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5-23 10:41:47| 人氣4,98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產經動態》民國106年台鐵高雄站 3鐵、百貨、辦公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台鐵高雄火車站站區未來開發完成後,將成為高雄市的新地標,原有的帝冠式舊車站站體,也將移回原處,讓新舊站體並存(圖/鐵工局提供)
* 聯合報╱記者陳金聲/高雄報導 2010.05.23

佔地將近10公頃的台鐵高雄車站,周邊預計興建6棟的商業辦公大樓,其中包括4棟4層樓的百貨賣場空間,2棟10層樓的辦公大樓,預計民國106年全部開發完工後,將成為台鐵最大的站體,也將成為高雄市的新地標。

台鐵表示,目前停在高雄火車站東側的舊有帝冠式建築,未來將再移回新開發的站區,因此,未來高雄新火車站的最大特色,就是新舊站體並存,除了具交通功能之外,更有觀光價值。

除此之外,新的站體還特別設計飛躍具象的太陽能光電接收體,雖然該太陽光電路板,無法提供站體百分百所需電源,但對節能減碳更具正面意義。

負責這項工程的鐵工局表示,第1期總興建樓地板面積為17萬平方公尺,約近5萬坪空間。未來站體將興建車站主體大廳以及列車月台,地下4層樓空間中,還保留未來高鐵從現行的左營站拉入高雄站的月台空間,高雄新站將會是台鐵、捷運、高鐵3鐵共構建築體。

高雄新站在第1期已規劃完成的建築體外,將保留4塊完整土地,作為日後開發所需,4塊基地總計約5427坪,由於該地區幾乎沒有如此完整土地空間,加上該地區因為站體位置所在,擁有絕佳的交通便利性,一旦大高雄地區的商業需求可以持續回升,未來這4塊基地的價值有機會連翻幾倍。


台灣餐旅教育之父 李福登獲教育部技教貢獻獎
* 聯合報╱記者林保光/路竹報導 2010.05.23

高雄縣東方技術學院董事長李福登獲教育部頒發第一屆「技職教育貢獻獎」,他不僅籌設國內第一所餐旅學校,獲喻「台灣餐旅教育之父」,還曾平息國內首樁學生集體罷課事件,距今正好滿20年。

75歲的李福登現任總統府國策顧問,除任東方技術學院董事長,另任致遠管理學院及台灣觀光學院董事。

李福登對當年處理高雄市私立國際商專的師生集體罷課事件,以及籌設餐旅專業學校,都不願居功,表示期盼未來台灣的技職教育,能多與國際接軌,走向國際化,學生也要具備外語能力,以及專業技能,才更有競爭力。

20年前,國際商專因教師聯誼會不滿董事會干預校務行政,年年虧損的理由,對全體教職員減薪或解聘,教聯會掀起罷教行動,近2000名學生跟著發起罷課行動,要教育部接管學校,爆發國內首樁師生集體罷課事件,轟動杏壇。

李福登當時擔任台南家專(現台南科技大學)校長,由教育部指派代理國際商專校長,經3個月安撫師生,才順利平息罷課事件。

81年8月李福登再受教育部指派,籌設國立高雄餐旅管理專科學校,融合中西教育,開啟國內餐旅教育先河,至今餐旅學校改制高雄餐旅學院,仍是成為許多學生的第一志願,國史館還在「出類拔萃人物訪談錄」系列中,以「台灣餐旅教育之父」為他立傳。


1張優集卡 南台灣300家享折扣
* 聯合報╱記者謝梅芬/高雄報導 2010.05.23

由南台灣300多家商店發起的南台灣消費聯盟,推出可以享有300多間商家折扣的「優集卡」,昨天店家大陣仗串聯,邀辣妹乘坐重機車遊高雄,提醒民眾「A好康」。

昨天下午在優集卡聯合發表會中,湧入數十台重型機車亮相造勢,辣妹更乘坐重機逛高雄最熱鬧的新堀江商圈,吸引民眾目光。

南台灣消費聯盟發起人免費王總經理徐培豐說,南台灣消費聯盟結合了高雄在地300多間店家,共同推出1張可以帶民眾暢遊南台灣、A好康外,更可以免費吃喝玩樂的免費王優集卡。

