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0-09 16:06:33| 人氣2,22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關節退化葡萄糖安胺(軟骨素)骨骼銀行 35歲前趁早儲備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骨骼銀行 35歲前趁早儲備


作者:吳敏愿 特約營養師

「骨質疏鬆症」這被稱為21世紀「無聲無息的流行病」,如不及早注意與防治,往往是健康上的定時炸彈。根據台灣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統計,每年超過65歲、因骨質疏鬆症引發髖關節骨折的台灣婦女,一年內死亡率高達15%,男性死亡率更高達22%。因此,現代人千萬不能忽略這危害人體健康的隱形殺手。

了解骨質疏鬆的原因

 要了解骨骼為何會疏鬆前,須先認識骨骼的構造與功能。骨骼的主要功能在支撐人體,它也是人體運動的重要環節;正常成人有206塊骨,骨與骨之間以關節和韌帶互相連結。人的骨質自出生後,就會隨著年紀增長而增加,在28~35歲會達到最高峰,之後骨質會逐漸減少;邁入中年後,骨質密度每年約減少0.3%〜0.5%,尤其女性停經後,雌激素減少,骨質更會以每年3%〜5%的速度流失。骨質快速減少後,原本緻密的骨骼密度會急速下降,出現孔隙,而有脆弱、易折現象,形成「骨質疏鬆症」。

在醫界,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子可分為「不可控制因素」及「可控制因素」兩類。

不可控制因素包括了:
1.女性。
2年齡超過七十歲。
3.已達更年期或停經。
4.家庭成員有人罹患骨質疏鬆症。
5.身材和體格特別矮小等。
可控制因素則包含了:
1鈣質攝取不足。
2.吸菸。
3.飲酒過量。
4.缺乏運動。
5.喝大量咖啡等。
民眾可就上述危險因子做好事前防範,或調整日常生活作息,以降低骨質疏鬆的可能。
把握35歲前儲存骨本

其實,人體有自行更新與修護的奇妙能力,會在骨質流失與製造之間保持平衡,以維持骨骼持續性的強度及健康,就像「銀行」一般。照理說,銀行提供存款、放款服務,但骨骼銀行只會在35歲提供這兩項服務,過了這個時機,便只提供放款服務,所以,存骨本一定要把握35歲前。

強化骨骼的健康要素

想在平日儲備骨本,可從飲食、運動與營養素的補充下手。

1. 選用高鈣食物

要保住骨質、補充骨鈣,一定要先從日常高鈣食物著手,例如:乳製品、豆腐、小魚乾、深綠色蔬菜(尤其菠菜與綠花椰菜)、五穀雜糧等,都含有豐富鈣質;其中以乳製品的有效利用率最佳。

2. 額外補充鈣質

根據統計,一般人每天從食物中攝取的鈣質平均為500毫克,相對於台灣地區衛生署的每日建議攝取量1000毫克相差甚遠,所以額外補充鈣,確實有必要。除了應選擇取自天然、易溶解吸收且活性強的L-乳酸鈣等較佳外,由於腸道對鈣的最高吸收率為600毫克以下,所以建議一天內分2~3次補充鈣質,每次不超過500毫克為宜。

3. 補充維生素-D3

維生素-D3是幫助鈣質吸收的重要營養素,人體會經由日照自行生成轉化維生素-D3供人體利用,但若因腎功能受損或衰退,則需額外補充維生素-D3;一般綜合維他命中皆含有此成分。

4. 攝取葡萄糖胺、軟骨素

葡萄醣胺是動物及人體內的胺基醣,是關節間潤滑結締組織的主要成分,也是形成軟骨細胞最重要的營養素之一;雖然人體可自行合成葡萄醣胺,但隨年齡增長,合成速度趕不上分解速度,體內及關節缺乏葡萄醣胺,而影響關節內細胞的新陳代謝。

軟骨素為骨骼中蛋白聚醣的組成原料,是軟骨與結締組織建造、人體內可自然合成的重要物質。足夠的軟骨素能使軟骨細胞保有充分的水份,以達到緩衝、潤滑的作用。醫學上發現,補充含軟骨素的複方葡萄醣胺,對關節炎症狀的改善更具加乘效果。

5. 多吃洋蔥 補充Allicin

洋蔥營養價值很高,在歐洲有「菜中皇后」之譽。經高科技的萃取方式保留Allicin有效成分,可使人體產生BMP-2(骨形成蛋白-2)生長因子,進而活化成骨細胞,提高鈣、磷吸收率,進而促進新骨的生合成。

6. 良好的運動與作息

運動可強化造骨細胞及骨骼耐受度,促進血液循環,並提高骨質密度等。平時可養成慢跑、健走、伸展操、游泳等緩和運動的習慣。在生活作息上,儘量不抽菸、不酗酒、不熬夜,並減少咖啡因類食物的攝取。此外,請保持正確的姿勢,尤其是拿取或搬運重物時,儘量避免彎腰駝背,以免增加骨骼負擔。

只要及早注意與防範,骨質疏鬆症並不可怕;倘若能再加上定期骨質密度檢查,更有助了解骨質狀況,確保骨質健康。



台長: tony&alice
人氣(2,22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健康與飲食 |
此分類下一篇:乳糖不耐症
此分類上一篇:豆製品 四成六不合格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