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6-29 13:47:57| 人氣1,346| 回應1 | 下一篇

《老子》的作者及思想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老子》相傳為老子所著, 乃以作者命名. 今本《老子》凡八十八章, 漢《老子章句》分其前三十七章為道經, 後四十四章為德經, 故又合稱《道德經》. 然而學者們對《老子》一書作者是誰意見不一, 認為是老子、老萊子、太史儋、莊子門徒或呂不韋之門客的都有. 各方爭論甚劇, 筆者嘗試精述彼等激辯之要:

一.《老子》的作者

認為《老子》非老子所著者例如梁啟超, 他指出《老子》中「偏將軍」「上將軍」「萬乘之主」「王侯」等皆戰國用語; 書中常以仁義並稱, 此用法始於戰國時人孟子, 故不可能為春秋時之老聃所作. 且老聃是春秋時人, 與孔子同時, 但孔子及稍後的墨子孟子都沒提過他 (《禮記.曾子問》雖載孔子問禮於老子, 但後者之言論跟《老子》之反禮思想不合, 故該老子應非著《老子》之老聃. ).

學者張壽林考究, 春秋之書常用「于」作介詞, 戰國始則多用「於」, 《老子》內有四十七處以「於」作介詞, 另有四處疑作介詞; 日人武內義雄亦考證《老子》裡「助」字沒固定用法, 是以該非一人所作.

馮友蘭認為孔子前無私人著作之事, 因此《老子》不得早於《論語》; 《論語》、《孟子》時代只有問答體, 《老子》為簡明之經體, 當為戰國之作品. 唐蘭更甚提出《老子》文體類於《墨子》〈尚賢〉、〈尚同〉等篇.

侯外廬、楊榮國、顧頡剛皆主張《老子》包含了先秦道家各派的思想, 如楊朱之貴生、宋牼之節慾、關尹之清虛、彭蒙和田駢之不教、莊周與慎到之棄知去己、戰國末年之重農愚民思想, 甚至倪良之兵家計; 也包括了對各學派的批評, 像批評孔子之仁、墨子之尚賢明鬼、孟子之仁義以至商鞅之變法. 劉節亦謂「老子講心講氣, 如沒有宋牼孟子思想作根據, 那便是無源之水」並云《老子》歷楊朱、孟子、慎到至莊周孕育而成.

此外, 諸學者更懷疑老子是否真有其人, 蓋《史記》所載老子之姓名及生平與老萊子和太史儋的混淆不清; 又老子八代孫(《史記》載老子八代孫名解, 為膠西王卬太傅, 後者是漢景帝時人)跟孔子十三代後人(孔安國, 漢景帝至武帝時人)同時, 若孔老真為同時人, 則此情況有違常理. 而《莊子》雖有老子之記載, 然其多說寓言, 不可盡信.

而支持《老子》為老子著作者之證據則包括下列數端:

1.《史記.老莊申韓列傳》載老子「著書上下篇, 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
所載篇章、主旨、字數皆與今本《老子》相合.

2.《莊子》及《韓非子》均多處引用《老子》之經文, 如《莊子.天下》云: 「老聃曰: 知其雄, 守其雌, 為天下豁; 知其白, 守其辱, 為天下谷.」所引見《老子》第十八章; 《韓非子.六反》謂:「老聃有言曰: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所引見《老子》第四十四章. 復有〈解老〉〈喻老〉專篇發揮《老子》思想. 莊子跟韓非俱戰國時人, 足見《老子》成書於戰國前, 與老子時代相符. 且莊韓二人皆承認《老子》是老子之作, 應該可信, 否則彼等大可謂其學說是自己所創, 無須尊奉他人.

3.《荀子.天論》有「老子有見於詘, 無見於信.」之語.「詘」為《老子》主要思想之一, 他亦謂此乃老子之主張, 那他大概也見過《老子》(荀子是戰國人). 詹劍鋒指出春秋時私人著作之風已開, 《竹邢》《孫子兵法》等皆於孔子之先, 所以上述人等見過《老子》乃正常之事.