優集卡每張150元,可上網查詢免費王網址:http://www.freeking.com.tw


高縣最後一次 200青年加冠、飲成年酒
* 聯合報╱記者胡宗鳳/旗山報導 2010.05.23

縣市合併前,高雄縣最後一次的成年禮昨天在旗尾山及孔廟舉辦,由縣長楊秋興依古禮為這群年輕人加冠,頒發成年禮證書,勉勵他們秉持熱情、理想及責任,貢獻國家社會。

往年高縣成年禮都以攀登南橫高山為特色,但受到去年88水災影響,南橫西段的甲仙、梅山等地不利大型巴士行駛,改由縣府安排登旗尾山並在孔廟舉行成年禮儀式,

今年也是縣市合併前「高雄縣」最後一次的成年禮活動,報名相當踴躍,計有中正預校、第一科技大學、義守大學、鳳山商工、福誠高中、文山高中、普門高中、旗美高中、旗山農工等兩百名男女青年報名參加,創下歷年最高人數。

昨天清晨6點30分,學員在縣政府大門口前廣場集合,授旗出發後,8點開始攀登旗尾山;旗尾山也是縣內十大名山之一,雖然海拔只有300多公尺,但由於坡度較陡,對學員的體能也是一種考驗。

10點登山結束由旗山糖廠至孔廟大成殿舉行成年禮儀式,由楊縣長擔任主禮官,為學子加冠。儀式包括向中華民族列祖列宗牌位上香祭拜、加冠禮、飲成年禮酒、頒發成年禮證書、縣長的祝福等。

楊秋興表示,成年禮儀式的設計有其特別的意義;如「加冠」儀式,象徵一個人的身分與責任的轉變,「向中華民族列祖列宗牌位上香、讀祝告文」是提醒準成年人要飲水思源,以及對國家社會都必須肩負起應有的責任。


物種傲全球 台灣海龍宮驚奇多
* 聯合報╱記者曾懿晴/台北報導 2010.05.23

台灣本土物種多樣性驚人,林務局調查發現,台灣已知物種超過五萬種,每平方公里約有一點四個物種,達全球平均值百倍。昆蟲、植物、脊椎動物、菌類等單位面積物種數搶眼,全球名列前茅。

林務局及國科會過去補助中研院,邀集國內一百六十多位生物學者,上山下海踏遍台灣土地,逐一建置台灣物種名錄。林務局指出,物種調查發現多種過去未知的世界新屬新種,如花蓮外海採獲的世界新種水試彷刺鎧蝦,以及存在於西太平洋的擬鮟鱇魚新種等。

台灣半數海岸水深超過兩百公尺,過去採集深海底棲生物困難。兩千年國內研究人員引進深海底棲生物採集技術,在台灣海域發現不少新屬物種。

林務局表示,水試彷刺鎧蝦發現於花蓮外海,水深三千七百六十四公尺處的深淵沙泥底海域,額角呈闊三角形、眼睛退化、腹部無刺、指節後緣成鋸齒狀,發現之後,以農委會水產試驗所研究船「水試一號」命名。

貌似水試彷刺鎧蝦的深淵彷刺鎧蝦發現於台灣東部,為印度太平洋已知分布最深的新屬物種,分布在三千五百六十四公尺至四千四百五十五公尺深的深淵沙泥底海域。

極為罕見深海深層物種暴龍蟾鮟鱇,在全世界僅紀錄兩個標本,近年則在台灣東部外海找到第三尾紀錄。暴龍蟾鮟鱇是名副其實的「大嘴巴」,口部大小約占全身比例的一半,向後延伸超過胸鰭,可吞下比身體大數倍的獵物。

林務局表示,我國陸域土地僅占全球萬分之二點五,目前鑑定出種名的數量達全球的百分之二點五。以蝴蝶為例,台灣就多達四百廿三種,有「蝴蝶王國」之稱。海洋物種數更多達全球平均值的四百倍,為全球海洋物種總數的十分之一,光蝶魚就多達四十三種,為全球之冠。


