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5-11 01:19:18| 人氣1,49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國台商面臨嚴峻挑戰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經濟日報╱社論 2012.05.10
 
受到歐美債務危機擴散及國際經濟衰退影響,近年來,中國外資企業的獲利每下愈況,陷入經營困境,甚至結束營業的企業愈來愈多。中國官方公布的資料顯示,今年第1季,全中國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利潤,較上年同期萎縮1.3%,其中,外商投資企業獲利減少12.6%,與國有企業的表現不分軒輊。最近北京清華大學在廣東的調查,約有半數左右的台商,在5年內有倒閉危機,東莞和深圳台商有二成出現經營風險,外銷接單普遍不如以往,嚴重者減少三、四成,以加工貿易業務為主的中國台商正面臨空前的挑戰。

中國台資企業獲利不佳,主要原因在於生產成本暴漲,包括勞工僱用成本、缺工問題,土地優惠取消、環保標準提高、原材料價格上漲、人民幣匯率升值等;其次是國際市場需求萎縮,同時又較過去更加競爭、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第3是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特別是融資方面。

短期內,台資企業在中國面臨的經營困境難有改善的可能,主要原因在於全球經濟復甦情勢混沌不明,國際市場需求仍低迷。根據IMF、Global Insight等國際機構預測,今明兩年全球經濟成長將明顯低於前兩年,預估今年全世界出口、進口額成長率分別只有3.2%和3.6%,較上年度縮減將近16個百分點,以外銷為主的中國台商勢將陷入更大困境。

面對全球經濟欲振乏力,中國台商的因應策略不外乎是「轉型升級」,以及配合中共的「擴大內需」政策,積極轉攻內需市場。然而,對於一般中小企業而言,技術基礎較薄弱,且缺乏龐大資金支持,轉型升級談何容易。拓展中國內需市場,有廣大的腹地,聽起來很令人振奮,但面對原本已非常競爭的內需市場,從事傳統加工貿易的台商想分到一杯羹,在產品定位不同、智財權保障疑慮、內需成本較高等因素,其實開拓中國市場之路政治障礙重重。另一個更大的利空因素在於中國投資環境正在質變,不利於所有中小型企業的生存發展,尤其在不利的國際大環境下,中國經濟目前有陷入停滯性通膨的跡象,內需市場商機不容樂觀。

中國商務部發布外商直接投資資料顯示,今年第1季實際使用金額較上年同期下降2.8%,已連續第5個月呈現負成長。造成外資裹足不前的原因,除了外部環境因素外,主要是因為中國的「勞動力紅利」優勢已逐漸削弱,以及長期以來追求高成長、忽視自然環境的政策開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結構」成為今後發展經濟的政策主軸,傳統加工貿易產業不再受到重視,甚至成為被「轉變」或「調整」的主要對象,經營環境惡化。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政府對於當前經濟情勢可能陷入停滯性通膨處境,並未採取積極的政策作為。今年第1季經濟成長率僅達8.1%,已連續5個季度減緩,是過去11季以來最低水準,中共卻沒有像2009年因應全球金融海嘯,積極採取擴張性政策,反而設立了更為緩慢的經濟成長目標(7.5%)。中共樂觀解讀經濟成長減緩現象,是宏觀調控政策發揮了效果,避談更重要的內外部經濟不確定性因素之影響。北京當局在對刺激經濟成長政策的作為上瞻前顧後,可能的原因之一是擔心導致通膨惡化,因為成本推動和輸入性通膨推動物價上漲壓力仍然存在,也可能在凸顯其已做好轉型升級的準備。對眾多的中小型台資企業而言,辛苦挺過了全球金融海嘯,今後在中共致力推動轉型升級的過程中,調整步伐若趕不上,則有可能遭到淘汰,不能等閒視之。


中國經濟轉型與台灣出口轉折
*工商時報 2012-05-11 

 根據財政部最近所發佈的進出口統計,從2009年第4季金融海嘯復甦以來,台灣今年首季出口第一次出現負成長,跟去年同期比較,衰退幅度達4%,至於進口則減少將近6%(部分反映國內投資不振)。官方甚至預警,由於去年四、五月的出口大幅擴張,水位甚高,意味著今年第二季的出口成長率很難樂觀。果不其然,4月台灣出口年減少6.4%,前4月出口合計負成長4.7%,出口減幅確有擴大趨勢,其中對中國出口更是創下10.1%的衰退幅度。

