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4-04 17:15:27| 人氣1,54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藏傳佛教概述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最近舉行的「雪域明珠‧中國西藏文化週」,在香港掀起一股西藏熱,未知大家對藏傳佛教認識有多少呢?

  所謂藏傳佛教,是指主要孕育於西藏的藏語系佛教,盛行於我國西藏自治區,四川、青海、內蒙等地之部分地區,以及尼泊爾、不丹、錫金等國家。教法系統上屬於大乘佛教,為了和同屬大乘、北傳的漢語系佛教區別,故稱之為藏傳佛教。

           藏族最初信仰其本土宗教「苯波」(Bonpo, 俗稱「黑教」),傳說由藏王拉托托日年贊(約公元四世紀)開始從漢地傳入佛教。其後藏王松贊干布(617—650在位) 迎娶了唐朝的文成公主,後者把佛像、佛經帶入西藏,並極力鼓勵松贊干布推廣佛教,佛教遂於西藏日漸流行。到了赤松德贊(755—780在位)時,先後從印度迎請寂護大師及蓮花生大士入藏,分別宏揚顯密教法。據說蓮花生大士降服了苯波的鬼神,教導出多位佛門龍象,並留下大量典籍和密法,形成藏傳佛教的首個派別「寧瑪派」(Ningmapa, 俗稱紅教)。
   
  由於西藏大部分臣民均信奉佛教,加上彼鄰天竺,佛法交流頻繁,故明師輩出,產生了多個教派,能流傳至今的有「噶珠派」(kagyupa, 俗稱「白教」)、「薩迦派」(Sakyapa, 俗稱「花教」)及「格魯派」(Gelugpa, 俗稱「黃教」)。這些教派主要是由不同老師聚徒修學而逐漸形成,彼此間只有各派老師根據自己經驗所教導的實修細節不同,教理上並無根本的差異。諸派中以格魯派最為興盛,擁有最多的寺院及僧侶。當今著名的轉世活佛達賴和班禪喇嘛,也屬於此一派別。
       
  所謂「活佛」,實際上是漢人創造出來的名詞,其藏語Tulku原意為「化身」或「轉世者」,指轉世再來的修行人,並無活著的佛的意味。不過,倒有許多「轉世者」被視為佛菩薩或祖師的化身,如達賴和班禪喇嘛分別被看作觀音菩薩及無量壽佛的化身。
       
  至於「喇嘛」(Lama),藏語意謂「上人」、「上師」,本來是對具有密宗導師資格的僧人的尊稱,但後來普及至所有僧人也稱作喇嘛(情形類似漢人見到出家人都叫法師)。然而,藏語並無「喇嘛教」(Lamaism)一詞,這是外國人發明出來的,很多「喇嘛」都表示此稱呼並不正確,因「喇嘛教」可能令人誤會是另一個宗教,而非佛教的一支。

  藏傳佛教認為上師十分重要,除了因為一位具格的上師應該具備通達經論、嫻熟戒定慧三學、具慈悲心、善巧弘法利生等種種德性外,更重要的是我們無緣值遇佛陀出世,上師則擔當了將佛法引介給我們的角色。藏傳佛教要求修行者尊敬上師就如尊敬佛菩薩一樣,前述將達賴和班禪喇嘛視為觀音及彌陀化身的觀念,也是出自這股對上師的虔敬。這並非迷信而是一種有利修行者的功夫,因為虔敬能打開我們的心,使我們放下我執,易於領受教法。事實上,這不是藏傳佛教獨有的主張,南傳佛教也有很強的敬師傳統。正如達賴喇嘛所言,將上師目如佛菩薩較能策勵一般大眾。然而,他也提醒修行者,上師的恩德在於作為我們與三寶間的橋樑,但切莫有意無意地以為其本質更勝佛陀,蓋佛陀已是三界中的最勝者,而上師本身亦為佛寶或僧寶所攝。