氣候暖化解析/台灣在發燒 物種忙搬家
* 聯合報╱記者蔡永彬 2010.02.10

台去年年底,中央氣象局發布「1897~2008台灣氣候變化統計報告」,氣象局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程家平指出,這110年來台灣平均溫度上升0.8℃,比全球增溫0.7℃還高;基隆、台北、台中、台南、高雄五個大都會區今昔相比,甚至提高1.4℃。

都會區增溫 海溫也狂飆

氣象局的數據顯示,台灣附近的海面溫度,也和陸上氣溫同步上升,北部海域平均提高1.1℃,南部約0.9℃,近30年來的海溫甚至飆得比氣溫更快。此外,都會地區的平均最低氣溫增加了2.1℃,最高氣溫增加了0.7℃,代表夜晚的升溫現象大於白天,種種跡象顯示,台灣正在「發燒」。

受全球增溫效應影響,百年來台灣地區的等溫線已經向北移動150公里,這個距離大略相當於國道一號台北到台中交流道的距離,也就是說,如果在台灣地圖畫上等溫線,現在的台北氣溫和百年前的台中差不多。氣象局一併觀測到,台灣山區氣溫增加了0.6℃,如果從對流層空氣「每垂直上升100公尺,氣溫下降0.6℃」推算,可以解釋成山區的等溫線約向上提高100公尺。

溫線上移 山頂生物無處去

台大流行病學研究所助理教授蔡坤憲曾指出,「溫度」是物種適應環境最重要的因素。等溫線北移、上移的意義在於:每種生物都有其生存所能忍受的「臨界溫度」,當山區等溫線上移,就意味著原本生長在山腳的生物可能會往山腰擴張;生長在山腰的生物可能會往山頂走;生長在山頂的生物沒處可去,就得面臨生存競爭。

暖化促蚊遷 登革熱往北傳

因為暖化影響,現在蚊子的活動地區和幾十年前有很大差異,歐美國家也開始感受到健康威脅(歐新社)
物種遷移除了造成以前沒有的生存競爭外,還有傳染病擴張的隱憂。例如以往只生長在嘉義縣布袋鎮以南的埃及斑蚊,有可能「飛越北迴歸線」,讓北部也流行登革熱。此外,暖化會加快蚊子發育、繁殖和蚊體內病原體發作。蔡坤憲補充,兩年前曾有日本NHK電視台的人來台灣調查埃及斑蚊生長環境,就是擔心全球暖化造成蚊蟲北遷。

台大流病所教授金傳春認為,全球暖化可能把一些原本存在於熱帶的疾病帶到溫帶地區。

她呼籲政府要特別注意某些境外移入的傳染病原存在的環境條件,也要留意國家整體的傳染病偵測、預防系統。

蟲魚鳥獸換棲地 低海拔大變貌

百年來台灣地區的等溫線向北、向上移動。中央氣象局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程家平表示,等溫線上提100公尺相對於玉山高4000公尺,很難看出來。台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所長李培芬於是提出觀察證據,證明等溫線移動的軌跡。

一般來說,海拔越高,物種的「豐富程度」應該會越低。李培芬長年針對玉山國家公園高山地區鳥類分布作觀察、比對,他觀察到,從1992到2009年有13種鳥類的平均海拔分布和生存上限高度都上升,可能就是氣候暖化造成;有好幾種原本在高海拔的鳥類數量減少,可能因為生存環境被壓縮所致。

李培芬舉白眉林鴝為例,1992的調查顯示,牠分布在海拔3100至3300公尺處;到了2000年,已經在3500至3700公尺處發現。

李培芬的研究團隊還觀察到,原本大多生長於中海拔地區的灰頭花翼、黃羽鸚嘴和茶腹鳾從1992到2009年,分布範圍有向高海拔遷移的跡象。

生物「搬家」會產生什麼情形?李培芬用「生態區位」來解釋。「生態區位」是指某一物種在棲息地的位置與活動。每一個物種都有特有的生態區位,當生態區位重疊時,就會發生競爭或其他交互作用。