 涉外經濟活動同時萎縮,特別是出口出現由正轉負的轉折,確實堪憂。理由在於,這顯然不全是國際景氣持續低迷所引起。觀察鄰近國家,包括中、日、韓、新加坡等國的出口都還能維持成長局面,韓國第一季出口成長率即為3%。同時也不應該歸責於匯率因素,因為這段期間新台幣匯率並無劇烈波動。

 斯人獨憔悴的原因何在?財政部的數據其實已可找出蛛絲馬跡,主要由於台灣對中國市場的出口動能出現疲態。去年台灣的出口成長尚維持12.3%,但對中國出口則低於平均,只達8.1%,而今年第一季出口所呈現出來的4%負成長,單單對中國就減少9.7%。由於中國是台灣最大且佔將近4成的出口市場,對中國輸出衰退,勢必嚴重拖累整體出口表現。唯一逆勢成長的是東協市場,雖未若前兩年亮麗,但也增加7.7%,其原因除了資通(ICT)產品居功厥偉之外,也跟國際原油及礦產品等原物料價格上漲,報價拉高有關。

 更不尋常的是,台灣對中國出口出現將近兩位數字的嚴重衰退,而且從比較容易受到國際需求影響的電子、通訊與光學產品,到塑膠及機械等傳統夕陽工業製品都是如此,涵蓋產業相當全面。佔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早收清單最多項目的機械產品,出口衰退幅度甚至高達21%而居冠,對照2010年的大幅成長88%,即使2011年仍有21%成長,為何大起大落的原因?

 分析造成台灣出口中國失去動能的肇因,首推台商投資中國日益成熟,導致投資帶動貿易的效果逐漸降低。就製造業的部分而言,供應鏈逐漸在地化是主因。包括投資項目轉向產業中上游,足以替代台灣產品供應,甚至可以回銷;以及為因應沿海地區的勞動成本快速增加,而往二線、三線城市或內陸移動,距離台灣愈來愈遠,運輸成本增加,也會減少從台灣回購的比例。當然,也有部分適合「逐水草而居」的產業,例如紡織成衣,乾脆外移到越南、柬埔寨等工資更低廉地方,或如電子相關產品,為確保供應安全,往往須作廣泛跨國佈局,也會轉移部分原先台灣對中國的出口。

 此外,台商投資中國的重心,也慢慢由製造業轉向服務業,尤其是物流、金融保險、技術服務,以及近來異軍突起的不動產業等。這些產業跟當地法令、兩岸人員移動關係較為密切,跟投資母國的有形商品貿易幾乎不產生關聯,但也會發生「跨境服務貿易」。樂觀來看,也形同將兩岸經貿交流推向另一個境界。

 近來中國的政策方向,諸如「十二五規劃」中所高舉的「調產業、調區域、調結構」,也會加速台商投資往產業升級、內陸、服務業的領域邁進,勢必再度降低兩岸投資與貿易的連結。更重要的則是中國經濟轉型的核心目標,亦即降低投資佔GDP的比例,目前大約5成,同時提高內需市場角色,特別是消費佔比,現階段只有3.5成左右,對兩岸經貿也會產生衝擊。

 當中國從「世界工廠」轉變成為「世界市場」,或兩者兼具,在資源有限的現實情況下,第一個意義即是出口成長勢必減緩,連帶加工貿易的進口也會跟著減少。未來5年進出口成長預估只會剩下10%,與2002年到2007年間動輒將近30%的進出口成長相比,已經大幅縮減。這也預示未來各國競逐中國市場只會更加激烈。

 同時,中國更加重視消費也會影響到進口內容,這對擅長於最終消費產品生產並具有品牌優勢的國家有利,包括美、歐、日等工業國家,以及晚近在這方面耕耘有成的南韓。至於台灣出口到中國的產品,9成以上都是中間產品、零組件,以及部分與投資密切相關的資本財,最終消費產品並非主力。如何急起直追,把握中國逐漸升級為消費型國家的各種機會,顯然是台灣當前應加重視的首要課題。

台長: 台北光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