺法蘭更昇到火堆上空,示現各種神變,四座震驚,紛紛皈依。土丘前原有「東漢釋道焚經台」碑,後來移到寺內下僧院中。

在白馬寺以東二百五十米處,有一座高約廿五米的齊雲塔。它前身是漢明帝下令建造的木塔,北宋末年被金兵燒毀,後來金朝又重建了一座十三層的四方形密簷式磚塔。此塔頗富唐代風格,古雅秀麗,值得一看。

兩位印僧遠道帶來佛法,辛勞地翻譯經典,令聖教在神州大地上紮根生長,華夏蒼生咸獲解脫之道,猶如久旱之土欣逢甘霖。大家從洛陽西關乘搭五十六號公車,在終點站下車。就可以參訪此一集宗教、歷史、藝術文化寶藏於一身的寺院,同時懷勉兩位印僧的偉大功德。


☆ 本文發表於《菩提月刊》239期

台長: 主席
人氣(41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