  還要注意的是,「活佛」不一定是具格的上師,「活佛」只是一個名銜,表示其人前世是修行者,其今生有多少成就,還是要看其學養。反之,上師不一定是「活佛」,任何修行者只要在聞思修上得到一定的成就,都可以得到導師資格。總之,一位上師的教、證二德遠比頭銜重要。
      
  剛才提及的密宗,是大乘佛教中的一個修習體系,主張以持誦真言(佛菩薩間言簡意豐的密語,具有無量義理及功德)、觀想(想像有關佛菩薩的畫面)、結手印(有象徵意義的手勢),配合禪修,轉化凡夫心識成智慧而開悟。

  由於密宗的法義奧晦,故必須由具格上師傳授,弟子不能自行胡亂修學,以免出現錯誤,故名為「密」宗;適合向一般大眾宣說法義的,則相對稱為「顯」宗。是次西藏文化週活動中的「灌頂」,原本就是指密宗傳法的儀式。「灌頂」最初是古印度國王的登機儀典,後來被密宗採用為授予修法權力的儀式,灌頂的藏語wang kur正是「授權」的意思。
      
  灌頂不僅授予受灌者修持密法的權力和佛菩薩、歷代祖師的加持,還能淨化行者的身心障礙與煩惱,啟發其本具之智慧及成佛種子。真正的灌頂(稱為大灌頂wang chen)包含十多個子灌頂,上師和弟子都要做很多前行準備,整個儀式需時七八個小時(一般都分兩天舉行)。由於密宗對師徒關係態度很慎重,大灌頂之前授受雙方都應互相檢視資格,不應隨便進行灌頂而結下師徒關係,弟子受灌後也要遵守一些誓戒。

  香港一般舉行的「灌頂」多數不是大灌頂,而是名為「隨許」(藏語je nang, 又譯作隨授、允許,俗稱「結緣灌頂」)或「長壽灌頂」(tshe wang)的儀式。此兩者主要是一種加持祝福的儀式,只有三個或五個左右的子灌頂,僅授予參加者部分修法權力,一般兩、三個小時就完成,普羅大眾也可自由參與,參加後亦沒有太嚴格的誓戒要遵守。是次西藏文化週活動中的「長壽灌頂」就是這一類儀式。修學密乘的人必須了解大灌頂與上述兩者的分別,千萬不要在接受隨許或長壽灌頂後,便以為可以自修高深的密法。

  尚有一點不能不提,很多人都直接把藏傳佛教喚作密宗,將之與所謂「顯宗」的漢傳佛教對立起來。其實藏傳佛教包含了顯、密二宗的完整教法,更主張修行者應該先學習顯宗的經教,才進入密宗的修法。兩者相輔相成,只修密宗是難以成就的(這是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特別強調的)。有些僧人甚至在完成十多至二十年的顯宗課程後,不選擇學密,而繼續研習經論。反過來說,漢傳佛教亦非只有顯宗,古時漢地密宗曾盛極一時,至今仍保存著若干密宗的儀式及內涵,如早晚課誦的各種咒語及焰口施食等儀軌;密宗經典《大日經》中「菩提心為因,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一語也是漢傳佛教傳誦的箴言。
      
  因此,藏傳和漢傳佛教不僅在教義上沒有抵觸,更可互相學習、互相補足,構成完備的顯密佛法系統。加上西藏本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漢藏兩族親如手足,故不論從地理、民族還是宗教的角度看,藏傳佛教都是中國佛教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藏傳佛教早於數十年前已傳入香港,近十年間的發展尤為迅速,各派先後建立的道場多達數十個,並有喇嘛駐港弘法。各道場每個月都有課堂、共修、法會,並且不定期迎請高僧來港進行灌頂、開示等活動。彼等與漢傳佛教各大道場保持友好關係,時有互相合作,共同佈教度眾,使港佛教更多姿多彩,百花齊放。


 

☆ 本文發表於《菩提月刊》第234期。

台長: 主席
人氣(1,54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佛法 |
此分類下一篇:細說光孝寺的人和物
此分類上一篇:聖苦自解脫祈請文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