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11-28 23:26:34| 人氣1,329|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寂靜的春天~破除人類本位主義,尋求與萬物和諧共生的第一聲槍響~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寂靜的春天

~破除人類本位主義,尋求與萬物和諧共生的第一聲槍響~

壹、前言─打破人定勝天的迷思

    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 ,一位海洋學者與作家,花四年時間寫作《寂靜的春天》,這一本書與她過去寫作內容大異其趣,《寂靜的春天》揭露人類短見與本位思考模式的缺失,書中借用大量科學研究數據說明人類使用DDT與化學藥劑來滅除病蟲害,終將因食物鏈生態循環危及到人類自身的生存。此書破除人類本位主義迷思,指陳人類所創造的科學並非萬能,在整個生態體系中,人類只是一小份子,須試著學習謙卑,與萬物共生共榮。

    臺灣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李偉文醫師認為:「我們都欠瑞秋‧卡森一份人情」,「因為《寂靜的春天》,人類才真正看清楚,那些似乎無形無蹤的化學製品,會對自然生命造成莫大災難,而且會禍延子孫。」[1]因為這一本書的啟發,聯合國於西元1972年召開第一屆人類環境會議,之後更成立了環境署;同時影響美國在1972年立法明文禁用DDT。臺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袁孝維教授認為《寂靜的春天》「喚醒一般大眾對農藥與環境汙染的警覺」,是「在科學萬能世代裡敲起的一記警鐘」[2],在農藥濫用的臺灣,更要記取瑞秋‧卡森給我們的警訊,學習與大自然共生共榮,明瞭人類只是大自然的一份子,人不可能「勝天」。

貳、內容概要

    本書開頭作者以極具詩意的筆調書寫未來的春天將因為人類使用DDT而安靜無聲,書中一再指陳化學農藥是包著糖衣的毒藥,透過諸多例子說明化學農藥正汙染著地球上的水資源、土壤、大自然,滿山遍野的綠意不再,不再聽聞鳥鳴蟲吟;甚者,化學農藥透過食物鏈正毒害著人類自身,因化學農藥的汙染,死於惡性腫瘤的人數不斷地往上增加。濫用化學農藥破壞生態的動態平衡,導致大自然反撲,帶給人類更大的災難;瑞秋‧卡森認為生物防治法是一條可長可久的道路。人類終需與萬物共享這個地球。綜觀全書瑞秋‧卡森所帶給我們的訊息不外乎:環環相扣的生態體系中每種生命存有都有其意義,人類只是存有的一小份子和萬物是相互依存的,與萬物共享共榮是人類唯一的道路。

參、啟發與心得

一、環環相扣的生態體系

    每種生命在整個生態鏈中都有其特殊的意義,最終都會回饋到人類身上,比如:書中提到人類使用DDT和殺蟲劑來消滅蚊、蠓以及其他森林害蟲,但溪流中的魚類以昆蟲的屍體做為食物,噴灑化學藥物的舉動導致了魚類的大量死亡[3],倖存的魚類被人類捕釣作為食物,貪圖一時之便對環境所施用的化學藥劑透過食物鏈最終回到人類的身上,在環環相扣的生態體系中,人類無法置身其外。

二、每種生命存在都有其意義

    每種生命存在都有其意義,人類應該試著學習謙遜。在宇宙中,地球所在的銀河系只不過是幾百億個銀河系中的其中一個,而地球所在的銀河系中如太陽系般的恆星體系也有幾百億個,人類在宇宙中何其渺小;不談空間,就悠悠的生命演化時間長河而言,人類出現在生命舞台上的時間是近幾十萬年的事,文明的興起更只有幾千年的歷史,宇宙萬有的智慧不是憑藉人類小小聰明才智可以意測的。每種生命存有都有其意義,生命體系中每種存在都息息相關,如果沒有了昆蟲,植物開花時,將失去授粉的媒介,許多鳥類、魚類、蛙類都將失去食物的來源;每種生命存有在全體中都有其位子,牽一髮動全身,人類用化學藥品去消滅害蟲,最終傷害到的是人類自身;況且評價一種昆蟲是不是害蟲,需要整體性去評斷,不是用人類短視的眼光去衡量,「幻想人為地控制自然,使自然界為人類的方便而存在,這是人類的妄自尊大」[4],在宇宙萬有中,人類只是整個存有的一小部分,人類不只要試著學習謙遜,人類必須謙遜。