對於原本居住在高海拔的鳥類,從中海拔「飛上來」的鳥類可以算是「外來種」,「外來種總是比較強勢」李培芬認為會發生「乞丐趕廟公」的狀況。

例如有一種叫小翼鶇的鳥類,1992年觀察到分布在3200公尺高處,但2006年卻發現數目減少許多,也沒有向上遷移,或許是競爭造成數量減少。

在台灣,氣候暖化讓高海拔物種往更高地方擴展地盤,同樣地,中海拔物種也會往上爬。李培芬擔憂,中海拔區一向是生物多樣性的「熱點」,可能因此模糊或消失;低海拔地區物種會減少,變成「中空帶」,反而有利境外生物入侵。

雖然外來種侵襲原因還有走私或交通因素,但和本地氣候絕對有關。

台大昆蟲系教授楊平世舉例,原來夏天居住在墾丁一帶的綠斑鳳蝶,是一種「熱帶型蝴蝶」,近年已經在中部發現牠的蹤跡。

另外生長在蘭嶼的某幾種粉蝶、小灰蝶,也逐漸遷徙到稍北的台東地區。楊平世的研究團隊正在研究這種現象,並探究是否會對原本的蝴蝶生態造成擠壓效應。


留法聲樂家 劉玲淑墾丁高歌
* 聯合報╱記者潘欣中/墾丁報導 2010.05.23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南島慕情」珊瑚海音樂會,昨天下午在貓鼻頭公園開演,數百遊客陶醉悠揚的音樂中,也享受大自然美景。

墾管處長林青說,恆春半島美景天成,為讓自然美景與優雅弦樂結合,邀請前奇美管絃樂團指揮德岡直樹帶領的弦樂教授團,和留法聲樂家劉玲淑一同聯合演出。

台中教育大學音樂系教授德岡直樹指揮弦樂團演出「望春風」、「思慕的人」、「河邊春夢」、「藍色多惱河」等名曲,悠揚的樂聲博得滿堂采;59歲的聲樂家劉玲淑,接連用義大利文演唱「我的太陽」、法文唱「玫瑰人生」、台語唱出「青春嶺」和「阮若打開心的門窗」,台下聽眾報以如雷賞聲。

出身農家的劉玲淑唱了3首安可曲,她說,在貓鼻頭公園草坪廣場演唱的感覺太美妙了!墾丁的碧海藍天,讓她有盡情飆歌的舒暢感。


達悟之父/紀守常奉獻16年 蘭嶼40年沒忘他
* 聯合報╱記者李蕙君╱台東縣報導 2010.05.23

紀神父生前主動參與蘭嶼東清部落祝福節活動(照片/翻攝自「達悟之父─紀守常影像集」一書)
半世紀前,瑞士籍神父紀守常來到蘭嶼,十六年時光無私奉獻,鼓勵族人參與自治、帶著孩童留學「台灣」,改變蘭嶼人命運,被稱為「達悟之父」;在他逝世四十年後,蘭嶼人仍然沒有忘記他,為他著書,昨在蘭嶼辦發表會。

「他就像一道光,照在蘭嶼人身上!」蘭嶼達悟人席萳‧嘉斐弄說,她編寫的「達悟之父酖紀守常影像集」,是蘭嶼人第一本為國外來者所出的書,內文除中文、德語,還以羅馬拼音翻譯成蘭嶼達悟(雅美)族母語。

昨天新書記者會,老老少少都來參加,顯見蘭嶼人對紀神父的尊敬。

卅九歲的嘉斐弄記錄,紀守常神父在卅五歲那年(民國四十三年),乘坐長廿公尺、寬五十公尺的船,與一打人、一堆木材抵達蘭嶼,還帶著五包要送給貧民的衣物、奶粉、藥品。

當時正值戒嚴軍管期,軍隊往往先拿走紀神父募來的好物資,剩餘的才留給族人,「有次紀神父見到軍人搬走好東西,一把扭住那個人的耳朵,大罵,那是我要留給我的孩子們的,不准拿走!」人高馬大的紀神父,讓軍人嚇得拔腿逃走。

嘉斐弄說,紀神父知道這樣保護蘭嶼人沒辦法改變現況,於是鼓勵蘭嶼人從政,為族人爭權益與公道;他更打破蘭嶼人的傳統家庭觀念,帶著成績好的小朋友到台灣當「留學生」,提升族人教育。