4. 除了少部份文句及詞語是後人增補外,《老子》全書思想、寫作手法一致, 自成體系. 可見乃出於一人之手, 非後人併合而成. 任繼儒認為儒、墨、法典籍以至《孫子兵法》均有其學派之門人發展增補之況, 但不能因此否認孔墨韓等為其書基本思想的奠基人,《老子》之情況也復如是.

5.《老子》思想不及莊子成熟, 可知其應成書於莊子前. 胡適提出《老子》「吾不知其名, 字之曰道, 強為之名曰大」之言, 點明其說初出, 尚未有適當的名字, 方勉強名之. 但到戰國時——如《莊子》書中, 道已成為一武斷原則, 不再是「強為之名」的假設了. 勞思光亦同意《莊子》思想比《老子》有系統, 及對後者之說有發揮. 再者, 徐復觀表示《老子》有人性論, 卻沒一個性字, 蓋性字流行於戰國初期以後, 故《論語》中只有兩個性字, 足證《老子》成書於戰國前.

6. 勞思光指出書中之戰國用語及仁義連用可歸因於後人竄改, 不足證實《老子》晚出. 任繼儒亦謂無為、貴柔、不信天命之思想, 春秋時代已具雛型, 所以不能說《老子》之思想來自戰國諸子. 復次, 詹劍鋒提出「王侯」、「王公」等語, 周初已有, 仁義並舉也是春秋通行用語. 另外, 呂振羽認為《老子》思想像春秋末期沒落貴族的言論, 並有封建兼併時代色彩, 當屬春秋作品.

7. 胡適認為《老子》屬韻文體, 韻文體先於答問體, 故《老子》出現應早於《論語》. 勞思光則認為春秋戰國時, 南方人多用韻文, 北人多用散記, 因此《老子》之文體難以證明其成書時代, 惟可顯示其乃南人所著. 而老子據說正是楚人(南人) . 張岱年則相信《老子》文體跟《孫子兵法》相近, 後者已肯定是春秋時之作品, 故《老子》亦當為春秋作品. 無論何者為對, 都證明《老子》之作者是老子的可能性較大.

8. 至於老聃是否真有其人, 及是否與孔子同時, 多數學者皆持正面看法. (一般認為其生卒年份約是580B.C.—500B.C.) 因《莊子》《荀子》《禮記》《呂氏春秋》《韓非子》《史記》等皆有老聃與其學說之記載, 部份更記載了孔老同時, 該當可信. 再者, 呂振羽認為《論語》內「以德報怨」、「仁者必有勇」、「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之語,《老子》裡也有類似之文, 陳鼓應更舉出《論語》內多處有《老子》色彩之文, 可見孔子嘗受老聃影響, 兩者是同時人.

9. 有云《老子》作者可能是老萊子或太史儋, 然而《史記》載老萊子「著書十五篇, 言道家之用」, 和老子「著書上下篇, 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之旨趣、篇章均不同. 且《漢書.藝文志》兼載兩者之著作, 益見老萊子非《老子》著者.

太史儋方面, 勞思光認為其入秦於秦獻公十一年(374B.C.), 距孔子死(479B.C.)百零五年, 老聃不可能如此長壽. 而太史儋入秦謁獻公乃斑斑可考之史實, 但北方, 尤其是秦國未見有道家學說流傳. 且其對秦獻公之語「始秦與周合, 合五百歲而離, 離七十歲而霸王者出焉」無道家氣息, 卻類於蹤橫家. 是以太史儋與老聃非同一人, 也非《老子》之作者. 只因古時「聃」「儋」音同, 且太史儋跟老聃同為周史官, 俱嘗出關入秦, 司馬遷方將彼等相混. 另一學者高亨也有近似觀點. 而受學者質疑的老子後代世系, 勞氏認為應屬於太史儋, 蓋由他至其第八代孫, 平均每代相隔二十七歲半, 時代較為合理. 老萊子的問題亦然, 其與老聃姓氏、藉貫相同, 皆言道德, 才跟老聃混淆.