三、珍惜環境與萬物共享共榮是唯一的出路

    現今人類面對環境生態的難題比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寫作《寂靜的春天》那個年代艱難的多,比如:溫室效應、海洋資源耗竭、核能汙染、森林破壞、土石流、地球氣候異常、土地沙漠化、沙塵暴……等,這些環境問題都是人類急需解決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如何掙脫環境危機,與萬物和諧共生,實為當今人類首要課題。「控制自然是心懷傲慢者想出來的短語,是誕生於尼安德塔人時代的生物學與哲學觀,認為自然是為了人類的舒適便利而存在。應用昆蟲學的概念和實踐大部分源於科學的石器時代。我們何其不幸,竟讓如此原始的一門學科配備現代、最可怕的武器,竟讓這門學科用那些武器對付昆蟲,從而也用它們對付地球。」[5]在生命體系中萬物互依互存非互相排斥,生命演化不是零和遊戲,達爾文在《物種起源》提出的「演化論」中「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觀點,更是狹觀的誤謬。生物多樣性保育,永續地經營地球環境,公平合理分享地球的資源,是目前刻不容緩的課題。[6]

肆、對臺灣當今環境政策的反思

    臺灣近幾十年來,為了經濟成長忽略了環境保護,為了國民產值犧牲了生活品質。西部沿海地區因養殖漁業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每年颱風來襲,海水倒灌的情事履見不鮮;山區為了種植高經濟價值的茶葉與高山蔬菜,墾伐原始森林,一下起大雨,就發生土石流;重工業高度集中於南部,導致南部空氣汙染嚴重,PM2.5經常超標,天空經常灰濛濛地一片,已故詩人余光中因此發表了詩作〈控訴一枝煙囱〉:

「用那樣蠻不講理的姿態/翹向南部明媚的青空/一口又一口,肆無忌憚/對著原是純潔的風景/像一個流氓對著女童/噴吐你肚子不堪的髒話/你破壞朝霞和晚雲的名譽/把太陽擋在毛玻璃的外邊/有時,還裝出戒煙的樣子/卻躲在,哼,夜色的暗處/像我惡夢的窗口,偷偷地吞吐/你聽吧,麻雀都被迫搬了家/風在哮喘,樹在咳嗽/而你這毒癮深重的大煙客啊/仍那樣目中無人,不肯罷手/還隨意撣著煙屑,把整個城市/當作你私有的一只煙灰碟/假裝看不見一百三十萬張/——不,兩百六十萬張肺葉/被你薰成了黑懨懨的蝴蝶/在碟裡蠕蠕地爬動,半開半閉/看不見,那許多矇矇的眼瞳/正絕望地仰向/連風箏都透不過氣來的灰空」[7]這雖然是詩人的想像,但與事實相去不遠,六輕的所在地麥寮,居民得到癌症的比例為全國第一,環保與經濟不再是孰重孰輕的選擇題,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必須兼容並進,以下回顧我國近年環境政策:

一、土地政策─環評落在經濟發展的附庸與民粹兩極

    臺灣的土地百分之七十為山地,地狹人稠,土地政策至為重要,然而臺灣的國土規劃卻欠缺完整性,環境評估經常淪為經濟開發的附庸,環境保護變成一種口號,無實質的約束力。[8]臺灣現今有許多環境評估案僅僅剩下為經濟開發背書,讓政府官員卸責的功能。如何使環境評估依憑專業,不為政策背書,不流於民粹為反對而反對,讓臺灣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取得平衡,在臺灣這塊土地上與萬物共享共榮,實為政府與臺灣兩千三百多萬人民都必學習的課題。[9]

二、水資源政策─如何解決天晴則旱,天雨則氾濫成災的老問題?

臺灣因地勢落差甚大加上國土狹窄,河流往往天晴則旱,天雨而氾濫成災,只能闢建水庫儲存水資源,然而臺灣水庫上游往往濫墾濫伐,導致大部分的水庫土石淤積嚴重,儲水量往往僅剩下三分之一,遇到颳颱風,下大雨便須要洩洪,但到了旱季,就缺水。這樣的戲碼每年不斷地在臺灣上演,臺灣執政者一輪換過一輪,臺灣水土保持,嚴重失衡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臺灣每年一缺雨就限水的問題也一直懸在那邊。這個多年難題需執政者集思廣益,提出解決方案。

三、能源政策─廢核與發展半導體產業如何兼容並蓄?

