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8-05 05:39:24| 人氣1,06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正道*~宇宙心系列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古往今來在面對社會實施的各種教化中,最重視的是從思想上進行教化,也就是淨化人心,如何引導自我淨化其心之奔騰妄思呢?從佛理上來講述四點:

 
<1>少欲知足並進而斷除貪嗔癡(無明)


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時期,一切教理是圍繞苦、集、滅、道“四諦”展開的。四諦的哲理根據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和“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因果緣起思想。

 

人生苦惱源自於苦因(集),只有苦因滅,苦才能滅。什麼是苦因呢?是貪(貪求、貪取之心)、嗔(憤怒、恚恨之心)、癡(也稱無明,不懂得緣起的道理)。因此,要從人生苦惱中解脫,必須滅除貪嗔癡這三種苦因,其中是重要是的“癡”(無明),被認為是導致產生貪求、嗔恚的根本原因。所以,佛教基本教理之一的“十二因緣”就將“無明”置於首位,認為只有通過體悟佛教的真理,消除“無明”,才可以從根本上的擺脫生死輪回,真正達到解脫。這一過程是淨心的過程,要求人們做到少欲知足,最終目的是消除無明、貪、嗔,達到解脫。《四分律》等律書中一再宣導的“少欲知足”;《法句經》中的“息心自省”、“知足知止”和“少欲好學,不惑於利”等,皆是遵照佛教義理淨心所要達到的境界。


<2>止惡行善
  

要體悟緣起的道理,懂得一切事物有聚有散,生滅無常,努力克制貪欲,同時宣導修德行善,多做利益人群,造福於社會的事。《法句經》所說“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被認為是過去七佛的“通戒”。在止惡行善過程中淨心,在淨心過程中止惡行善,修身與淨心相輔相成。
  

關於止惡行善,佛教有與社會公德相契合的五戒、十善,是對信奉佛教的廣大信徒的基本道德要求。五戒包括: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發生不正當男女關係)、不妄語、不飲酒。所禁戒者是五惡,反過來,不做這五惡就是行善修德的基本要求。十善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挑撥是非)、不惡口(不說粗話不罵人)、不綺語(不花言巧語)、不貪、不嗔、不癡。是從身、語、意三個方面提出的道德要求,在內容上包括五戒,又包括克制貪、嗔、癡的淨心要求。
  

對五戒、十善在維護社會公德和安定社會秩序中的作用,南北朝時宋朝何尚之在回應宋文帝所說佛教可以導致天下太平的話時,曾這樣說過:“百家之鄉,十人持五戒,則十人淳謹矣。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則百人和厚矣。傳此風訓以遍宇內,編戶千萬,則仁人百萬矣。……能行一善,則去一惡;一惡既去,則息一刑。一刑息於家,則萬刑息于國。四百之獄,何足難措。雅頌之興,理宜倍速。即陛下所謂坐致太平者也。”
  

直至今日,佛教宣導的五戒、十善等倫理思想,對於淨化人心,構建和諧社會仍具有極為積極的意義。

 


 

<3>要慈善,愛護一切生靈

 
五戒中的不殺生,不僅包括不傷害人和殺人,也包括不殺害一切有生命的東西。不少佛教經典在解釋不殺生時,往往從反面補充仁慈的內容。例如《法句經》中有“不殺為仁,慎言守心”,“守以慈仁,見怒能忍”,“智者樂慈,晝夜念慈,心無克伐,不害眾生”,“履仁行慈,博愛濟眾”。

 

《十善業道經》在解釋不殺生時,提出“常于眾生起大慈心”。隋代天臺宗創立者智顗在《法界次第初門》中說,做到不殺生只是做到“止善”,還應進一步修德行善,應以慈心行“放生之善”。大乘佛教提倡的菩薩之道,是以“大慈大悲”為至高道德原則的,並通過經典對觀世音菩薩及其他菩薩以各種化身為解救眾生苦難的事蹟作生動說明。

 

菩薩的神聖使命,就是在眾生之中實踐大慈大悲的精神,普救一切眾生。佛教在引導信眾修持六度(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佛法的同時,還努力從物質生活方面救濟眾生。在菩薩修持的”四攝”(佈施、愛語、利行、同事)中,就有這方面的內容。

 
<4>廣為佈施“天地同根,物我一體”會通人與自然的關係


佛教在世間流傳的影響,一些高僧在詮釋佛教經典過程中將中國儒道的哲學思想、倫理觀念吸收到佛教的義理中。中國人習慣于從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的關係,世界萬物與個人的關係來觀察事物。而儒家、道家的不少著作中都有這方面的論述,中國的佛教學者也運用佛學的語言經常發揮與此類似的思想。

 

大乘佛教的般若中觀思想、以真如法性為本體和本源的法界緣起思想、以佛性為覺悟基因的心性論等,為此提供了豐富的思想資料。華嚴宗、禪宗說法中常提到的“色心不二”、“理事圓融”、“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等,就蘊含相當於傳統文化中天人關係、天人合一的思想。目的是為了說明宇宙萬有皆是真如佛性的顯現,人人具有與佛共同的本性,物我是同體的,佛與眾生是不二的,無需離開自性去尋求覺悟解脫之道,只要體悟自性就可達到解脫。
  
從這種佛學思想的實質內容來看,既蘊含宇宙萬物統一的思想,又含有人與自然界相互依存和彼此會通的思想。這種思想即使在今天也十分可貴,對我們認識和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上也具寶貴的啟示意義。

 

     

就拿七覺支的修持來說。平常的生活當中,如果能夠常常有意的提醒自己:我一定要培養我的覺性,保持當下的正念。當我們真正能夠提起正念的時候,念覺支就生起來了;當不受雜念的侵擾,正念相續的時候,擇法覺支便能生起;當策勵自己,要保持正念現前,那我們已經在行精進覺支了;如果能夠不斷地要求自己,隨之而來,歡喜就會充滿,喜覺支、輕安覺支就生起來了。這樣就能輕鬆愉快地去面一切。不管逆境也好順境也好,能把握住的時候,就是定覺支的產生。這個時候,對於外面的五欲六塵就有抵擋的能力了,就能作到不被外境所轉。而且遇到事情,心無偏頗,能從各個方面來考慮。這就是舍覺支的生起。
  

反之,如果不能用所學的佛法引導自己的正確行為,正念沒有提起,在遇事的時候,就會被事所轉,完全跟著諸緣外境走了。所以你只能接受順境,別人要理解我,支持我,一點點逆反的事情都受不了,這樣對我們的人生修持一點的好處也都沒有。
  

所以一定要去認識清楚,透由佛理上的依據,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還需要我們自己來觀察、訓練自己,給自己一個提醒,一個適度轉圜的空間,以及時時要能處於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以及七覺支的修道上。。。

 

            

 

                        

台長: 幻羽
人氣(1,069)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TOP
詳全文