筆者以為,《老子》一書為老子本人所著的論證似稍為合理, 但仍非盡無疑點. 較穩妥的說法, 不應謂《老子》全由或全非一人所成, 而是部分由老聃親作, 經後人不段修改增補, 以致其成書年代與老聃相距較遠, 並混有其他學說.



二.《老子》思想大要

1. 形而上論——道生萬物
老子稱宇宙萬物之根源及本質為「道」, 「道」亦是萬物之原理和律則.

由於「道」早於天地出現, 超然於萬物之上, 是我們經驗以外之物, 故不能以日常經驗及知識理解它, 也不可以言語描述它, 及用經驗世界中之概念命名它. 稱之曰「道」只是為方便表達而權宜命名而已. 其形態深邃、虛無飄渺、若存若亡, 混然不可知. 正因其無形相限制, 獨立自生, 遂無壞滅窮盡, 且能如風箱生風不止般生出萬物不竭. 所謂「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 獨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 字之曰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 「無」為道體, 「有」乃道用, 二者一體兩面, 同屬於「道」.

萬物自「道」而生, 由簡洐繁, 生成後仍為「道」所養所育, 依循自然法則(也就是「道」之規律)循環變化, 最後歸本於「道」. 「大道氾兮, 其可左右. 萬物持之而生而不為辭, 功成不名有, 衣養萬物而不為主.」(三十四章) 這正是「道」的德性.

「道」性質既虛無恍惚, 故以柔弱為運行律則, 其所產生之萬物亦以柔弱者為上. 例如「人之生也柔弱, 其死也堅強; 草木之生也柔脆, 其死也乾枯.」(七十六章) 萬事萬物皆應順乎「道」, 是以產生了老子貴虛靜、尚柔弱之哲學路向.


2. 道德觀——尊德性、賤仁義
老子否定一般人認同的道德標準(仁義禮智等), 因這些標準都是相對各種惡而生的, 若沒有惡, 就沒有道德, 若人人皆有真正的道德, 則何來道德與不道德之分? 何須提出道德? 換言之道德其實是人心墮落的表徵, 故云: 「大道廢, 有仁義; 智慧出, 有大偽; 六親不和, 有孝慈; 國家紛亂, 有忠臣.」(十八章)

老子認為真正的道德是自然而然, 抱持單純之心, 不作道德想而行無為, 如此才符合自然之道. 否則執著道德, 行之有為, 反會落入. 此即「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 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三十八章) 真正之道德是無想無為, 與「道」生養萬物之德性相通; 當真正之道德失去後, 遂出現有想有為之仁義; 仁義也失去後, 乃有外在規範之禮. 禮不僅是道德淪亡的產物, 更會挑起紛爭, 蓋施禮者都希望對方以禮回應, 若對方不這樣做, 施禮者則會心生怨恨, 引起爭執. 故老子斥禮是「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三十八章).


3. 知識論——泯是非、薄學問、輕智巧
老子云「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斯惡已; 皆知善之為善, 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 難易相成, 長短相形, 高下相傾, 音聲相和, 前後相隨.」(第二章) 世間一切價值及概念都是人為的、相對的, 因此沒有客觀的知識. 韋政通稱老子主張的是「直覺之知」, 和知識之知不同. 誠然, 老子謂「不出戶, 知天下; 不窺牖, 見天道. 其出彌遠, 其知彌少.」(四十七章) 人應返求諸己, 以心靈直觀宇宙, 體解大道, 知識只會將精神轉向外物, 徒添煩惱, 反而失去真道, 是以老子提出「絕學無懮」(二十章) 「知者不博, 博者不知」(八十一章) 知識之知乃學問之累積, 「直覺之知」則不需知識, 甚至要去除知識之障礙, 保持心靈之空明: 「為學日益, 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 至於無為.」(四十八章)

再者, 老子以為知識增長人們的智慧, 人們有了智慧, 就學會了奸詐, 並產生許多光怪陸離之事物, 令社會更形紛亂. 故老子是反智、反知識的. (參考4.政治觀之部份)