臺灣地狹人稠 ,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小島住了二千三百多萬人,加上臺灣天然資源缺乏,要發展經濟只能靠工業生產,臺灣政府在1970年代訂下發產半導體產業的方針[10],半導體是高度耗能的產業,光是台積電5奈米的新廠耗電量就超越整個東臺灣[11]。日本311核災的殷鑑不遠,臺灣土地狹小人口密集,無法承擔核災的風險,廢核勢在必行,如何在發展電子產業的當下,取得乾淨又無風險的能源?需執政者好好思考。

四、農業政策─追求生態與農民雙贏的局面是當務之急

    「農業是「三生」的產業,它涵蓋生產、生活與生態等領域」[12],目前農業追求的不僅僅是提高蔬果產量而已,臺灣農業必須變革,追求更高的價值 。農業可以結合觀光創造更大的附加價值,增加農民的收入或利用生物科技發展資本與技術密集性高的產業,臺灣的蝴蝶蘭產業即是一個很好的例子。[13]農業的變革在於脫去舊有的包袱與思維,力求革新,開創農民、環境與國家三贏的局面,然而這些都需大有為的政府提出辦法、提出方針。

五、漁業政策─與其竭澤而漁不如另闢蹊徑

    臺灣的海洋資源因過度捕撈而日益枯竭,許多沿海的漁民改採養殖漁業作為謀生之道,然而養殖漁業需要大量乾淨的水,臺灣沿海的養殖漁業以抽取地下水來進行養殖草蝦、虱目魚、鱉等高經濟價值的水產生物,沿海地區因地下水的過度抽取導致地層下陷。如何開創另一條路使臺灣的海洋漁業資源可休養生息,沿海的地下水不再超抽,地層不再下陷,而臺灣人民依然可獲得水產生物的蛋白質來源,海上箱網養殖也許是一條可走的路,其中仍然有許多環境面與技術面的困境需要解決,需政府相關部門提供專業知識與技術來輔導漁民。

    總觀之,臺灣的環境保護意識不斷地在提昇,然而臺灣各項環境政策仍然有許多要改進的地方,依然面對著許許多多的難題,需要政府與民間齊心協力共同面對,創造一個更好的明天,更美麗的臺灣。

伍、現今政府亟須的作為

一、在國中小學實施環境教育

    環境保護意識的建立非一朝一夕可得,要從小培養,現今的公部門每年規定公務人員必須進行4個小時的環境教育與每年植樹節提倡種樹減碳的政策,立意甚佳,但往往流於形式,環境保護意識須落實在生活與工作中;如此非從小教起而不可得。在各國中小實施環境保護教育,使得國家未來的主人翁都有環境意識,懂得愛惜資源,與萬物共榮共生,共享唯一僅有的地球,實是第一要務。

二、全面檢討能源、工業、農業、漁業政策

    現今政府的能源、工業、農業、漁業政策紊亂無章,往往在政黨輪替後,政策就進行大轉彎,各種環境政策大方針需兩千三百多萬臺灣人民取得共識,而不是忽左忽右、忽急忽緩,建議執政者可召開國是會議,各政黨、各利益團體坐下共同探討國家未來能源、工業、農業、漁業政策。

陸、結語

    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並重,國民產值與生活品質兼顧,學習謙遜去面對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如詩人余光中在〈太陽點名〉一詩所寫的春天:「顯赫的是太陽的金輦/絢爛的是雲旗和霞旌/東經,西經,勾勒的行程/南緯,北緯,架設的驛站/等待絡繹繽紛的隨扈/簇擁著春天的主人/一路,從南半球回家/白頭翁,綠繡眼/嘀嘀咕咕的鷓鴣/季節好奇的探子,報子/把消息傳遍了港城/春娣和文耕帶著我們/去澄清湖上列隊迎接/太陽進城的盛典/春天請太陽親自/按照唯美的光譜/主持點名的儀式/看二月剛生了/哪些逗人的孩子/「南洋櫻花來了嗎?」/回答是一串又一串/粉紅的纓絡,幾乎/要掛到風箏的尾上/或垂到湖水的鏡中/「黃金風鈴來了嗎?」/回答是一朵又一朵/佩上一柯又一柯/豔黃的笑靨太生動/連梵谷都想生擒/「火焰木來了嗎?」/回答是一球又一球/襯著滿樹的綠油油/把亮麗的紅燈籠高舉/烘暖行人的臉頰/「羊蹄甲也到了嗎?」/回答是一簇又一簇/淺緋淡白的繁花/像精靈在放煙火/燒豔了路側與山坡/「還有典雅的紫荊呢?」/回答是慘綠黯紫/顯然等得太久了,散了/「還有,」太陽四顧說/「最興奮的木棉花呢?」/一群蜜蜂鬧哄哄地說/她們不喜歡來水邊/或許在高美館集合/不然就候在高速路/從楠梓直排到岡山/不如派燕子去探探/要是還沒有動靜/就催她們快醒醒」[14]春天鳥鳴啾啾,植物催吐新芽,百花盛放,蜜蜂蝴蝶忙著採蜜,溪流池塘湖泊魚兒悠游其中,快樂地繁衍,人類與萬物在這個我們共同擁有的地球上能夠和諧共生,永續一代接著一代,一年復一年感受春天與自然的美好,耳聽悅耳的鳥聲,鼻聞百花的芳香,如此,生命才值得活,我們才不枉來地球走那麼一遭。