族人謝美惠追憶神父,眼中淚閃閃。她說,早年蘭嶼醫療落後,當時也僅有紀神父創建的天主教堂有簡易的藥品可醫治;胃痛、腳痛的族人紛紛上門求救,紀神父依病況給藥,「事實上大家都看不懂藥名,卻因著相信紀神父而將藥吞下肚」。

「他為了達悟人,自己也變成了達悟人。」嘉斐弄說,紀守常的偉大在於讓蘭嶼這個待在孤島上的少數族群懂得爭取權益、懂得讀書求知;民國五十九年,他載貧困婦女學裁縫車禍去世,時年五十一歲。



達悟之父/紀守常奉獻16年 蘭嶼40年沒忘他
* 聯合報╱記者李蕙君╱台東縣報導 2010.05.23


圖/聯合報提供
紀守常神父對蘭嶼最大的影響,就是讓蘭嶼人知道教育有多重要!而蘭嶼人為了追念他,更打破不到墳區的禁忌。

嘉斐弄說,在蘭嶼傳統的家庭觀念裡,子女從小就要負擔家庭責任,尤其男性必須捕魚、造船、蓋屋,沒有外出讀書的觀念,「但紀神父一來,打破這項觀念,他挑選前幾名畢業的孩子,到台東讀初中」。

「這在蘭嶼有多困難,外界無法想像!」台東縣蘭嶼籍縣議員夏曼‧瑪德能說,蘭嶼家長不可能讓子女出遠門,全都反對紀神父的作法,但紀神父說服了家長,先帶著一批孩子到台東補習考初中,所有費用由他負擔。

孩子偶爾回家,他也會買一大堆物品讓孩子帶回家,撫平家長焦躁的心。

夏曼‧瑪德能說,蘭嶼島上第一位師範學校畢業的國小教師周朝結,就是紀神父培育而成,而後農校、商校、護理學校等畢業的蘭嶼人,一一回鄉服務,不旦改善了蘭嶼的生活品質,也大大提升了教育水準。

民國五十九年紀守常車禍去世,蘭嶼人悲痛不已,甚至願意為了他,打破蘭嶼自古以來絕對不靠近墳區的最大禁忌,主動到紀神父墳前禱告祭拜,嘉斐弄說:「這對我們而言真的是破天荒。」

當年嘉斐弄九歲,紀守常出殯送行的隊伍,至今縣內還未有人比擬,而他培訓的蘭嶼孩子,當時就充當紀神父的家人代表達禮。

謝美惠是紀神父帶到蘭嶼交由當地人領養的孩子,她說,紀神父的墓在都市計畫下,轉到成功鎮小馬部落教會墓區,現在族人都期待移墳到蘭嶼,「因為全族人都希望,讓紀神父永遠安息在這塊他最牽掛的土地」。

 

考試投票撞期 候選人趕場
* 聯合報╱記者劉星君、李光儀/連線報導 2010.05.23

導遊、領隊國家考試時間安排不周,以致與今年的鄉鎮市民代表選舉投票同一天舉行。考生之一的屏東市市民代表候選人趙康伶,險些只能在考試與投票間「二擇一」。

考選部表示,會記取這次教訓,避免所有國考與選舉投票日「撞期」。趙康伶無奈地說,目前還沒想出解決方案,「屏東到台北一趟至少四小時,時間與路程是一大挑戰」。

今年導遊、領隊考試第一試已於5月11日放榜,外語導遊的第二試(即口試)訂在6月12、13兩日舉行。

趙康伶是此次屏東基層選舉中唯一具有博士學歷者,也是永達技術學院的綜合教學部主任,考選部接到她的陳情後,緊急與她聯繫,安排在12日上午最早的時段進行口試,好讓她口試結束後可以趕回屏東投票。

「這樣真的太辛苦了」趙康伶說,鄉鎮市民代表選舉日期是國家訂定,國家考試日期應和投票日分開。她向監察院申訴三次,但三次回應都很官方。「這是全國型事務,不是我私人事情」,希望能有補救空間。

台長: 台北光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