4.政治觀——無為而治
如上所述, 老子反對道德及知識, 故提倡「天下多忌諱, 而民彌貧; 朝多利器, 國家滋昏; 人多伎巧, 奇物滋起; 法令滋彰, 盜賊多有.」(五十七章) 又云「絕聖棄智, 民利百倍; 絕仁棄義, 民復孝慈; 絕巧棄利, 盜賊無有」(十九章) 政府若多智慧, 則多權謀, 與臣民間多明爭暗鬥, 國家將更昏亂; 人民若多智慧, 則會產生各種新奇怪誕之事物, 社會將更不安. 統治者若頒下太多禁令、法令過於嚴苛, 人民動輒得咎, 連生產也受限制, 則將更貧窮, 只好相率為盜. 只有放棄智慧技巧利益, 人民才能得到益處; 拋棄仁義, 人民方可回復真正得道德.

老子具體的政治方針是「古人之善為道者, 非以明民, 將以愚之」(六十五章) 統治者應去除能導致人們心靈墮落、互相爭奪, 引起社會混亂的東西, 如賢德之名譽、稀珍財貨、狗馬玩好等, 避免發展人民心智, 只要給予勞動, 讓其飽食裹腹, 任其安於滿足物理需要之層次. 人民無知無欲, 自然無人作亂了. 而最理想的社會型態是「小國寡民……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 樂其俗. 鄰國相望, 雞犬之聲相聞, 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八十章) 「太上, 不知有之」(十七章) 一切是非都是人與人相交及慾望的結果, 人民不相往來, 返璞歸真, 甚至不知有國君, 那就天下太平了.

對外方面, 老子主張國與國間應和諧共處, 大國謙卑對待小國, 取得小國之入事; 小國謙下對大國, 取得大國之兼畜. 老子還反對戰爭, 因戰爭會使民不暸生:「師之所處, 荊棘生焉. 大軍之後, 必有凶年」(三十章). 只有在迫不得已時才能發動戰事.


5. 人生哲學——守靜無欲、居下無爭
老子認為人該節欲、知足、知止(適度), 因「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聾, 五味令人口爽. 馳騁畋獵, 令人心發狂; 難得之貨, 令人行妨.」(十二章) 「甚愛必大費, 多藏必厚亡.」(四十四章) 「金玉滿堂, 莫之能守; 富貴而驕, 自遺其咎」(第九章) 縱欲太過, 則官能衰退, 靈性墮落. 且欲望太多, 為滿足之也必須花費很多資源; 珍藏財貨過多, 守護便困難, 亡失時損失亦相對嚴重. 富貴更令人容易沉迷欲樂, 自招惡果. 其次, 「寵為上, 辱為下, 得之若驚, 失之若驚.」(十三章), 是以名譽跟富貴一樣要不得.

人復應韜光養晦, 避免紛爭, 混同俗世:「挫其銳, 解其紛, 和其光, 同其塵.」(五十六章) 由於「道」有循環(物極必反)、柔弱之特性, 故人「自見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無功, 自誇者不長.」(二十四章) 正如刀子磨得太利便會折斷一樣. 相反「曲則全, 枉則直, 漥則盈, 蔽則新, 少則得, 多則惑.」(二十二章) 「道」生養萬物而不居功, 故人「後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全.」(第七章)

為體解大道, 人應「致虛極, 守靜篤」(十六章), 即消除心智的作用, 拋棄知識, 保持心靈之空明. 又當清虛自守, 卑弱自持, 於人前表現愚昧, 一自繫念於「道」.

台長: 主席
人氣(1,346) | 回應(1)| 推薦 (5)|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近期盛事國際道德經論壇活動完滿結束,現在看回這詳細闡述老子的作者和思想的文章,更令人有所體會,其實道德經中帶出的觀念,如身重於物,天人合一,為善隨和,崇儉生活等觀念,不同時期對任何人都有借鑑的作用,道家思想真不簡單丫!
2007-05-04 00:18:2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