柒、參考文獻

專書

1. 瑞秋‧卡森著,黃中憲譯《寂靜的春天》,新北市: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74月初版。

2. 王勤田《生態文化》,臺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4月初版一刷。

3. 比提(Andrew Beattie)、埃力克(Paul R. Ehrlich)合著,吳書榆譯《生態存摺─生物多樣性是地球的寶藏》,臺北市:貓頭鷹出版,20079月二版一刷。

4. 余光中《余光中詩選第二卷:1982-1998》,臺北市:洪範書店有限公司,20032月四印,頁85-87

5. 余光中《太陽點名》,臺北市:九歌出版有限公司,20156月初版。

6. 蕭新煌等合著《永續台灣2011》,臺北市: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第一版第一刷。

7. 《台灣農學會報第九卷第六期》,臺北市:社團法人台灣農業學會,200812月。

單篇文章

1. 袁孝維〈科學萬能世代裡敲起的一記警鐘〉,瑞秋‧卡森著,黃中憲譯《寂靜的春天》,新北市: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74月初版。

2. 林曜松〈至關重要的生物多樣性〉,比提(Andrew Beattie)、埃力克(Paul R. Ehrlich)合著《生態存摺─生物多樣性是地球的寶藏》,吳書榆譯,臺北市:貓頭鷹出版,20079月二版一刷。

3. 彭作奎、謝佑立〈台灣農業結構之變化與農業政策之重點〉《台灣農學會報第九卷第六期》,臺北市:社團法人台灣農業學會,200812月。

網頁

1.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D%AB%E9%81%8B%E7%92%BF

2.http://technews.tw/2017/08/12/tsmc-energy-used/

 

 



[1]李偉文〈我們都欠瑞秋‧卡森一份情〉,瑞秋‧卡森著,黃中憲譯《寂靜的春天》,新北市: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74月初版,頁5

[2]袁孝維〈科學萬能世代裡敲起的一記警鐘〉,瑞秋‧卡森著,黃中憲譯《寂靜的春天》,新北市: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74月初版,頁8

[3]瑞秋‧卡森著,黃中憲譯《寂靜的春天》,新北市: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74月初版,頁160-184

[4]王勤田《生態文化》,臺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4月初版一刷,頁80

[5]瑞秋‧卡森著,黃中憲譯《寂靜的春天》,新北市: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74月初版,頁341

[6] 見林曜松〈至關重要的生物多樣性〉,比提(Andrew Beattie)、埃力克(Paul R. Ehrlich)合著,吳書榆譯《生態存摺─生物多樣性是地球的寶藏》,臺北市:貓頭鷹出版,20079月二版一刷,頁7

[7]余光中《余光中詩選第二卷:1982-1998》,臺北市:洪範書店有限公司,20032月四印,頁85-87

[8]蕭新煌等合著《永續台灣2011》,臺北市: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1月第一版第一刷,頁91-95

[9] 臺灣近年來的石化業投資核准於否,往往流於民粹,比如六輕增設案、國光石化案。

[10] 見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D%AB%E9%81%8B%E7%92%BF

[11] http://technews.tw/2017/08/12/tsmc-energy-used/

[12]彭作奎、謝佑立〈台灣農業結構之變化與農業政策之重點〉《台灣農學會報第九卷第六期》,臺北市:社團法人台灣農業學會,200812月,頁606

[13]彭作奎、謝佑立〈台灣農業結構之變化與農業政策之重點〉《台灣農學會報第九卷第六期》,臺北市:社團法人台灣農業學會,200812月,頁611-612

[14]余光中《太陽點名》,臺北市:九歌出版有限公司,20156月初版,頁38-41

台長: 劉俊余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1,329) | 回應(2)|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悄悄話)
2018-11-29 10:41:31
(悄悄話)
2018-11-29 16:17:22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